記得某位文人曾說過
翻過古人每一部詩集,都像看完詩人一生的故事和起落
。讀罷楚辭,仿佛見證了屈原從朝廷棟梁走向貶謫罪臣的無奈與不甘;讀罷杜甫的詩集,則感受到了一顆無私與博愛的仁心,在半生落魄中吶喊。在眾多詩人中,我尤愛讀蘇軾的詩詞
,卻仿佛是一顆顆菩提道果,能讓人感受他一生沉浮中所領悟的智慧。無論是對人生“恰似飛鴻踏雪泥”的清晰認知
,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超逸,亦或者“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放下,都是無比珍貴的哲思,是后世能夠借鑒學習的精神,值得細細品味。蘇軾年輕的時候,也充滿著對人生的渴求
,這份渴求當中,有對治國齊天下的壯志;有滌蕩四海的雄心;當然,這其中也有為個人的期盼,有對眼前茍且的厭煩、遠方和詩的向往,例如,蘇軾對一些名勝古跡、名山大川非常向往,在貶謫生涯中,他也不忘到處游玩。其中,江西廬山的煙雨
,和錢塘江的潮,他早已聞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去一番。雖然古代交通不發(fā)達,但廬山、錢塘江并非天涯海角,有心前往,也不難到達,所以蘇軾最后得償所愿,去了心心念念的景點,從他的《題西林壁》、《觀浙江濤》均可得知。但是領略過之后
,蘇軾卻發(fā)現(xiàn)不過如此,細細品味之下,他卻由對觀景的思考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蘇軾天縱奇才
此詩的意思很簡單
首句
、尾句相同,初讀讓人不明所以直到晚年,他才明白
這里的風景
蘇軾一生幾度貶謫
正所謂無欲則剛,蘇軾沒有欲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6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完畢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