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
心中常無事,便是人間好時光。
01
勞動是修行。5月1日,國際勞動節(jié),是向普天下勞動者致敬的一個節(jié)日。
勞動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
古人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憂慮勞苦才可以振興國家,貪圖安逸必定禍害終身。
人在世上,就要勞作,對每個人來說,勞動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場修行。
勞動是一個人生存、養(yǎng)家的根本,所謂“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這里的“力”包括體力和腦力。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
清代鄭板橋說:“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strong>
勞動也使一個人在精神上自立,完善內(nèi)心,懂得感恩。
明代呂坤說:“懶散二字,立身之賊也?!?/p>
人一旦懶惰,不愿勞動,那么各種毛病會越來越多,歌德說,“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zāi)禍:寂寞、惡習、貧困?!?/p>
游手好閑的人抱怨多,辛勤勞動的人歡笑多。
勞動的背后有收獲,也有艱辛,有辛苦,也有快樂,而這恰恰是生活的意義。
雨果說:“未來將屬于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02
悠閑是境界。人有勞作,也要有休息,忙,要忙得有價值;閑,要閑得有情懷。
清代張潮說:“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閑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于是?”
悠閑,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一種優(yōu)雅的心靈寄托,并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悠閑,不是富人的專利,和金錢無關(guān),因為擁有過多的物質(zhì)財富,心靈反而成了外物的奴隸,不得安閑。
林語堂說:“沒有金錢也能享受悠閑的生活。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真領(lǐng)略悠閑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shù)娜瞬耪嬲娑么酥械臉啡ぁ!?/strong>
悠閑,和時間無關(guān),是擺脫時間束縛之后的自在,讓心靈放飛自由,哪怕是片刻,也能得到舒適的休憩。
埋頭于工作中,忙忙碌碌,焦頭爛額,不是生活之道;學會“以逸待勞”,忙里偷閑,苦中作樂,才是生活真諦。
悠閑,是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與心境有關(guān),“心中常無事,便是人間好時光”。
林語堂說:“悠閑的生活,也必須要有一種恬靜的心地和樂天曠達的觀念,以及一個能盡情玩賞大自然的胸懷方能享受?!?/p>
悠閑,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舍與得的智慧。
03
人間有味是清歡。榮獲1989年度諾貝爾獎的依來亞斯·哈內(nèi)齊說:“中國文化可能是世界上惟一能感知人們不要碌碌無為,不要虛度一生的文化。中國的文化把世間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放在生命里?!?/p>
蘇東坡,作為中國文化的標志性人物,是有政績的官員,文學巨擘,又是生活藝術(shù)大師,他工作起來有板有眼,悠閑起來有滋有味,牢獄貶謫熬得過,艱苦生活過成詩。
蘇東坡?lián)魏贾萏貢r,不喜歡在市中心的官署里處理公務(wù),而是在有詩意的私人院落里,甚至有時到離城十幾里的高山上,可以在談笑中快速完成當天的工作,“落筆如風雨”。
這種高效率,得益于自然山水給他的生命活力,對比現(xiàn)在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卻或多或少的給我們造成壓抑。
辦公后,蘇東坡還要跟部下一起喝一杯,到寺廟小睡一會兒。這樣,繁重的公務(wù)在他的安排下變得有條不紊,工作也成了勞逸結(jié)合的享受。
蘇東坡承受過牢獄之災(zāi),而且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貶謫中度過的,有時生活非常艱苦,但是他總能把日子過得悠閑如詩,讀書作畫,在大自然里沉醉。
他把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概括為一句話,“人間有味是清歡”,贏得了后世的共鳴。
林清玄說:“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tài),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它不需要遠離我們熟悉的生活,不需要逃離固有的環(huán)境,它并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p>
當我們把工作看成是修行,追求悠閑的心境,看桃紅柳綠,看風云變幻,隨遇而安,淡淡歡喜,便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清歡”。
點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6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誕辰
下一篇: 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