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xiàn)象,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有對現(xiàn)實不滿,不平則鳴的,有對萬物感悟,頗富哲理的……。
你知道在浩渺星河的詩詞長河中都流淌了那些著名的題壁詩嗎?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幾首著名題壁詩,來一起欣賞欣賞吧!
《題長安壁主人》
唐·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
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
終是悠悠行路心。
此詩作于中唐以后時期,是張謂寄居長安時,題在住處墻壁上的詩,詩題中的長安壁主人,是典型的市儈人物,詩人自恃高沽卻屢遭挫折,故而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深有感悟,于是將滿腔憤慨化成這篇悲憤文字。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此詩是作者赴汝州時經(jīng)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這首首廬山記游詩,這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題花山寺壁》
宋·蘇舜欽
寺里山因花得名,
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
花易凋零草易生。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蘇州之后,賦閑在家,一日外出游玩,來到花山寺,只見野草叢生,不見百花開放,覺得“花山寺”名不符實,于是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從標題看,這是記游之作,但詩人借景生發(fā),述志明理。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這是王安石題在鄰居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全詩既贊美了主人樸實勤勞,又表達了詩人退休閑居的恬淡心境,從田園山水和與平民交往中領略到無窮的樂趣。
《題青泥市寺壁》
宋·岳飛
雄氣堂堂貫斗牛,
誓將直節(jié)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
不問登壇萬戶侯。
這是作者題于青泥市(今江西新干縣境)蕭寺壁間的一首詩,此時,抗金局勢一派大好,但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正加緊與金議和。詩中表達了收復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堅定信念,展示了作者高潔的人格和節(jié)操,和他只為報國血恥,不圖拜將封侯的愛國主義精神。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是作者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墻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墻頭詩”。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當政者只求茍且偏安,大肆歌舞享樂,詩人針對這種黑暗現(xiàn)實而作此詩,表達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淳熙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jīng)常巡回往復于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于是寫下了這首詞,運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為詞中瑰寶。
《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這是農(nóng)歷的戊戌年六月,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八月,譚嗣同奉詔進京,參預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帝,并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這首詩即是他在獄中所作,運用張儉和杜根的典故,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愿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你還知道那些題壁詩,來評論區(qū)里討論討論吧!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19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想不到與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