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胠篋》中有一句:“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币馑际牵含F(xiàn)在甚至于使人民伸長脖子,舉起腳跟,說:‘某地方有賢人’,擔(dān)著口糧往那里去請教。后來,“延頸舉踵”發(fā)展成為成語,指伸長脖子,踮起腳跟,用以形容盼望十分殷切。這里“延”字是伸長的意思,與常用意義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延”字的復(fù)雜用法。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解決540部中的“ ”部,“ ”部只有兩個漢字,除部首漢字“ ”字外,只有一個漢字“延”。 字現(xiàn)代漢語已極少使用,“ ”部在現(xiàn)代漢語的201部首中也已經(jīng)取消?!把印弊质乾F(xiàn)代漢語常用漢字,因此要重點講。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 。讀chān?!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 ,安步也。從廴,從止?!睍庾???醋中伟l(fā)展:
( 的字形發(fā)展)
甲骨文里,就是一個彳,一個止。彳是“行”的一半,指道路,止像人腳形。會在道路上行走之意。徐鍇《說文系傳》稱:既行而止,相節(jié)調(diào)之,故曰安行?!倍斡癫玫摹墩f文解字注》說:“引而復(fù)止,是安步也?!别埦嫉摹墩f文解字部首訂》也說:“安步者,緩步也。者,狀其安步貌?!币虼?, 的本義就是緩步而行或者安步而行,因為緩步或安步而行,所以能夠遠(yuǎn)行,所以也是“延”的意思。
在古代,“ ”與“延”本是一字,后來分化成為兩字。分化時為了表達(dá)“延”字的“長”的單獨意義,止上加了一“丿”。
(緩步而行)
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 字的小篆寫法)
2、延。讀yá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延,長行也。從 ,丿聲”。許慎認(rèn)為它是形聲字。丿是聲符,但我們上邊說了, 與延實際上是一個字,在早期文字里,兩個字經(jīng)常通用,只是后來分化時成了兩個字,照此理解,延實際又可理解為會意字。如何會意,同上一字“ ”。
延的本義是長行,因為能緩步而行,安步而行,所以有長行義。
(長行)
本義之外,延還有其他用法,舉常用的說說:
(1)長;久。《爾雅·釋詁上》:“延,長也?!薄稌ぴt誥》:“我不敢知曰,不其延?!蔽也桓艺f知曉,夏的國運(yùn)會不會長久。又比如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崩钌谱⒄f:“延、秀,皆長也。”形容美女的頸項修長秀麗。在新版的《洛神賦》圖中,我們看到的就是神女細(xì)長的脖子。
(葉露盈:《洛神賦》局部)
(2)伸長;延長。比如《韓非子·十過》:“延頸而鳴,舒翼而舞?!保牭綆煏绲膹椬嗟谌椋?,鶴伸長了脖子鳴叫,張開了翅膀起舞。《莊子·胠篋》:“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爆F(xiàn)在甚至于使人民伸長脖子,舉起腳跟,說:‘某地方有賢人?!瘬?dān)著口糧往那里去請教。這里的“延頸舉踵”后來發(fā)展成為成語,指伸長脖子,踮起腳跟。用以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延頸而鳴,舒翼而舞)
(3)引進(jìn);接待。《爾雅·釋詁下》:“延,進(jìn)也?!北热纭秲x禮·特牲饋食禮》:“尸至于階,祝延尸?!编嵭⒎Q:“延,進(jìn)?!弊⒁?,這里的“尸”并不是尸體,而是卜筮選擇的代死者受祭之人?!笆弊叩诫A前,巫祝接待“尸”入殿登堂。
(4)迎候;等待。比如賈誼《過秦論》:“秦人開關(guān)而延敵?!鼻厝舜蜷_函谷關(guān)口迎戰(zhàn)敵人。
(古函谷關(guān))
(5)聘請;邀請。比如《戰(zhàn)國策·趙策四》:“趙王三延之以相,翟章辭不受。”三次邀請擔(dān)任宰相。又比如《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那知賈母這病日重一日,延醫(yī)調(diào)治不效?!毖俞t(yī),就是請醫(yī)生。這個說法,現(xiàn)代漢語也用。
(6)連及;蔓延?!斗窖浴肪硎唬骸把?,徧也?!薄都崱は身崱罚骸把樱辉患耙??!北热纭缎煜伎陀斡洝び尉捧幒沼洝罚骸八少忍傺樱v目成勝。”倒伏的松與蔓延的藤到處都是,隨意望去都是一派勝景。
(九鯉湖風(fēng)光)
(7)拖延;向后推遲?!豆沤耥崟e要·先韻》:“延,遷延也。淹久貌。”這個用法現(xiàn)代漢語也常用。比如延時;拖延;延后;順延。宋代晏殊《睿恩新》:“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毖舆t秋意。
(8)隧道;墓道?!稜栄拧め屧b下》:“延,間也?!毙蠒m疏:“間,謂間隙也;延者,今墓道也?!薄蹲髠鳌る[公元年》;“隧而相見?!倍蓬A(yù)注稱:“隧,若今延道。”鄭莊公與母親在隧道里相見。
(掘地見母)
(9)間斷;停息。《爾雅·釋詁下》:“延,間也?!蓖跻督?jīng)義述聞》:“延者,間也,息也?!北热纭稌ご笳a》:“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上天給我們國家降下災(zāi)難,不稍間斷。
此外,延還是姓氏,《姓苑》有載。
延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延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306,部分圖片引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5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與荷蘭王國建立外交關(guān)系
下一篇: 故宮究竟有多少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