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韯⒃兊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悼皇考劉進之子,生母為王翁須,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劉詢生不逢時,出生才幾個月時間,祖父母、父母便受到“巫蠱之禍”的牽連而遇害,無一人幸免。不僅如此,劉詢按律也應當被殺,但由于他還是個嬰兒,所以便被關進監(jiān)獄,沒有即刻遭到處決。
當時,以仁厚著稱的廷尉右監(jiān)丙吉,因為悲憫戾太子一家無辜遇難,于是對劉詢格外的照顧,不僅將他安置在寬敞干燥的牢房內,而且還為他精心挑選謹慎厚道的女囚徒做保姆。不僅如此,劉詢長到5歲時,又是丙吉強烈抵制漢武帝發(fā)布的殺光囚徒的命令,才使得劉詢躲過一次次劫難,并健康地長大成人(詳情見《漢書·卷七十四》)。
劉詢之所以能活命,丙吉居功至偉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漢武帝駕崩,臨終前下詔承認劉病已的皇曾孫身份,并將他交由掖庭撫養(yǎng)。劉病已出獄后,經常往來于外婆家和掖庭之間,并娶暴室嗇夫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為妻,與她異常的恩愛。與此同時,丙吉因為平反冤獄有功,受到大將軍霍光的器重,被提拔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在朝中頗有地位。
劉病已雖然由掖庭撫養(yǎng),但他受不了皇室繁文縟節(jié)的束縛,經常跑到民間去玩耍。據史書記載,漢昭帝在位年間,劉詢經常在長安諸陵、三輔之間游歷,并與販夫走卒、市井小民交往,由此對民間疾苦、吏治得失有著深刻的了解,這為他即位后頒布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奠定認知基礎。
霍光廢黜劉賀后,擁立劉詢?yōu)榈?/p>
由于漢昭帝沒有子嗣,所以在他駕崩后,霍光便扶立皇侄劉賀為帝。然而劉賀上臺后卻胡作非為,并迫不及待地想要罷黜霍光,結果在位僅27天便被廢黜,時在元平元年(前74年)?;艄鈴U黜劉賀后,接受丙吉的建議,扶立劉詢?yōu)榈郏菫闈h宣帝。當時,劉詢只有18歲。
漢宣帝雖然年紀很輕,卻深諳韜光養(yǎng)晦的道理,自知霍光勢力太強,一時間難以鏟除,便故意做出低姿態(tài),將軍國大事全部交與他處理。不僅如此,在皇后許平君暴死后(被霍光之妻霍顯派人毒殺),漢宣帝又冊立霍光的幼女霍成君為后,以展示對霍家的恩寵。漢宣帝的一系列舉動徹底打消了霍光的疑慮,君臣相處6年間非常融洽,從未發(fā)生過爭執(zhí)。
漢宣帝深諳韜晦之術
但在實際上,漢宣帝從未放松對霍光的防范心理,并在暗中積極拉攏霍光的副手張安世,圖謀削奪霍家的權勢。正因如此,等到霍光在地節(jié)二年(前68年)病死后,漢宣帝在張安世的支持下親政,并剝奪霍家的兵權,只讓霍光的兒子霍禹擔任有名無實的大司馬。與此同時,漢宣帝還下詔徹查許皇后的死因,并由此一步步縮小對霍家的包圍圈。
面對日益危峻的局勢,霍禹、霍顯等人不甘心坐以待斃,便與黨羽們商議謀反,然而陰謀還未實施便被人告發(fā)。地節(jié)四年(前66年)七月,漢宣帝率先發(fā)難,派兵包圍霍家并大肆逮捕其黨羽。最終,霍禹被腰斬,霍顯被斬首示眾,皇后霍成君被廢,霍家其他成員及姻親、黨羽或被殺或自殺,數(shù)千家因受牽連而被滅族。
漢宣帝在位時帝國疆域圖
鏟除霍家勢力后,漢宣帝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治國方面,在整飭吏治、選賢任能的同時,還頒布施行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措施,使得衰頹多年的漢朝重新煥發(fā)生機,呈現(xiàn)向上提升的勢頭。與此同時,漢宣帝還采用軍事進攻、外交羈縻兩套手段,成功地將宿敵匈奴分化為南、北兩部,并將南匈奴變?yōu)榉獙?,大大化解了邊疆的危局?/p>
宣帝為漢朝續(xù)命82年,功莫大焉
在漢宣帝的努力下,自武帝中晚期開始的衰敗之象得到扭轉,國勢由此中興,其功績如何強調都不為過。正因如此,后世對漢宣帝不吝贊美之詞,將他視作跟盤庚、周宣王一樣偉大的中興之君。黃龍元年(前49年),漢宣帝崩于未央宮,終年43歲。宣帝駕崩后,漢朝的國勢再度呈現(xiàn)下滑趨勢,并在57年后被權臣王莽篡奪。由此來論,宣帝以一己之力為漢朝續(xù)命82年,功莫大焉。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會的至尊,富有天下,對治下百姓有生殺大權。而封建皇位的傳承是依照血統(tǒng)的,所以只要你生在了皇家,不管未來如何本身就比人高一等了,所謂皇子龍孫說的就是如此。
而你肯定想不到,歷史上一位著名的賢明君主卻是皇子龍孫中的特例。他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剛出生不久就被扔進大牢。這位皇帝是誰?又是如何從監(jiān)獄中爬出來,登上皇帝寶座的呢?
這位皇帝就是西漢漢宣帝劉詢,也叫劉病已。他尚在襁褓中的時候,就被曾祖父漢武帝關進了監(jiān)獄。而為何會有這樣的遭遇,源于征和二年的一場巫蠱禍事。
劉詢也是在這一年出生的,他的父親是史皇孫劉進,曾祖父是衛(wèi)太子劉據。劉詢出生后幾個月,就爆發(fā)了巫蠱之禍。當時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告發(fā)行巫蠱之事詛咒漢武帝。公孫敬聲父子都因此而死,衛(wèi)青長子衛(wèi)伉也連坐被誅。
這些人被誅殺之后,漢武帝又讓寵臣江充繼續(xù)調查此事。江充與衛(wèi)太子劉據有仇,所以就污蔑劉據也牽涉其中。劉據因此被逼謀反逼宮,失敗后劉據與衛(wèi)子夫皆死。劉據后代也全都被殺,除了當時還在襁褓中的劉詢。
漢武帝因為劉詢年幼所以留其性命,但卻也將出生幾個月的他關在邸獄中,頗有點順其自然的意思。幸好當時剛調任為廷尉監(jiān)的邴吉知道衛(wèi)太子是被冤枉的,所以對年幼的劉詢十分照顧,還專門請身體健康,忠厚老實的女囚照顧。
正是有邴吉的照顧,年幼的劉詢才能在陰冷的監(jiān)獄中活下來。漢武帝晚年病重,有望氣者稱長安監(jiān)獄有天子之氣。這意思大概就是說,漢武帝正是因為有這龍氣的沖撞,所以才患重病。
望氣者沒有明言,但漢武帝就是這樣想的,所以當即下令將長安監(jiān)獄中的所有人都給殺了。劉詢就關在監(jiān)獄中,生命受到威脅。他能保住性命,還是邴吉全力維護。
漢武帝派來的使者來到監(jiān)獄中,邴吉聽到命令之后,并沒有執(zhí)行。而是義正言辭的站出來抗旨,保全劉詢的性命。使者也被其氣勢震懾,所以不敢妄動,回去向漢武帝 *** 。
漢武帝得知之后,感嘆說:“這是老天的意思!”于是并沒有繼續(xù)要求執(zhí)行命令,放了劉詢一命,后來下詔將劉詢養(yǎng)在掖庭之中。
掖庭令張賀原是太子劉據的部下,因此對劉詢十分照顧。也是在他的照顧下,劉詢才得以讀書明理,為日后登基做一個賢良君主打下基礎。
漢武帝去世之后,霍光奉命輔佐漢昭帝。而漢昭帝年輕早逝,沒有留下孩子,于是只能從宗室中過繼。最開始霍光選的是劉賀,但是劉賀荒淫無道,只當了二十多天的皇帝就被霍光廢了。
這個時候劉詢進入霍光眼里,霍光最終扶持劉詢登基,成為后來的漢宣帝。漢宣帝早在登基之前,就娶許廣漢之女許平君為妻。但朝廷勢大,許平君被霍光妻子毒死,劉詢無法只得娶霍成君為妻。
也許是因為從小長于微末,少年時又經常出入市井中的緣故。漢宣帝了解民生疾苦,登基之后推行仁政,由此成為一代賢君。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起身等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經典語句用在梁健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梁健從事過農、工、商、學、教、文、體……基礎行業(yè),體驗了各行各業(yè)的酸甜苦辣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漢武帝劉徹16歲即位,一連幾年都沒有生兒子。
話說漢武帝劉徹16歲即位,一連幾年都沒有生兒子。
神爵三年(59年)、謚號嚴格著稱的西漢歷史中,漢武帝劉徹曾孫,全國政治清明,因無子,其父劉髆去世,史皇孫劉進之子[1] ,被廢為?;韬?,漢武帝劉徹之孫,依舊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
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
巫蠱之禍,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后被祖母史家收養(yǎng),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yǎng)視,上屬籍宗正。
古代女囚下場悲慘在衙門的黑牢獄中,苦難最為深。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身子毀了,考察孔子講學的遺址,也不認罪,對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跡都作了詳細的敘述,見獄吏則頭搶地,或重于泰山。
太始元年(前96年)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參加封禪,我們還能不相信司馬遷的《史記》嗎,其實也不外乎就是為了說明我是支持長明燈存在的,出獄后當了中書令,因客觀的分析李陵的戰(zhàn)敗受降而惹怒了漢武帝,步騎十八萬。
因為有人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命令處死所有犯人,廷尉監(jiān)邴吉據理力爭,保住了劉病已的性命。
劉詢出獄后,邴吉將他送到了祖母史良娣的老家,太祖母非??蓱z這個孤兒,不顧年老體衰親自撫養(yǎng)。邴吉又將劉詢遇赦的消息及時上報掖庭,掖庭為劉詢提供將生活費,還將劉詢的名字記入劉氏宗室族譜,這為劉詢將來登基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時的掖庭令張賀曾侍奉過劉據,因顧念主人的舊恩,所以對這位皇曾孫格外關照,甚至還自己掏錢讓劉詢去讀書受教育。因為受到了很多磨難,劉詢從小就勤奮好學、懂得節(jié)儉,而且性格爽朗,頗有俠士風范。此外,他還喜歡旅游,到處感受生活。
漢昭帝去世后,權臣霍光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劉賀不守禮儀,放縱 *** ,即位不足一月就被廢掉。接著,霍光又迎立混跡民間的劉詢?yōu)榛实?。那么,霍光為何偏偏選中劉詢呢?筆者認為,其一,劉詢出自民間,根基薄弱,易于操控;其二,劉詢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便于霍光攬權;其三,劉詢的遭際博得了廣泛同情,?公孫病已立?的讖語就是人們思慕劉詢(劉病已)這種社會潮流的體現(xiàn),民心如此,霍光也不敢逆流造次。元平元年(前74)八月,十八歲的劉詢正式登基,即漢宣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長安天牢里的劉病已是一名欽定的死囚。他這輩子連平平安安做個老百姓都是奢望,卻鬼使神差地成為皇帝。劉病已登基后改名劉詢,史稱漢宣帝,被譽為西漢王朝的“中興之主”。這個原本與皇位絕緣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說他是“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監(jiān)獄中成長的皇帝,還有人根據劉病已的事跡編寫了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烏龍闖情關》。劉病已是怎么做到的?經歷了什么樣的傳奇?所有的一切都得從公元前92年、漢武帝末年的長安城說起。
那一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丙吉迎來了自己政治命運的重大轉機。丙吉自幼學習律令,曾經擔任過魯國的獄吏,因有功績,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監(jiān)(廷尉的高級助手,相當于現(xiàn)在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官)。遺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職,僅僅需要政績是不夠的。丙吉顯然不適應中央的復雜關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連,罷官出京,到外地去擔任州從事(封疆大吏的高級助手)。
現(xiàn)在丙吉毫無征兆地接到調令回長安任職,盡管滿懷疑惑,但也趕緊收拾行囊回京。
這一年,長安城內發(fā)生了“巫蠱之禍”。這場大禍發(fā)生在年老的漢武帝和并不年輕的衛(wèi)太子劉據之間。劉據因受敵對勢力和佞臣們的誣陷,為父皇漢武帝所疑。他懼禍而被迫起兵討伐江充,兵敗被迫自殺。其母、
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也隨之上吊自殺。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喪失了清晰的判斷力,嚴令深究衛(wèi)太子全家及其黨羽。衛(wèi)太子全家被抄斬,長安城有幾萬臣民受到株連。許多京官被削籍為民。因“巫蠱之禍”案情復雜,涉案人員極多,加上許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連,因此朝廷從地方抽調辦案人手。丙吉因為擔任過廷尉右監(jiān),與本案沒有牽涉,因此被調回長安參與案件審理。
在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謂的案件“審理”完全是一句空話。一切都已經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貫徹上意、完成程序、懲罰犯人。具體到丙吉的任務,則是主管長安的監(jiān)獄。
長安的天牢中有一個剛滿月的嬰兒,因為受“巫蠱之禍”的株連被關入大牢。他就是衛(wèi)太子的孫兒,漢武帝的曾孫。衛(wèi)太子劉據納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孫劉進。皇孫劉進納王夫人,生下了這個嬰兒,稱為皇曾孫。小嬰兒剛出生就遭到“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等親人都遇害身亡。小嬰兒尚在襁褓之中。政敵們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就將他關在大牢中等待命運的審判。
盡職的丙吉在檢查監(jiān)獄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皇曾孫。當時的嬰兒經過長期的啼哭,又長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兩個剛生育還有奶水、人又忠厚謹慎的女犯人(一個是淮陽人趙征卿,一個是渭城人胡組)輪流喂養(yǎng)這個嬰兒。丙吉還給小嬰兒找了一間通風、干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適中、物品齊全的條件。
在接下去的幾個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祿,就先換來米肉供給牢房中的小皇曾孫。他堅持每天檢查嬰兒的生長情況,不準任何人驚擾孩子。有時候,丙吉實在太忙或者生病了,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孫,看看被褥是否燥濕、飲食是否得當。然而監(jiān)獄中的條件畢竟惡劣,剛出生的皇曾孫經常得病,甚至數(shù)次病危,丙吉都及時地命令獄醫(yī)診斷,按時給孩子服藥,才使孩子轉危為安。丙吉的俸祿原本就不寬裕,現(xiàn)在又要照顧一個體弱的嬰兒和兩位奶媽,但他總是先想著嬰兒,精心照料。如果沒有丙吉無微不至的照顧,小皇曾孫早就死在獄中了。兩位犯罪在監(jiān)的奶媽也將小皇曾孫視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這樣,可憐的孩子在獄中竟然奇跡般87?地成長了起來。
當丙吉在監(jiān)獄中細心照顧尚是犯人的皇曾孫的時候,監(jiān)獄外的“巫蠱之禍”還在繼續(xù),連年不絕。小皇曾孫已5歲了,還沒有離開過監(jiān)獄的高墻。丙吉覺得將孩子終身養(yǎng)在監(jiān)獄中終究不是辦法,就試探著請高官貴族收養(yǎng)這個孩子,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環(huán)境。當時的高官顯貴們一知道孩子的來歷,都避之不及,沒有人愿意收養(yǎng)。沒有辦法的丙吉只好繼續(xù)照顧著小皇曾孫。
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著體弱多病的小皇曾孫,替他起名為“病已”。意即孩子的病已經全好了,以后再也不會得病了。這個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劉病已”。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生了重病,往來于長楊、五柞宮殿之間調養(yǎng)。有人想在漢武帝病重間再次興風作浪,指示看風水的上書說長安監(jiān)獄中有天子氣。多疑的漢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說,關押在長安監(jiān)獄中的犯人,無論罪行輕重,一律殺之。老皇帝希望通過這樣決絕的做法來掃除一切對自己權力的威脅。
內謁者令郭穰連夜趕到丙吉主管的監(jiān)獄,要執(zhí)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關閉監(jiān)獄大門,拒絕使者進入。他隔著墻壁高喊:“皇曾孫在這里。其他人因為虛無的名義被殺尚且不可,更何況這是皇上親生的曾孫子??!”
雙方僵持到天明,郭穰還是進不去監(jiān)獄。他只好返回宮中將情況報告給漢武帝,并彈劾丙吉抗旨。漢武帝受到這次挫折后,反而頭腦清醒了許多,嘆氣說:“這也許是上天借丙吉之口來警示我吧!”
漢武帝沒有追究丙吉的罪過,也沒有繼續(xù)下達殺犯人的圣旨,相反卻宣布大赦天下。說來也奇怪,不久漢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丙吉主管的監(jiān)獄一下子就空了。劉病已的兩位奶媽分別回淮陽和渭城去了。劉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個自由的普通百姓,真正算是虎口脫險了。丙吉忙張羅著給劉病已找一個去處。他終于打聽到劉病已的父親史皇孫劉進的舅舅史家。史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衛(wèi)太子劉據,就是史良娣。當時史家還有劉病已的舅曾祖母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長安近郊的杜縣。丙吉便把劉病已送到杜縣史家。史恭見到這個外甥的兒子,史老太太見到這個曾外孫,驚喜交加,接過了撫養(yǎng)大任。老太太對劉病已異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只有5歲的劉病已當時還沒有記憶,在新的、舒適的環(huán)境中,對之前的監(jiān)獄生活逐漸淡忘了。他對長安監(jiān)獄中的高墻、兩位慈祥的奶媽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史家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為了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環(huán)境,也刻意不提長安的監(jiān)獄。丙吉回到長安,繼續(xù)去做他的官,絕口不提劉病已的事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為過去式。
晚年的漢武帝最終知道了“巫蠱之禍”的真相,明白了兒子劉據的苦衷與冤情。他悔恨不已,下詔罪己,開始為案件平反。劉病已的命運開始改變。
臨終前,漢武帝依然對親自害死兒子耿耿于懷。他想到劉據這一脈中還保留著一個獨子——劉病已,于是下詔令宗正(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員)將他的名字重新載入皇室的牒譜,正式恢復了劉病已的皇室成員身份。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血緣身份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對于皇室政治來說,血緣尤其重要。它通常是一個人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對于劉病已來說,在恢復皇室身份之前,盡管他是前太子的孫子,但作為被排除在皇室隊伍外的人,他是毫無政治前途可言的。相反,他可能成為政治禍害的來源,因此達官貴人們都不愿意收養(yǎng)劉病已。可憐的孩子只能住在舅祖父家里?,F(xiàn)在,劉病已恢復了皇室身份,不僅上升為貴族階層,而且具備了進入政治核心的可能性。更值得留意的是,劉病已的血脈出于漢武帝嫡長子劉據,而且是劉據這一脈唯一的后人。盡管他還沒有封爵,但政治前途無量。
按照制度,未成年的皇室成員由掖庭令看管撫養(yǎng)。劉病已也從杜縣舅祖父家被接到了長安來接受撫養(yǎng)教育。巧的是,當時的掖庭令張賀年輕的時候是劉據的家臣。劉據生前對張賀非常好,張賀也始終念著前太子的恩德?,F(xiàn)在,他很自然地將這種感情轉移到了對前太子的孫子的身上,對劉病已的撫養(yǎng)教育格外上心。
張賀不僅在職權范圍內處處優(yōu)待劉病已,而且自己資助劉病已讀書游學。劉病已慢慢長大后,張賀還為他迎娶了暴室的嗇夫許廣漢的女兒許平89?君為妻.
長安天牢里的劉病已是一名欽定的死囚。他這輩子連平平安安做個老百姓都是奢望,卻鬼使神差地成為皇帝。劉病已登基后改名劉詢,史稱漢宣帝,被譽為西漢王朝的“中興之主”。這個原本與皇位絕緣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說他是“長安牢獄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監(jiān)獄中成長的皇帝,還有人根據劉病已的事跡編寫了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烏龍闖情關》。劉病已是怎么做到的?經歷了什么樣的傳奇?所有的一切都得從公元前92年、漢武帝末年的長安城說起。
那一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丙吉迎來了自己政治命運的重大轉機。丙吉自幼學習律令,曾經擔任過魯國的獄吏,因有功績,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監(jiān)(廷尉的高級助手,相當于現(xiàn)在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官)。遺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職,僅僅需要政績是不夠的。丙吉顯然不適應中央的復雜關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連,罷官出京,到外地去擔任州從事(封疆大吏的高級助手)。
現(xiàn)在丙吉毫無征兆地接到調令回長安任職,盡管滿懷疑惑,但也趕緊收拾行囊回京。
這一年,長安城內發(fā)生了“巫蠱之禍”。這場大禍發(fā)生在年老的漢武帝和并不年輕的衛(wèi)太子劉據之間。劉據因受敵對勢力和佞臣們的誣陷,為父皇漢武帝所疑。他懼禍而被迫起兵討伐江充,兵敗被迫自殺。其母、
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也隨之上吊自殺。漢武帝在盛怒之下,喪失了清晰的判斷力,嚴令深究衛(wèi)太子全家及其黨羽。衛(wèi)太子全家被抄斬,長安城有幾萬臣民受到株連。許多京官被削籍為民。因“巫蠱之禍”案情復雜,涉案人員極多,加上許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連,因此朝廷從地方抽調辦案人手。丙吉因為擔任過廷尉右監(jiān),與本案沒有牽涉,因此被調回長安參與案件審理。
在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謂的案件“審理”完全是一句空話。一切都已經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貫徹上意、完成程序、懲罰犯人。具體到丙吉的任務,則是主管長安的監(jiān)獄。
長安的天牢中有一個剛滿月的嬰兒,因為受“巫蠱之禍”的株連被關入大牢。他就是衛(wèi)太子的孫兒,漢武帝的曾孫。衛(wèi)太子劉據納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孫劉進?;蕦O劉進納王夫人,生下了這個嬰兒,稱為皇曾孫。小嬰兒剛出生就遭到“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等親人都遇害身亡。小嬰兒尚在襁褓之中。政敵們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就將他關在大牢中等待命運的審判。
盡職的丙吉在檢查監(jiān)獄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小皇曾孫。當時的嬰兒經過長期的啼哭,又長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兩個剛生育還有奶水、人又忠厚謹慎的女犯人(一個是淮陽人趙征卿,一個是渭城人胡組)輪流喂養(yǎng)這個嬰兒。丙吉還給小嬰兒找了一間通風、干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適中、物品齊全的條件。
在接下去的幾個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祿,就先換來米肉供給牢房中的小皇曾孫。他堅持每天檢查嬰兒的生長情況,不準任何人驚擾孩子。有時候,丙吉實在太忙或者生病了,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孫,看看被褥是否燥濕、飲食是否得當。然而監(jiān)獄中的條件畢竟惡劣,剛出生的皇曾孫經常得病,甚至數(shù)次病危,丙吉都及時地命令獄醫(yī)診斷,按時給孩子服藥,才使孩子轉危為安。丙吉的俸祿原本就不寬裕,現(xiàn)在又要照顧一個體弱的嬰兒和兩位奶媽,但他總是先想著嬰兒,精心照料。如果沒有丙吉無微不至的照顧,小皇曾孫早就死在獄中了。兩位犯罪在監(jiān)的奶媽也將小皇曾孫視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這樣,可憐的孩子在獄中竟然奇跡般87?地成長了起來。
當丙吉在監(jiān)獄中細心照顧尚是犯人的皇曾孫的時候,監(jiān)獄外的“巫蠱之禍”還在繼續(xù),連年不絕。小皇曾孫已5歲了,還沒有離開過監(jiān)獄的高墻。丙吉覺得將孩子終身養(yǎng)在監(jiān)獄中終究不是辦法,就試探著請高官貴族收養(yǎng)這個孩子,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環(huán)境。當時的高官顯貴們一知道孩子的來歷,都避之不及,沒有人愿意收養(yǎng)。沒有辦法的丙吉只好繼續(xù)照顧著小皇曾孫。
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著體弱多病的小皇曾孫,替他起名為“病已”。意即孩子的病已經全好了,以后再也不會得病了。這個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劉病已”。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生了重病,往來于長楊、五柞宮殿之間調養(yǎng)。有人想在漢武帝病重間再次興風作浪,指示看風水的上書說長安監(jiān)獄中有天子氣。多疑的漢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說,關押在長安監(jiān)獄中的犯人,無論罪行輕重,一律殺之。老皇帝希望通過這樣決絕的做法來掃除一切對自己權力的威脅。
內謁者令郭穰連夜趕到丙吉主管的監(jiān)獄,要執(zhí)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關閉監(jiān)獄大門,拒絕使者進入。他隔著墻壁高喊:“皇曾孫在這里。其他人因為虛無的名義被殺尚且不可,更何況這是皇上親生的曾孫子??!”
雙方僵持到天明,郭穰還是進不去監(jiān)獄。他只好返回宮中將情況報告給漢武帝,并彈劾丙吉抗旨。漢武帝受到這次挫折后,反而頭腦清醒了許多,嘆氣說:“這也許是上天借丙吉之口來警示我吧!”
漢武帝沒有追究丙吉的罪過,也沒有繼續(xù)下達殺犯人的圣旨,相反卻宣布大赦天下。說來也奇怪,不久漢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丙吉主管的監(jiān)獄一下子就空了。劉病已的兩位奶媽分別回淮陽和渭城去了。劉病已也不再是犯人了,可以做一個自由的普通百姓,真正算是虎口脫險了。丙吉忙張羅著給劉病已找一個去處。他終于打聽到劉病已的父親史皇孫劉進的舅舅史家。史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衛(wèi)太子劉據,就是史良娣。當時史家還有劉病已的舅曾祖母貞君和舅祖父史恭,一家人住在長安近郊的杜縣。丙吉便把劉病已送到杜縣史家。史恭見到這個外甥的兒子,史老太太見到這個曾外孫,驚喜交加,接過了撫養(yǎng)大任。老太太對劉病已異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只有5歲的劉病已當時還沒有記憶,在新的、舒適的環(huán)境中,對之前的監(jiān)獄生活逐漸淡忘了。他對長安監(jiān)獄中的高墻、兩位慈祥的奶媽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史家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為了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環(huán)境,也刻意不提長安的監(jiān)獄。丙吉回到長安,繼續(xù)去做他的官,絕口不提劉病已的事情。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為過去式。
晚年的漢武帝最終知道了“巫蠱之禍”的真相,明白了兒子劉據的苦衷與冤情。他悔恨不已,下詔罪己,開始為案件平反。劉病已的命運開始改變。
臨終前,漢武帝依然對親自害死兒子耿耿于懷。他想到劉據這一脈中還保留著一個獨子——劉病已,于是下詔令宗正(主管皇室族系的官員)將他的名字重新載入皇室的牒譜,正式恢復了劉病已的皇室成員身份。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血緣身份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對于皇室政治來說,血緣尤其重要。它通常是一個人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對于劉病已來說,在恢復皇室身份之前,盡管他是前太子的孫子,但作為被排除在皇室隊伍外的人,他是毫無政治前途可言的。相反,他可能成為政治禍害的來源,因此達官貴人們都不愿意收養(yǎng)劉病已??蓱z的孩子只能住在舅祖父家里?,F(xiàn)在,劉病已恢復了皇室身份,不僅上升為貴族階層,而且具備了進入政治核心的可能性。更值得留意的是,劉病已的血脈出于漢武帝嫡長子劉據,而且是劉據這一脈唯一的后人。盡管他還沒有封爵,但政治前途無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