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813』淞滬會戰(zhàn)誓死抵抗,還留下『四行孤軍』繼續(xù)抗敵的抗日名將孫元良,已在2007年5月25日過世,享年103歲;遺體本月9日火化,骨灰目前暫厝林口。家屬10日在報紙刊登半版啟事宣布,將依孫元良遺言,未來選擇適當時機遷葬南京。
孫元良是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yè),在他過世前,是碩果僅存依然在世的黃埔1期校友,孫元良之子就是臺灣著名的電影明星秦漢。
1932年上?!?28事變』產(chǎn)生時,孫元良擔負國民革命軍第8師259旅少將旅長,是國民黨軍隊中少數(shù)在抗戰(zhàn)爆發(fā)前即與日軍作戰(zhàn)的部隊??谷諔?zhàn)爭爆發(fā)時,孫元良擔負國民黨最精銳部隊、接受過德式訓練及全德式設備的8108師師長,堅守上海閘北陣地長達1個半月,粉碎了當光陰軍『3月亡華』的美夢。
在淞滬會戰(zhàn)告一段落后,孫元良又下令8108師524團第1營的4百多名官兵,固守『4行倉庫』陣地,掩護部隊撤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行孤軍』。孫元良在回想錄中流露,當時是他親手將『死守上海最后陣地』的命令交給中校副團長謝晉元。
黃埔1期的抗日老將軍孫元良,即死守上海4海倉庫的『四行孤軍』部隊長,是現(xiàn)今 黃埔畢業(yè)、 臺灣『國軍』最老的將軍,被譽為『國之珍寶』,如今住在臺北,未領退休俸,隨蔣介石撤退到 臺灣,迄今未回過大陸。
據(jù)《時報周刊》報導,孫元良誕生于1904年(清光緒310年),籍貫四川成都,因遭逢騷亂年代,19歲響應國民政府號令,放棄大學學業(yè),投身剛成立的 黃埔軍校,29歲就干到中將師長職位。
但在政府撤退到臺后,卸下軍職,只有老一輩的將領才清楚,他曾是知名的抗日英雄。
根據(jù)《中國名人傳》記敘,孫元良對日抗戰(zhàn)8年中,曾打出最知名的3次戰(zhàn)役。1932年『128』上海中日之役,時任第259旅旅長的孫元良,率兵擊敗 日軍確保廟行鎮(zhèn)。當時國際間評此役為『國軍第1次擊敗 日軍的戰(zhàn)役』,孫因此戰(zhàn)擢升第88師中將師長,獲贈寶鼎勛章。
1937年『813』中日之戰(zhàn),孫率兵堅守閘北陣地達76日,并開第1槍還擊, 日軍屢攻不下,傷亡慘痛,乃廣播孫所屬88師為『可恨之敵』;其中四行孤軍死守上海4行倉庫1役,正是孫所屬部隊,其悲壯犧牲的精神,令世界輿論紛紜動容。孫再被升充第72軍軍長,獲頒云麾勛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9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