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的高溫
似乎預示著春天的結束
看看日歷
“二十四番花信”已開到最后一番
馬上
,就是立夏以前
不像春天秋天那樣
詩人都在扎堆寫詩
唐詩宋詞里
總是一副“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樣子
但是總結起來就發(fā)現(xiàn)
原來古人的夏天
過得這么精彩~
01
《齊安郡后池絕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02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03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04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05
《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 玉盆纖手弄清泉 (水沈 一作 水沉) 06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但有故人供祿米 (堂上 一作:梁上) 07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08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 慵閑無一事 09 《初夏游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10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度兩陂 一作:度西陂) 11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楊萬里 松陰一架半弓苔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12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小荷才露尖尖角 13 《初夏戲題》 唐·徐夤 長養(yǎng)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 14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嘆息老來交舊盡 15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16 《子夜吳歌·夏歌》 唐·李白 鏡湖三百里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17 《游開元精舍》 唐·韋應物 夏衣始輕體 果園新雨后,香臺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 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 18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19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 佳人相見一千年。 20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 我欲從靈均 21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宋·葉夢得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 時見疏星落畫檐 歸意已無多 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22 《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 牛羊自歸村巷 23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劉基 風驅(qū)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 24 《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25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26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 惟有綠荷紅菡萏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常相映 一作:長相映) 27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 逢郎欲語低頭笑 28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宋·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畫船撐入花深處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29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亂入池中看不見 30 《卜算子·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 根底藕絲長 只為風流有許愁 31 《大德歌·夏》 元·關漢卿 俏冤家,在天涯, 偏那里綠楊堪系馬。 困坐南窗下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戴石榴花 32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蒙 通:濛) 33 《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 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 34 《臨江仙》 宋·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 35 《蘇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彥 燎沉香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 家住吳門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36 《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過嶺看茶老 37 《為農(nóng)》 唐·杜甫 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卜宅從茲老 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 38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水晶簾 一作 水精簾) 39 《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 40 《古風其二十六》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 坐看飛霜滿 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41 《游赤石進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fā) 川后時安流 揚帆采石華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 矜名道不足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42 《暑旱苦熱》 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 昆侖之高有積雪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43 《詠蟬 》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 不堪玄鬢影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 (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不堪 一作:那堪) 44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5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 脫巾掛石壁 46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 返景入深林 47 《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48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49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 50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 仲夏苦夜短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 念彼荷戈士 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 青紫雖被體 北城悲笳發(fā) 況復煩促倦 51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婦姑荷簞食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 力盡不知熱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聽其相顧言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吏祿三百石 念此私自愧 52 《敕勒歌》 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天蒼蒼 風吹草低見牛羊。 53 《六月二十日夜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strong> 宋·蘇軾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 九死南荒吾不恨 54 《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 并添高閣迥 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55 《聞蟬》 唐·來鵠 綠槐陰里一聲新 莫道聞時總惆悵 56 《夏詞》 清·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jié)褫p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 57 《夏花明》 唐·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 歸視窗間字 58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59 《得勝樂·夏》 元·白樸 酷暑天 蘭舟斜纜垂揚下, 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fā) 60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