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古代是家族制,一個家族的人都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家族就是最小的社會單位,就是社會的細(xì)胞組織。每個家族的子弟教育好了,整個國家也就好了。所以古人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有的家族成員成百上千,要是沒有一定的規(guī)矩,就很難管理,這些規(guī)矩就代表了一個家族的文化、家風(fēng),維系家族長久興旺的,也正是這些家規(guī)、家風(fēng)。
現(xiàn)在大家庭沒了,但是還有小家庭,小家庭也要有自己的家規(guī)、家風(fēng),否則的話,也會走向衰敗。一個家庭走向衰敗之前,往往都有三個跡象,有一個,也是壞事,要趕緊修正。
一、家風(fēng)不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如此,一個家庭也是如此,一個家庭如果沒有良好的家風(fēng),沒有積累厚重的德行,也無法承載福報。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是行善還是行不善,這是家庭興衰的根本。
如果父母有愛心,常行善,生活勤儉節(jié)約,待人寬宏大量,那他們的孩子長大后,就不會差。因為身教大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則,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就會效仿父母,一定不會做出傷風(fēng)敗俗的事情來。
如果父母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孩子在這樣的家風(fēng)中成長,將來也必然會成為這樣的人,并且有過之而不無不及,這個家庭就會一代比一代衰敗。
二、家庭不和
人們常說家是人生的避風(fēng)港,這應(yīng)該是一個獲得溫馨和休息的地方。在外面工作勞累了一天,回到家應(yīng)該是最放松的時候,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養(yǎng),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明天的工作。
所以古人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溫馨和睦,人的精神狀態(tài)就好,責(zé)任心就會增強,工作動力也會變大。
如果一個家庭充滿爭吵,三天兩頭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打架,這個家就不是避風(fēng)港了,而是戰(zhàn)場了。在外工作勞累了一天,回家還要提起精神,隨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爭吵,這時候的家庭,給我們帶來的不是溫馨,而是傷心。
在家里爭吵完,我們已經(jīng)是無精打采,疲憊不堪,第二天還要面對緊張的工作,哪里有心情?哪里有動力?所以工作、事業(yè)上就會一落千丈,越來越差,不但如此,長期心情處在憂郁之中,還容易生病,這個家庭就會逐漸走向衰敗。
以前我家開過服裝店,對此深有體會。如果我們兩口子和和睦睦,開開心心,生意就特別興旺,非常熱鬧;如果我們兩口子吵架了,店里就冷冷清清,沒有一點氣氛,好不容易來個顧客,一看我倆的臉色,人家就默默地離開了。
夫妻經(jīng)常爭吵,還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他天天生長在這種環(huán)境中,感覺不到家庭的溫馨和愛,對家庭就沒有好感,心理很容易留下陰影,最后走向叛逆,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所以說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不能認(rèn)死理,夫妻雙方都要包容、體諒對方,互相理解,互相鼓勵,大家和諧相處,家庭才能幸福美滿。
三、寵溺后代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這是人的天性。但凡事過猶不及,這個愛也要有節(jié)制,有理性,不能過分,如果對孩子嬌慣溺愛,那就變成糊涂的愛了,把孩子害了。
我們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家訓(xùn),比如《朱子家訓(xùn)》、《顏氏家訓(xùn)》、《誡子書》、《曾國藩家書》等等,這些家訓(xùn)就是用來教育和引導(dǎo)子孫后代,培養(yǎng)健康良好的家風(fēng)和人生觀,這是真正的愛子孫。
現(xiàn)在孩子少,很多人溺愛孩子,就拼命賺錢,總想著給孩子留下一大堆財產(chǎn),好讓子孫衣食無憂,一直享受優(yōu)越的生活。其實這是在害孩子,積錢不如教子,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你縱然留下金山銀山,但沒有教育好他,早晚也得讓他敗光了。
所以說越是愛孩子,就越要舍得讓他適當(dāng)吃一些苦頭,俗話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就是因為他經(jīng)歷的磨練多,所以成長快,成熟的早。再看那些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有的大學(xué)都畢業(yè)了,生活還不能自理,真的可以叫做“巨嬰”了,做事先做人,人都不會做,這個家庭焉有不敗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3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之洞遭破壞遺骸再度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