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被累死的名將是常遇春。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明朝的開國大將。為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創(chuàng)下了不少的功績。元朝末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再加上中原連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常遇春因為家里吃不上飯,于是就被逼上梁山,當了強盜。
衣足飯飽之后,常遇春又感覺當強盜沒有前途。他聽說朱元璋很有本領,于是就加入了朱元璋的起義大軍。從此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以說常遇春是一位拼命三郎。自從跟了朱元璋之后,就一直不停的上前線殺敵。因此,也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但是,在立下戰(zhàn)功的同時,常遇春也受過不少戰(zhàn)傷。但是,即使受了傷,他也經常帶傷出戰(zhàn)。因此沒有得到了足夠的修養(yǎng),留下了不少隱患。
在他40歲那年,常遇春奉命北征,勝利歸來的途中,到達柳州后。因為周夜溫差大,晚上風寒入侵。身上之前因戰(zhàn)傷留下的隱患一起爆發(fā),常遇春突然暴斃而死。因此可以說,常遇春是因為一直不停地上陣殺敵,被活生生累死的。
第二位是盧象升。盧象升是明末的一位大將,他天生神力。相傳他經常使用的大刀重達一百三十六斤,有一夫當關之勇。一次他單刀匹馬沖入敵營,一下子斬殺了數十個清兵。但是卻因其多寡少,不小心中了箭,又被砍了三刀。但是他仍堅持作戰(zhàn),掄著他那136斤的大刀,拼命的往前沖,最終體力耗盡,鮮血流光而死。
第三位被累死的名將是清朝的林亮。林亮從小生長在海邊,熟悉水性,長大后就做了海軍。因為作戰(zhàn)勇猛,最后做了總兵。后來朱一貴攻陷了臺灣,林亮率領著六艘船進攻臺灣。一共進攻了四次,屢戰(zhàn)屢勝。僅僅用了七天,就將臺灣收復了。
后來,隨著林亮的屢屢晉升,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他沒日沒夜地工作,最后積勞成疾,病死在了任上。
一.被其他武將斬掉:夏侯淵、魏延、典韋
夏侯淵(第七十一回):定軍山之戰(zhàn)。蜀魏對陣漢中,定軍山夏侯淵來迎黃忠。黃忠從定軍山對山飛馬而下斬卻夏侯淵。
三國中兩將交鋒斬將下馬無數,僅有黃忠斬夏侯乃是斬的無雙武將。由此也可見,無雙武將是多么的強悍,也可以看出黃忠實在是一員特別之將了
魏延(第一百五回):五丈原諸葛亮死前料定魏延必反,已預備錦囊遺計教馬岱斬之。諸葛亮死后蜀兵退回,魏延果反。魏延帶軍來到漢中南鄭城下叫掌握兵權的楊儀投降。楊儀受了諸葛亮遺計,笑曰:“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延?!蔽捍笮?,說諸葛丞相死了,現在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叫三萬聲都可以。于是于馬上大叫“誰敢殺我?”一聲未畢,腦后馬岱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斬魏延于馬下。
典韋(第十六回):宛城之戰(zhàn)。確切而言,典韋不應該屬于這個類型的死法。典韋屬于力戰(zhàn)而死,無雙武將力戰(zhàn)而死也僅典韋一人,姑且把他分在這個死發(fā)里面。曹操來攻,宛城的張繡投降了曹操。而曹操看上張繡的叔叔張濟(已死)之妻鄒氏,然后張繡就憤怒了。于是在“是夜曹操于帳中與鄒氏飲酒”之時盜去典韋之戟,要殺曹操。典韋為保曹操,奮力向前。此時“韋身無片甲”。最終“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zhàn),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后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然后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
二.處死:呂布、龐德、關羽、關平、甄姬
呂布(第十九回):下坯之戰(zhàn)。曹操打城,呂布在白門樓守城,后睡著在椅上。呂布手下宋憲和魏續(xù)盜其畫戟,并將呂布繩纏索綁。曹操上樓來問劉備如何處置呂布,劉備說丁原和董卓給曹操聽。然后曹操令將呂布縊死。
哎,呂小強因武力太高,不可能在戰(zhàn)場上被人斬落馬下,所以就這樣死了??梢娢淞μ卟灰欢ê醚健?br>
龐德(第七十四回):樊城之戰(zhàn)。龐德隨于禁出戰(zhàn)關羽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投降,龐德死戰(zhàn)。龐德奪一支小船,卻被周倉撐一支大船撞翻,龐德落入水中,周倉知水性,于水中生擒龐德。龐德不降,關公令刀斧手斬之。
關羽、關平(第七十七回):樊城之戰(zhàn)水淹七軍之后,關羽就大意了,然后就大意失了荊州,然后就敗走麥城。之后被擒。孫權本想留住關公,可想到“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沉吟半晌,推出關羽關平父子斬首。亡年五十八歲。
哎,武圣與呂布死法相似,可見如果武力太高反而很難戰(zhàn)死沙場,反而容易死得很沒面子。
甄姬(第九十一回):曹丕先納甄姬,生了后來的皇帝曹睿。后來又納了郭貴妃。因郭貴妃陷害,曹丕將甄姬賜死,然后立郭貴妃為后。但因為郭后無出,所以最后還是曹睿的皇位。
(可憐的甄姬粉絲們。甄姬死得好慚吶?。?br>
三.中箭而后死亡:孫堅、龐統(tǒng)、黃忠、甘寧、太史慈、張遼、徐晃、張頜
除去病死,中箭是無雙武將的主要死法了。看來以后應當更加小心弓箭兵才是呀。
孫堅(第七回):夏口之戰(zhàn)。為了追一個什么垃圾“健將呂公”,孫堅單騎獨來。在山林之中中了埋伏。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fā)。孫堅體中石、箭,腦漿迸流。當場死亡。壽止三十七歲。
孫堅可是一代強將呀,并且在史上比《三國演義》中更加英勇。其實華雄不是被關公斬的,而是被孫堅斬殺。可惜太不自重了,死得不值呀。為將者還是要以自己為重呀,特別是主將呀,總想著大丈夫就該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而歸其實是很不對。
龐統(tǒng)(第六十三回):成都之戰(zhàn)。劉備和龐統(tǒng)分兩路取雒城,劉備將白馬的盧給龐統(tǒng)騎,讓龐統(tǒng)走小路。結果在落鳳坡埋伏的蜀將張任只望騎白馬者射來。我們的鳳雛龐士元就這樣死于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黃忠(第八十三回):關羽張飛死后劉備要為兩位小弟報仇,起兵七十五萬要滅吳。因見關興張苞屢立大功,嘆曰:“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崩蠈ⅫS忠聽后不服老提刀上馬,追擊捉到關公的吳將潘璋三十余里,中了埋伏。四面周泰、韓當、潘璋、凌統(tǒng)圍住黃忠。黃忠退時,被馬忠一箭射中肩窩,險些兒落馬。黃忠中箭之后關興張苞引兩軍殺來,救了黃忠。在劉備御前寨,黃忠箭瘡痛裂,對劉備說了“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敝缶筒皇∪耸?。
可惜弓術最強的角色最后居然死于弓箭。另外,射死他的馬忠,正好也是擒獲關羽的家伙,一員小將居然搞死了兩員五虎大將。不過想來,黃漢升的死法相比關云長還是要英雄得多了吧???
甘寧(第八十三回):黃忠死后,劉備更恨東吳。繼續(xù)進兵,此時甘寧已患痢疾,(真衰呀),帶病從征。甘寧在船中養(yǎng)病時,蜀兵大至,遇上劉備借來的的番王沙摩柯所帶蠻兵。甘寧見其勢大,自己又有病在身,撥馬而走。卻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甘寧帶箭而走,然后坐于大樹之下而死(估計甘寧信佛。)
太史慈(第五十三回):赤壁之戰(zhàn)之后,曹操留張遼守合淝。孫權在合淝與曹兵交鋒大小十余戰(zhàn),未決勝負。太史慈獻計,要張遼手下的養(yǎng)馬同鄉(xiāng)戈定去合淝城中舉火叫反,以亂城中兵馬。可惜張遼智力值比太史慈高,識破此計,捉了戈定,將計就計,大開城門。太史慈卻以為計成,挺槍縱馬而入,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后被陸遜、董襲救出,見過孫權后太史慈說了一句還沒立許多功績就要死了之類的話就言訖而亡了。年四十一歲。
張遼(第八十六回):劉備死后,司馬懿設計起兵五路共五十萬兵來圖蜀中。諸葛亮輕松搞定四路,還剩東吳一路十萬兵馬,孔明遣鄧芝來說,之后吳蜀連合。魏主曹丕聞知,決定御架親征,起兵伐吳。魏吳交戰(zhàn)許多日,忽報趙云引兵出陽平關,徑取長安。曹丕聽得,大驚失色,便教回軍。背后吳兵追至,丁奉殺來,張遼急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得徐晃相救。魏兵大敗而回,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
徐晃(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一出祁山。關羽大意失荊州之時曾求救于上庸劉封、孟達,孟達不救。后劉封被劉備斬首,孟達投降魏國。諸葛亮初出祁山北伐魏國,孟達欲起兵舉事來助孔明。同一時候,司馬懿加為平西都督,起兵來拒孔明。司馬懿聽知消息,要來捉孟達,孟達不聽孔明告戒,認為司馬懿須表奏魏主,至少一個月才能到??伤抉R懿卻玩出一個先斬后奏的成語,不待上奏,以徐晃為先鋒,軍馬一日行二日之路,八日到達孟達所在新城,孟達大驚。先鋒徐晃直來到城下壕邊叫孟達投降,孟達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徐晃當晚身亡,時年五十九歲。
次日城破,孟達身死。想孟達不聽孔明告戒壞孔明北伐大事,卻幫武侯射死一員無雙武將,還是做了點好事的。
張頜(第一百一回):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李嚴運糧不濟,發(fā)書要諸葛亮回。司馬懿見孔明已退,派張頜去追。諸葛亮早有準備,埋伏劍閣。張頜被魏延關興誘到劍閣埋伏處,進退無路。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其發(fā),將張頜并百余個部將皆射死于此地。
哎,看來移動太快了并不一定好,不小心跑到敵人設埋伏的地方想退也難了。
四.中邪死于神鬼之事:呂蒙、曹操、夏侯敦、孫策
三國中鬼神之事很多,不管什么迷信不迷信吧,我們反正是按照小說來的。這里講的也只是小說,而并非真正歷史。
呂蒙(第七十七回):與關羽關平同樣死于《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呂子明白衣渡江襲了荊州,然后捉了關羽。孫權殺了關公之后盡收荊襄之地,賞犒三軍,設宴大會諸將慶功,置呂蒙于上位。孫權稱贊呂蒙曰“皆子明之功也,子明設計定謀,立取荊州,勝子敬、周郎多矣!”然后孫權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于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然后推倒孫權,坐于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云長也?!睂O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然后呂蒙倒于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想來,整本《三國演義》死得最怨的就是呂蒙了。三國之中計略無數,中計者也無數,怪就怪呂蒙什么人不謀,非要謀武圣關羽,而武圣實在了得,生前斬將無數,死后還要追魂弄死一員無雙武將。
曹操(第七十八回):東吳砍了關云長之后,將關公首級送于曹操欲使劉備歸怨于曹公。而關公的頭顱在曹公面前居然口開目動,須發(fā)皆張,曹操驚倒,又加聽聞關公顯圣附體呂蒙之事,曹操將關公以王侯之禮葬于洛陽。自此之后曹操每夜合眼便見關公。眾官勸曹操造新殿居之??墒沁x定做宮殿棟梁的一棵大梨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不能斬伐。曹操取所佩劍親自砍之,血濺滿身。當天晚上曹操做了一夢,梨樹之神仗劍砍操,曹操大叫一聲,忽然驚覺,頭腦疼痛不可忍。便求良醫(yī)治療,不能痊可。然后找來神醫(yī)華佗,華佗說要用利斧砍開腦袋,然后治療,方可根除。曹操大怒,疑華佗要殺害于他,將華佗下獄,華佗不久死于獄中(可憐一代名醫(yī)死于獄中,所留《青囊書》被吳押獄之妻燒得之剩一兩葉)。曹操殺了華佗之后病勢更重。之后又有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皆為被曹操害死之人)立于愁云之內索命。再過兩日曹操就在臥榻之前召司馬懿等人囑以后事了。我們最最多疑的曹公的最后一句話仍然是設疑:“設立疑冢七十二”囑畢,氣絕而亡。壽六十六歲。
看來人不能太過囂張呀,太囂張死于鬼矣。曹公僅于關公之后一個月身亡。人們拜奉關羽是很有道理的。(不過也于羅貫中自己是關羽的山西老鄉(xiāng)有關,虛構湊到關公身上的劇情比較多。)
夏侯敦(第七十八回、第八十回):曹操被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索命之時目不見物,急召夏侯敦商議??上暮钤屩恋铋T前,也見了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立在陰云之中。夏侯元讓大驚昏倒,自此得病。曹操死后,元讓病危,不久也追隨曹操而去了。
孫策(第二十九回):吳郡太守許貢暗通曹操,孫策絞殺許貢。許貢有家客三人趁孫策會獵趕一大鹿于山上之時,趁機行刺孫策,欲為許貢報仇。孫策身被數槍,面中一箭(防御真是高,懷疑帶了玄武甲)。后程普引數人至,將許貢家客砍為肉泥。孫策受傷,請到華佗徒弟來醫(yī)治。其徒曰:“箭頭有毒須靜養(yǎng),若怒氣沖激其瘡難治”(肯定是給他吃華佗膏,不然那么重的傷怎么可能回血這么快?)可這時出來個神仙于吉。偏偏孫策就是跟神仙于吉過不去,不論如何要斬于吉。斬了于吉之后,孫策無時無刻不被于吉之影所糾纏,搞得孫策郁悶不已。痛苦多時,只至一日孫策照鏡子,忽見于吉立于鏡中,孫策大叫一聲摔掉鏡子,箭瘡迸裂,昏絕于地。然后在臥榻前跟孫權說將東吳叫給他,最后跟大喬話別,言訖瞑目而逝。終于解脫了于吉的糾纏。年止二十六歲。
可惜了孫堅孫策兩員猛將都死得很早,不過終于換來孫權活得比較久。孫策的死法也可以劃為第三類中箭而亡。
五.兵不能勝,憂死:周瑜、諸葛亮、劉備、袁紹
這里幾個人乃是氣死、累死、愁死、憂死??倸w都是心肌梗塞,高血壓之類的。
周瑜(第五十七回):諸葛亮三氣周瑜。赤壁之戰(zhàn)之后,曹操退回江北。留曹仁守南郡。周瑜在南郡中了埋伏,中了一箭。醫(yī)者對他說的和對他兄弟孫策一樣:“箭頭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氣沖激,其瘡復發(fā)?!敝笾T葛孔明取了南郡并荊州、襄陽三郡,一氣周瑜;劉備娶回孫尚香,殺敗東吳追兵,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二氣周瑜。周瑜幾次動怒,導致金瘡幾次迸裂。最后一次周瑜欲借收川之名來取荊州卻被諸葛孔明識破,使其引兵進退不能,怒氣填胸,箭瘡復裂,墜于馬下。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美周郎最后就這樣被諸葛武侯氣死了。
諸葛亮(第一百四回):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六度北伐,雖勝無數陣,卻還是不能破魏。第六度出祁山兵敗北原渭橋,火熄上方谷,很有些不順,再加諸葛丞相食少事煩身體本來就快不行了。待聞知共約舉事的東吳在東線作戰(zhàn)兵敗,諸葛丞相長嘆一聲,昏倒于地。之后觀天文,知自己命不久矣,想擺七星燈陣沿命??傻阶詈笠惶斓谄呷绽铮抉R懿派兵來探,因聽得帳外吶喊,魏延入帳來告,七星主燈被魏延飛步撲滅??酌髦榔谥烈?。囑咐諸般后事之后而亡。壽五十四歲。
劉備(第八十五回):彝陵之戰(zhàn)。劉備稱帝之后,欲為關羽報仇,興兵討伐東吳。此時張飛又遇刺,刺殺之人逃往東吳。劉備遂不聽諸葛亮等人勸阻,親率大軍七十萬征討東吳。還在這里折了黃忠。最后劉備在彝陵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逃至白帝城。在白帝城染病不起,漸漸沉重托孤諸葛亮。與在場眾官說了句“愿皆自愛”言畢,駕崩,壽六十三歲。
劉備死了不要緊,關鍵是后主劉禪比起曹操孫堅之類的兒子差多了。蜀國后面也就靠武鄉(xiāng)侯了。
袁紹(第三十二回):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回到冀州,再聚集幽州、青州、并州共四州之兵二三十萬至倉亭下寨。又被曹操破之。袁紹逃脫后,看到輸得這么慘,吐血不止,回到冀州養(yǎng)病。曹操來攻冀州,袁紹最愛的一個兒子袁尚出迎,于張遼單挑,當然是挑不過,敗回冀州。袁紹聞袁尚敗回,舊病復發(fā),吐血數斗,定下袁尚繼后嗣之后,袁紹又吐血斗余而死。
六.遇刺身亡:張飛、董卓
張飛(第八十一回):關羽死后,蜀國起大兵準備伐吳報仇。張飛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帳下兩員末將范疆、張達說三天辦不好,要寬限數日。張飛大怒,將二人縛于樹上,各鞭背五十,說來日俱要完備,否則斬首。兩人想來日必不能完備,于是尋思刺殺張飛。待張飛睡著時候密入帳中。因張飛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兩人本不敢下手,可惜張飛卻又鼾聲如雷,二人以短刀刺死張飛。張飛大叫一聲而亡。時年五十五歲。
又是一個死得冤的,比他二哥關云長死得還冤。
董卓(第九回):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貂禪于中呂布董卓二人之間挑撥,使得呂布為了貂禪決定刺殺董卓。董卓做著他的皇帝夢而被王允李肅騙說到受禪臺。然后呂布一戟直刺咽喉。
七.自殺:孫尚香、姜維
孫尚香(第八十四回):劉備彝陵兵敗。訛傳劉備死于軍中。孫尚香聽聞之后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有人知道在哪里嗎?我要去拜?。?
哎,可憐了我們的孫MM就這樣自殺了。劉備呀劉備,最不把老婆當回事,“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劉備之口。老婆總是丟了不要,得關羽護送,趙云保著。而劉備老婆中最最沒有名分的就是孫尚香,糜夫人、甘夫人、吳氏都有皇后名分,唯獨孫尚香沒有。
姜維(第一百十九回):諸葛武侯死后,鐘會鄧艾伐蜀,姜維在外死戰(zhàn),可劉禪卻已降了鄧艾。姜維思得一計,先降鐘會后反。奈何事泄,兵士來圍鐘會姜維。姜維計謀不成,自刎而死。時年五十九歲。
八.自然死亡(老死,病死):馬超、趙云、張角、曹丕、司馬懿、孫權、陸遜、黃蓋、周泰、凌統(tǒng)、曹仁、許褚
不論人類戰(zhàn)爭史有多少年,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病死的比戰(zhàn)死的多。
馬超(第九十一回):諸葛亮南征孟獲,派馬超監(jiān)守陽平關,諸葛孔明平南回都,馬孟起病故。
估計是這員三國無雙排行第一的武將太強了,降了劉備之后就沒打什么仗,一直都是守關,跟關云長差不多,都是在守關??上б驗樘珡姷木壒剩氐奈恢脹]有什么人敢來,反而讓西涼錦馬超沒仗可打,沒人可殺,然后就這樣病死了。
趙云(第九十七回):諸葛亮初出祁山,趙子龍雖老卻威風不減當年。諸葛亮二出祁山之前,趙云病重而死。
整本《三國演義》斬將最多的就是趙子龍了。
張角(第二回):黃巾之亂。董卓打張角,董卓屢敗(董卓個垃圾,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朝廷讓皇甫嵩來代替董卓,皇甫嵩到時張角已經死了。
估計是因為張角遇南華老仙授《太平要術》時曾說:“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張角看著勢力大了,就起了異心,然后馬上就死了。
曹丕(第九十一回):曹丕在位七年,感寒疾,醫(yī)治不痊,然后也是找司馬懿托孤,言訖,墮淚而薨。時年四十歲。
比他老子短命呀。不過怪也就怪他老子曹操把華佗殺了,不然這種小病,華佗治來還不小菜。大家可以看到,司馬懿先后有曹操曹丕曹睿三世托孤,最后天下姓了司馬,看來人活長點還是比短命要好得多呀!
司馬懿(第一百八回):曹家終于死到了曹芳,可司馬懿這個時候才掛,活得真夠長。估計是太老了,終于司馬懿沾病,漸漸沉重,然后跟他兩個兒子說:善理國政,不要有異志。言訖而亡。
要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惟獨他老子不知道,居然還跟他們說不要有異志。哎,想司馬仲達一生與諸葛孔明作戰(zhàn),兵敗無數次,可他就是比諸葛亮能夠長命,如果他在諸葛亮之前死掉,那一切都難說了。說到底,諸葛亮沒搞定司馬懿關鍵原因其實就是:諸葛亮活得沒司馬懿久。看來,命長才是王道呀??!
孫權(第一百八回):吳國無端起了大風,把吳主先陵(估計是孫堅孫策的陵冢)所種松柏盡皆拔起,直飛到建業(yè)城南門外。(這事很沒道理呀。)孫權因此受驚成病。次年病勢沉重,囑以后事之后就薨了。
孫權在位二十四年,壽七十一歲。是三國時期除了劉禪之外在位最長的皇帝了?。阏f劉禪在位那么久干嘛。)
陸遜(第一百八回):書中僅提了一句,在孫權立孫亮為太子時,陸遜已亡。
黃蓋、周泰、凌統(tǒng)、曹仁、許褚?guī)兹嗽跁兴坪鯖]有講他們是什么時候死的。對于這幾個人,也可以這么想吧,他們已經立了該立的功勞,到后期即使沒病死也老得不中用了。
九.死因不明或書中未提:貂禪、大喬、小喬、星彩、黃月英、祝融、孟獲、左慈
中國古代本來就不太重視女性,更加上是一部戰(zhàn)爭史,女性出現的幾率更小,這里的這幾位女性在書中也是筆墨極少。另外兩個男人一個邊陲領袖,一個是神仙,也沒說多少后事。
貂禪的死法有很多傳說,在《三國演義》里曹公攻破呂布的徐州之后就沒有提到貂禪了。
大喬在整部書中好象連句臺詞都沒有(在電視劇里面好象根本沒人演這個角色)。
小喬好歹有好幾句臺詞,但沒有說到二喬的死法。
星彩僅僅只是提到過諸葛亮讓劉禪納張飛年十七歲的女兒為正宮皇后,之后就什么都沒說了,更沒說她是怎么死的或者到三國時期終結都沒死。(無雙女性武將中有甄姬和星彩兩個皇后)
黃月英在《三國演義》一書中根本就沒有出現,倒是他老爸黃承彥倒是出來走了兩回秀。所以也不知道她的死法。
孟獲祝融在諸葛亮南征歸順之后就沒出現了。
而神仙左慈在第六十八回出來了一話,然后就不見了。他是神仙耶,誰知道他死了沒?
歷史上五位悲慘離世的著名詩人:
一.屈原——被殺投江。
從司馬遷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憂憤而投汨羅江自沉的動人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而其中唯一的證據,就是詩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寫的《懷沙》。詩中稱,自殺的方式已然確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躍,去擁抱(“懷”)江底柔軟的泥沙。但在海內外的學者和歷史學家當中,“屈原死于謀殺”的說法十分流行。其實屈原是秘密愛情的犧牲品。屈原在愛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寫過大量的情詩,其中《湘夫人》最令人關注,因為屈原對她投入了異乎尋常的眷戀與愛慕。屈原與湘妃的暖昧關系被懷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義放逐屈原,使其再也無法與湘妃見面。十幾年后,楚懷王駕崩,為防止屈原與湘妃的關系卷土重來,楚國王室遵照楚懷王的遺命,派人對屈原進行了捕殺。追殺事件的發(fā)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羅江,兵士們最終在江邊抓住了屈原,將他刺殺后裝進袋子,捆緊了之后壓上石塊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殘酷的歷史悲劇。
二.李煜——喝毒身亡。
南唐后主李煜降唐,被押送汴梁。趙匡胤對后主頗為優(yōu)待。后主由盡情享樂的國君一變而為亡國俘虜,心情十分憂傷,每天以淚洗面度日。在他生日的七月七日晚上,于其所在的寓所里宴飲奏樂,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聲傳于外。后來宋太宗(趙光義)知道了此事,認為他懷有故國之思,很不放心。于是,就命秦王趙廷美賜他“牽機藥”,將他毒死。
三.李白——溺水而亡。
民間有三種說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應該比較可信。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不能偏信。說當李光弼東鎮(zhèn)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當涂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說李白在當涂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這絕非空穴來風,不為無因,李白恃才傲物,漂泊一生,牢騷滿腹,在懷才不遇,醉酒泛月,百感交集之下,玩月翻船,遂有捉月之說,似乎也屬情理之中。正如今人安旗在《李白縱橫探》所說:“從李白當時近乎瘋狂的精神狀態(tài)來看,這種可能是比較大的”。
四.杜甫——牛肉撐(毒)死。
大歷五年,杜甫五十九歲,他到耒陽去,忽然河水暴漲,他被河水所困,回不了家,整整十天沒吃一點東西。后來,縣令派了一條小船來救杜甫,好好款待他一頓。杜甫十日未進食,餓得發(fā)昏,狼吞虎咽,吃了許多牛肉,又喝了不少白酒,結果當場暴卒。其實,多日不食,消化器官脆弱不堪。應當熱一點米粥進補,也不致?lián)嗡懒恕9粼谄洹独畎着c杜甫》一文,說到杜甫之死的時候,是傾向杜甫因食物而亡一說的。郭沫若極富技巧地推論∶吃肉、飲酒為啥會要了杜甫的命呢?因為,杜甫吃的正是腐肉啊!吃腐肉,不中毒而死才怪。
五.岳飛——被殺身亡。
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于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不見得沒有)”)。紹興十一年農歷十二月廿九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云、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8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后來,宋孝宗即位,便下詔 *** 岳飛,追封鄂王,謚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總算對岳飛的在天之靈有所告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