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眍櫭蟪嫉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古代權(quán)力交接,很多時候接班人并不是成年人,即便有的已經(jīng)成年,但思想不成熟,缺乏歷練。
所以,老皇帝為了讓帝國延續(xù),處理政務(wù),往往會選擇了幾位老成持重的顧命大臣,臨終托孤,請他們盡心盡力輔弼小皇帝。
比如商王朝就有,當時成湯去世前讓伊尹輔佐,周王朝的周公輔佐,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并指定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為顧命大臣。三國時候,孫權(quán)去世前,命諸葛恪輔佐太子孫亮。
南北朝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臨終前將少帝劉義符托付給顧命大臣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
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前,因為不放心李治生性懦弱,所以叫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好生輔助新君。
后來明代的穆宗皇帝駕崩,遺命大學(xué)士高拱、張居正、高儀三人為顧命大臣,輔佐還只有10歲的小皇帝萬歷。
清朝順治登基后,睿親王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二人輔政;康熙八歲繼位,索尼、蘇克沙哈、遏必隆、鰲拜四人輔政;咸豐臨終前,因太子載淳只有六歲,也安排了顧命大臣團隊,由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輔佐。
而這些輔佐皇帝的人,雖然獲得了無上權(quán)力,位極人臣,百官望塵莫及的地位,不過可惜的是命運似乎都不怎么好,很少得善終。
比如西漢的上官桀、桑弘羊都被霍光誅殺,而霍光下場也很慘,他去世后,家族被滅族。在比如東吳的諸葛恪也被吳主孫亮設(shè)計殺死,并夷滅三族;劉宋的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四大臣因少帝行事乖張,廢掉了劉義符,另立劉義隆為帝,但劉義隆登上皇位之后,便尋了借口將四大臣殺掉。
長孫無忌就不用說了,被李治和武則天給賜死了。明代的張居正似乎得善終,但其實也不得善終,因為他尸骨未寒就被皇帝抄了家。跟他一樣的還有多爾袞,多爾袞要更慘,被開棺鞭尸。
鰲拜,我們也很熟悉,被康熙逮捕,死于獄中。肅順被慈禧太后、恭親王聯(lián)手擒殺。
只能說這些顧命大臣“顧不了自家性命”,不得不說歷史開了一個玩笑。那么,歷史上就沒有得善終的顧命大臣嗎?
有。比如下面這三位。
第一位伊尹。
宰相最早是指帝王家中祭祀之時,行使宰牲權(quán)力的重要大臣。由此看來,這個職銜就是由伊尹開始的。
后來商湯死后,伊尹接受了顧命之責,成為商湯長孫太甲的師保)。他在顧命任內(nèi)做了一件大事,他稱因為太甲不守爺爺?shù)淖嬗?xùn),治理國家亂七八糟,便將其發(fā)配到爺爺?shù)哪沟赝┕偈啬?,面壁思過。直到太甲知錯悔過,方才放回國都,將王權(quán)奉還。最后君臣相得,成就一番盛世。
第二位是諸葛亮。
一番話說得諸葛亮痛哭流涕的,這段歷史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所以,諸葛亮確鑿的托孤大臣。而且諸葛亮的權(quán)力極大,后主劉禪形同虛設(shè)。不過好在諸葛亮這個人極其聰明,做事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和孫吳、曹魏三分天下。而諸葛亮也因為出色,被羅貫中鼓吹,最后在民間成了神,死后成神。
第三位是五代后周的顧命大臣范質(zhì)。
很快“陳橋兵變”發(fā)生了,趙匡胤在出征途中被眾將擁立為帝,大部隊奔回首都,逼恭帝禪讓。后周的孤臣孽子,安有命焉?所幸趙宋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前朝舊臣與皇室都得到新朝的優(yōu)待與禮遇,范質(zhì)繼續(xù)被任命為宰相。
這不得不說范質(zhì)幸運至極,最幸運的顧命大臣,遇到了趙匡胤。
宋乾德二年九月,范質(zhì)病逝,太祖聞訊,罷朝三日,以示哀悼。他去世后,宋太祖趙匡胤對身邊的大臣說:“范質(zhì)德高無私,僅有住宅,不積累財物,他是真正的宰相啊?!?/p>
當然,得善終的顧命大臣還有其他人,不再一一列舉,總之,顧命大臣是一個高危職業(yè),大部分顧命大臣不是死就是身敗名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