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陽光普照》劇照。
這篇訪談中
,我們要談一位在2004年就自縊身亡的寫作者——袁哲生。幾乎是時隔十四年后,他的代表作《寂寞的游戲》引入到大陸并暢銷,這個名字才被鄭重地拾起。最近的電影《陽光普照》中“我想,人天生就喜歡躲藏
《寂寞的游戲》開篇寫父親講給“我”的一個像夢一樣意味深長的故事:“他說在他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發(fā)高燒
,過了不知道多少天,當他醒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置身在荒郊野外,四下是滿目蕭蕭的墳堆和雜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寂寞的游戲》書封
。《密封罐子》寫相敬如賓的一對生活在深山里的夫妻
,有一天妻子提議各自寫下最想對對方說的話放在密封罐子里,二十年揭曉從童年時就被不斷地咀嚼的孤獨感彌散在袁哲生的整個寫作中,他念念不忘地想躲藏
袁哲生在故事里無數(shù)的起念最終成了現(xiàn)實
最近
袁哲生
黃錦樹:實證的死亡不只見證了生命的脆弱 袁哲生登上臺灣文壇的時間是20世紀九十年代初,黃錦樹介紹當時臺灣文壇的背景時說:“八十年代后期 袁哲生就是“內向時代”中的重要一員 澎湃新聞:從《送行》的發(fā)表(1994年)到自殺(2004年) 黃錦樹:那時我是在袁哲生逝世當年應邀寫的一篇短論《沒有窗戶的房間》中談到的,迄今也十六年了。那之后 但是就一個寫作生命只有短短十年、只活到三十八歲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澎湃新聞:你將黃啟泰、邱妙津 黃錦樹:都是我的同代人啊,黃國俊 “內向世代”是彼時的幾條文學路向之一 澎湃新聞:你談到“內向世代”群體呈現(xiàn)出的極其內向 黃錦樹:在《內在的風景:從現(xiàn)代主義到內向世代》我把它解釋為文學事件 澎湃新聞:他們離開以后,其他的作家是如何接續(xù)他們的文學理念 黃錦樹:他們各自的文學理念不盡相同 我的同代人中,駱以軍和賴香吟都像是幸存者 澎湃新聞:你覺得袁哲生的寫作最顯要的特點以及對臺灣文學或者是對文學本身的貢獻是什么?袁哲生的寫作好像并不“求解” 黃錦樹:一如多年前小文所論,我覺得他寫得最好的是抒情小說 袁哲生最有趣的是 朱岳 朱岳:幽深冷暗與“鏡像主題” 電影《陽光普照》中 “下一個畫面來到一個大水缸前面 被重新講述的司馬光的故事 。 “陽光普照”與“寂寞的游戲”同樣指向了人的無處藏身 朱岳遇到袁哲生小說的那一年也三十九歲,袁哲生也正死在這個年齡上 澎湃新聞:你怎樣解讀袁哲生《寂寞的游戲》以及他講述的那個關于司馬光的故事?你覺得袁哲生最優(yōu)于其他的作家的 朱岳:我覺得“優(yōu)于”是相對的 他很多小說所采用的形式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簡單說就是“鏡像” 澎湃新聞:袁哲生二十多年前的寫作雖然被認定是抒情小說 朱岳:前面的問題已經談了一些關于這個故事的想法 澎湃新聞:像之前胡波過世前后出版的《大裂》《大象席地而坐》總是和作家自己的命運有雙重的鏡像 朱岳:每個人都有局限,不能說一個人渾身插滿管子死在醫(yī)院病床上 澎湃新聞:你認為袁哲生的作品放在整個的文學脈絡中大概是承續(xù)了哪些作家的路數(shù)和風格 朱岳:我知道他在語言上學習了沈從文和汪曾祺 澎湃新聞:你最推薦的幾篇袁哲生的作品是? 朱岳:《寂寞的游戲》中的全部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1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電影首次進入我國民間放映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