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前有唐詩,后有宋詞,許許多多精彩出色的作品,為國學經(jīng)典添上了一抹艷麗的色彩。有這樣一句詞,人人耳熟能詳,并且常用來形容男女之間,感人心肺的愛情,這句詞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對于那些愛到骨子里,愛到永不離棄,愛到生死相隨的人來說,這該是一種多么令人心動的誓言,然而很多人會運用這句話,卻并不知道這句詞的本意。詞曲內(nèi)容原本講述的并非男女之情,而是動物之間的情感。不知道內(nèi)容本意的朋友,估計會誤認為,作者是一個多么癡情的人。然而能寫出這樣的詞句,應(yīng)該也會是一個浪漫的人。
話說作者“元好問”游歷山水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獵人,剛好碰見他在收捕獵網(wǎng),網(wǎng)中是一對大雁,獵人正在收的時候,一只大雁突然掙脫了獵網(wǎng),但卻沒有飛走,而是一直在上空盤旋鳴叫。獵人擔心另一只大雁也會掙脫,加快了收縮的速度,然后把網(wǎng)中的大雁,順手給宰殺了。
此時一直在盤旋的大雁,見到自己的伴侶被殺,沉痛的悲鳴一聲,直直的撞在了崖壁上的巖石,自盡殉情了。元好問看到此種情景,感觸良多,于是就花錢買下了這對大雁,在汾水之上,為它們建了一處“雁冢”,并寫下了“直教生死相許”的千古名句,以此祭奠它們忠貞的愛情。
所以說這句詞曲的本意,并非指男女之情,而是講述了一對癡情的雁兒,一個死去,另一個絕不獨活,動物都有生死相隨的勇氣,那我們?nèi)祟惸??有些時候,或許還不如動物那樣純粹。而生不能同榻,死卻要同穴的“梁祝”,或許只存在故事中,存在人們的幻想中。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大雁深情相許,生死追隨的愛情,讓作者震撼、同情、感動,短短的一句話,鏗鏘有力,直指蒼穹,化作了聲聲詰問,問蒼天、問世人、也問自己。
小編覺得,任何生靈都能懂得什么是愛,什么是情,任何有靈智的物種,都有愛的能力和感知。同時小編還認為,元好問的“生死相許”雖然是有感而發(fā),但是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些“言重”。
動物能生死追隨,是因為沒有太多的責任,它們生而一副軀殼,不用接受人世間的紛擾,但是人類卻不同,生而為人,總有一些擔子要扛,生死相隨,說出來輕松,一旦有了牽掛和羈絆,還能瀟灑的離去嗎?當然這只是小編個人的觀點,世上癡情之人還是有的。
在人們的印象中,大雁一生只有一個伴侶,因此這種鳥兒,一直都是忠貞愛情的代表,生,或許不是同窩,但是死,一定會雙雙對對,所以才有了元好問的“生死相許”,有了“魚箋雁書”寄相思的美談。
綜上內(nèi)容可知,名句“直教生死相許”,原句所述不是說男女之情,而是指大雁忠貞不二、生死與共、感天動地的愛情,估計很多朋友都想錯了。對此各位讀者有什么看法呢?歡迎來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