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人李廌
作者 閻廣勤
在浩翰的中國文學史中,眾多詩人的姓名燦若星辰。這其中有一個是華州人,他就是李廌(音zhì志)。李廌(1059—1109),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華州鄭縣(今華州區(qū))人。
李 廌
李廌生活在北宋中后期,這時期的經(jīng)濟文化比較繁榮。但他家境貧寒,6歲就成了孤兒,他勤奮力學,稍長,就以學問稱譽鄉(xiāng)里。元豐年間(1078-1085),李廌到黃州(今湖北黃崗)拜謁著名文學家蘇軾。蘇軾對他的文章極為贊賞,認為筆墨翻瀾,有飛沙走石之勢,拍著他的背說:“你的才能,可敵萬人?!彼芙逃谔K軾,并與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陳師道一起,被人們稱為“蘇門六君子”。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蘇軾以翰林學士的身份知貢舉。李廌也于本年參加考試。因為李廌以文章受知于蘇軾,人們認為他定能考中進士。然而放榜后,李氏非但未能高中,而且根本榜上無名。對于這一頗出人意料的結(jié)果,當時士人每有感慨乃至驚詫之言,宰相呂大防甚至嘆息說:“有司試藝,乃失此奇才耶!”
蘇軾深感愧對李廌,特意寫詩送其還鄉(xiāng),詩題為《余與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領(lǐng)貢舉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詩送之》:
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
平生漫說古戰(zhàn)場,過眼終迷日五色。
我慚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責。
青袍白苧五千人,知子無怨亦無德。
買羊酤酒謝玉川,為我醉倒春風前。
歸家但草凌云賦,我相夫子非癯仙。
此詩前四句自責雖與李廌交往日久,理應(yīng)認識他的文風,卻錯過了他在考場中寫作的優(yōu)秀文章;中間四句表現(xiàn)李廌“行止皆天”的通達灑脫;后四句正面描寫?zhàn)T別場面,希望李廌回家后潛心向?qū)W,并預(yù)言其不會終生埋沒山澤之間。
李廌所著《師友談記》
元祐六年(1091) 李廌再次應(yīng)試,再次下第。他從此絕意仕進,致力于撰文著書。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蘇軾去世,他感其知遇之恩,悲愴痛哭,作祭文曰:“道大不容,才高為累。皇天后土,鑒一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萬古英靈之氣?!痹~語奇壯,讀者無不竦然。他晚年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生活清苦,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去世,享年51歲。
李廌才氣橫溢,落筆如飛,詩文并著。他為文縱橫馳騁,與蘇軾的風格接近;條暢曲折,頗具邏輯性;喜論古今治亂,曾上《忠諫論》、《忠厚論》、《兵鑒》于朝。在文學批評中,他提出文章須具備體、志、氣、韻的“四要”說;在《師友談記》中記載蘇軾、范祖禹、黃庭堅、秦觀等人關(guān)于治學為文的言論,是宋代文學理論批評中有價值的材料。又有《德隅齋畫品》22題,對唐、五代及宋的名畫評定品位,考證作者和闡發(fā)畫理,也多精辟的見解。他的詩歌多以山水、行旅、酬唱、題畫為內(nèi)容,詩風雄健奇麗。如他寫的《少華山》一詩:
少華連延翠煙永,細路緣云上高頂。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荊郢。
昔年蛟龍忽變化,怒蹙山巔壓州境。
山靈吐怪助豪強,地軸狂推如轉(zhuǎn)梗。
盤龍七社萬戶余,卵覆巢傾伸臂猛。
近來又說神羊嶺,六里橫開罅如井。
居民惴惴已憂疑,惟恐蛟龍怒還逞。
勿令岸谷復(fù)顛移,鼓鑄神功煩禹鼎。
李廌的詞作也頗為出色。如《虞美人》一詞:
玉闌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
青林枕上關(guān)山路,臥想乘鸞處。
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此詞懷人念遠,意境深長,淡泊清疏,回味不盡,為詞作佳品。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華州史話》
原文作者:閻廣勤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卡爾·劉易斯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