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2日 ,小說家納巴科夫去世。
納巴科夫還是一位胡蝶專家
1977年7月2日小說家納巴科夫去世。
與去世的人爭議是不對的,但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巴科夫的去世卻引發(fā)人們的憤恨。為何他不用俄文寫作?他為何一定要用約瑟夫-康拉德1個多世紀前所抨擊過的用外語進行寫作的方式呢?他為何一定要用辛辣的文字進行寫作呢?為何?
納巴科夫1899年4月23日生于1個俄國貴族家庭,他學過英語和法語,并對足球、胡蝶、象棋和詩歌等有著極大的興趣,后來又到劍橋大學學習浪漫文學和斯拉夫語言。
在20年代和30年代里他居住于西柏林,以V-西林為筆名進行劇本和小說的創(chuàng)作,《黑暗中的笑聲》(1938)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1940年他移居美國,同時在幾所大學里任教。《洛莉塔》(1958)描述了1個美貌女子和1個教授的關系,揭穿了他既博學又好色的兩面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5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銀元真假辨別指南:看邊齒、字口、邊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