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23章中有一小段話: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這里是說,大風刮不了一個早晨,大雨也下不了一整天。這些是誰造成的呢?是天地。既然天地都不能讓疾風暴雨長久,何況是人呢?
從前有個年輕人,他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惱,要么就是與人爭得面紅耳赤,要么就是一個人關(guān)在房里生悶氣。
于是,他去到廟里向道長請教說:“我怎么這么愛生氣,您能不能開示一下!”
道長說:“你去買一包鹽吧!”
年輕人買完鹽之后就回來了,道長就說:“你放一勺鹽到杯中,然后喝一口?!?/p>
年輕人于是照著做了。道長又說:“你再放一勺鹽到旁邊的水塘里,然后也喝一口?!?/p>
接著,道長讓他對比一下。年輕人說:“杯中的水很咸,而水塘里的水就沒有味道了?!?/p>
道長說:“人生的煩惱就像這勺鹽,我們的感受,取決于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中?!?/p>
年輕人點點頭,似乎明白了很多。
實際上,《道德經(jīng)》這幾句話所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格局問題。
原來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煩惱與痛苦,大部分時候都是由于自己的格局不夠造成的。
生活本來沒有那么沉重,我們很多時候是在作繭自縛,將自己困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中。
格局小的人,感覺人人都在與自己作對,感覺處處都是坎坷;而格局大的人,則會無視那些瑣碎的煩心事,他們與人為善,不斤斤計較,處世穩(wěn)重踏實。
看了太多雞湯式的勵志文章或語錄,但其中沒有一句比老子的話更有穿透力。
一般的勵志文章,一般都是通過某人的成功反推過程:比如某某人成功了,就是他努力的結(jié)果;你沒成功,就是因為你沒有努力。至于該怎么努力,你仍然是一頭霧水,而且對比一下他人的成功,你的自信心還會大受打擊。
而老子則不同。老子用兩個最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飄風”和“驟雨”,來比喻人生的困境。你看吧,再大的風雨也不會持續(xù)一整天,老天爺都不能長久,何況是人呢?
老子站在天地的視角,以一顆悲憫之心來勸慰蕓蕓眾生,這是一種何等的格局!
仔細品讀老子的話,實際上隱藏著兩層意思:
一是不要害怕挫折與困難,因為再大的風雨,也終將會過去;
二是如果盡力而為了,你也無需自責,更無需責備他人,因為即使是老天爺也不是超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法國啟蒙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盧梭逝世
下一篇: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重新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