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農(nóng)村常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究竟啥意思

      人生百味 2024-01-01 13:06:04

      古人稱: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
      ,七十古來稀,八十杖朝
      。這是古人對年齡的稱謂
      ,他們將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稱為高齡。這是因為從古代開始
      ,各個朝代的平均壽命都很短
      ,據(jù)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記載,夏朝時平均年齡18歲
      ,漢朝22歲
      ,唐代27歲,宋代30歲
      ,清代33歲
      ,民國時約為35歲。

      古人非常喜歡做壽

      ,并且賦予了“壽”字吉祥的內(nèi)涵
      ,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五福”中“壽”也是排在首位
      。古人將長方形的壽稱為“長壽”
      ,而將圓形的壽稱為“圓壽”,也就是無疾而終的意思
      ,皆是古人對于長壽的一種美好愿望

      七十三,八十四

      ,閻王不請自己去

      然而有這么一個關于年齡的俗語與古人想表達長壽之意正好相反

      ,這個俗語是“七十三,八十四
      ,閻王不請自己去”
      。既然古人都希望長壽,有的皇帝甚至煉制丹藥目的就是希望活的長久
      ,那為什么會有這么消極的俗語呢

      其實這并非消極,古人之所以壽命不長主要是因為戰(zhàn)爭不斷,人們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又因為古代的醫(yī)療水平非常有限
      ,人們也沒有什么醫(yī)學常識,簡單的發(fā)燒感冒也可能致命
      。再加上一些古代的不治之癥
      ,天花、瘟疫還有肺結核等疾病
      ,死去的人有很多

      再有當時的土地耕種率十分低,基本都是靠天吃飯

      ,這就導致了很多地區(qū)出現(xiàn)少收和絕收的現(xiàn)象
      ,經(jīng)常出現(xiàn)餓死人的情況。只有盛唐時期的平均年齡達到過60歲以上

      蘇軾在38歲寫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就自稱“老夫”

      。六十歲以上在古人看來就是高齡了。而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被認為是人的“命坎”
      ,能跨這個坎的人,將會順利活到百歲
      ,闖不過去的就要離世了
      。至于為什么會說在這兩個歲數(shù)的人閻王不請也會自己離世,民間有兩種說法

      孔孟說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

      ,思想家,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大咖
      ,與孔子并稱“孔孟”。后世尊稱孔子為至圣
      ,孟子為亞圣
      ,足以見人們對孔孟二人的尊崇。

      孔子在七十三歲的時候去世

      ,孟子則是八十四歲去世
      。中國文化認為圣人都是長壽的,莊子活了83歲
      ,孟子活了84歲
      ,墨子活了92歲。后人認為孔孟二人的壽命具有代表性
      ,并將他們的壽命視為長壽的象征
      。憑借人們對孔孟之道的信仰,這似乎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認為這兩個年齡點是一個“命坎”
      。連圣人都跨不過去
      ,普通人就更不容易了。

      生命周期說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
      ,一個周期為7-8年。這種說法源于《黃帝內(nèi)經(jīng)》的“女七男八”
      ,女性的生命周期是“7”
      ,每7年體現(xiàn)一次生長變化;男性的是“8”
      ,每8年有一次大變化

      所以人們認為每逢到了倍數(shù)年齡時,生命就會很脆弱

      ,尤其是在生命周期的起始期和末尾期也就是所謂的低潮期
      。按這種方式推算,女性在84歲
      ,男性在72歲會比較脆弱
      。而女性趕在了生命周期的末尾期,也就是84歲
      ;男性則是起始期
      ,也就是72歲的下一個周期始的73歲。

      結語

      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

      ,以上的兩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jù)
      ,因為生老病死屬于自然規(guī)律,哪有什么年齡限制
      。況且孔子的具體生日到現(xiàn)在仍然存在爭議
      ,《公羊傳》和《史記》記載的孔子出生年份都相差一年。

      古人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響

      ,對于壽命的長短通過這樣一句俗語進行解釋
      ,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調(diào)侃,說明古人的心態(tài)非常樂觀
      ,能活到七八十歲對于古代人來說就是喜壽了
      ,所以他們并不認為這兩個年齡是個坎。

      放到今天則是希望人們能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

      ,其實古人的這句俗語更多的是讓人們保持良好心態(tài)
      ,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這樣想來古人也是用心良苦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6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進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