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金匱之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提起大宋朝,大家可能會首先想到大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927年-976年),公元960年經(jīng)過陳橋兵變奪得后周皇權(quán),黃袍披身成為皇帝。
趙匡胤,看著挺有氣魄啊
老趙奪得皇位可謂一帆風順,但是奪得皇帝容易,老趙的嫡系子孫卻沒有繼承皇位,而是讓位與弟弟,即宋太宗趙光義,這是為什么呢?
關(guān)于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繼承皇位,后世比較可信的記載于傳言便是“金匱之盟”,金匱之盟,又是怎么回事呢?
宋太宗繼位后,太平興國六年(宋太宗繼位后第一個年號),宰相趙普進獻一金匱,里面藏有一書約,書約記載正是太祖?zhèn)魑挥谔诘淖畛趵碚摶A(chǔ)。
趙匡胤在位時,皇太后杜太后病重,召見太祖和宰相趙普覲見,太后問太祖:你知道你是怎么奪得皇位的嗎?太祖沉默一時然后回答是太后及祖先之德,但是太后卻說,是因為后周君主年級太小才失去天下,如果后周皇帝年級不小,你一定取不了皇位。太后隨即又說,你百年之后應(yīng)該傳位于弟弟趙光義,以免后世之君年紀太小而失去天下。太祖聞言,不得不答應(yīng)。宰相趙普手寫了盟約,并署上姓名藏到了金匱之中,交給宮人好生保管。這就是金匱之盟的“獨傳約”的由來,獨傳約,也就是只傳位于趙光義,至于趙光義百年后的安排卻沒有提及。
匡胤和光義的媽媽杜太后
金匱之盟獨傳約是真是假?當然誰也不會知曉,但是需要從理論分析。
第一,趙普在宋太宗繼位六年后才搬出金匱之盟,來證明趙光義的繼位合法性。問題是為什么在宋太宗繼位六年的時候才搬出來呢?剛繼位時就搬出來不是更合適更順理成章嗎?也能夠及時合適的堵住世人的嘴。這是很可疑的地方。讓人不會信服。
第二,金匱之盟是在宋太祖剛當上皇帝沒多久,公元961年(建隆二年)達成的協(xié)議,但是當時太祖正當壯年,杜太后卻著急讓老趙約定傳位于弟弟,是太后太偏愛趙光義呢?還是真是為國家社稷著想?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父母偏愛幼子是有可能性的,而且傳位給趙光義,更能確保國家正常交班運行。
第三,趙匡胤這么老實,竟然答應(yīng)了這個協(xié)議,并且之后很多年都沒有背棄這個協(xié)議,哪怕自己的皇子年齡資質(zhì)都達到的情況下也沒有改變,他真有這么老實嗎?其實作為一個開國之君,按照中華五千年歷史,傳位給弟弟的大概也只有金朝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了,但是那是漁獵女真族的傳統(tǒng),老趙是正兒八經(jīng)的漢家習俗,為什么能夠接受傳位于弟弟而不傳給自己親兒子的情況呢。我覺得倒是有一種情況,就是趙光義在朝中勢力很大,老趙也無法扳倒他。只能妥協(xié)接受這個協(xié)議。
趙普,這個事兒讓你蹭了知名度
金匱之盟,除了獨傳約外,還有三傳約的版本。即是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光義傳位給光美(趙匡胤趙光義弟弟),光美傳位給德昭(趙匡胤兒子)。
三傳約的可能性是比獨傳約大的,這樣各方才能更加接受。
一,趙匡胤能接受,這樣既滿足了太后的要求,最終皇位還會轉(zhuǎn)回自己的嫡系子孫這邊。
二,趙光義能當皇帝就不錯了,沒權(quán)利要求后面的安排。
三,杜太后也能接受,自己的兩個兒子都能做皇帝,至于孫輩,她就無暇去管了。
所以三傳約是他們都能接受,也是后人認為比較可行的一種方案。
但是,傳位給趙光義后,后面事情的發(fā)展卻與三傳約大相徑庭,弟弟光美受到打壓吐血而死,侄子德昭畏罪氣憤自殺而亡,德芳因病而亡。自然,三傳約失效,皇位就傳給趙光義后人了。
歷史就這么眷顧趙光義嗎?至于中間是否有邪惡的陰謀,世人一概不知,無論怎樣,百年后南宋開國皇帝趙構(gòu),卻選擇傳位給太祖后裔,總之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脈,太祖九泉之下也算是欣慰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鐵血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