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最飽受爭議的人物莫過于林黛玉和薛寶釵了,林黛玉嬌柔嫵媚,薛寶釵端莊大方,各自有各自的美,但若談到人情世故,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對薛寶釵豎起大拇指。
為什么人們會認為薛寶釵精通人情世故呢?無非有以下幾點,第一,口口相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形象已經(jīng)被歪曲,一提起林黛玉,人們會聯(lián)想到矯揉造作,而一提到薛寶釵,人們則會聯(lián)想到沉穩(wěn)世故。久而久之,經(jīng)由人們口口相傳,即使沒讀過紅樓夢的人,也會認為薛寶釵比林黛玉更精通人情世故。
第二,現(xiàn)象迷惑。薛寶釵每次出場,無論是說話的語氣還是內(nèi)容,總給人一種成熟沉穩(wěn)的感覺,而林黛玉被人們所銘記的,只有她那尖酸刻薄的語言。
事實上,若論薛林二人誰更精通人情世故?林黛玉當(dāng)仁不讓。
首先,初入賈府,大方得體。黛玉初進賈府,還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雖說黛玉也出身書香世家,卻從未見過貴族的大場面,所以她不得不事事留意,處處小心,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以黛玉的身份和賈母對她的寵愛,她完全可以不用太在意這些禮節(jié),可她依然循規(guī)蹈矩。不是黛玉膽小怯弱,而是她想給賈府眾人留一個好印象,畢竟自己寄人籬下,如果任由性子胡來,必定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黛玉去拜見大舅母時,舅母留她吃飯,黛玉不想應(yīng)付這樣的飯局,她并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委婉的說道“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yīng)辭,只是還要去拜見二舅舅,恐領(lǐng)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lǐng),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大概是說,我知道舅母是因為愛惜我才賜飯給我,我也非常想和舅母一起用餐,只不過還要去拜見二舅舅,如果吃完飯過去對他不尊敬,改天再來陪舅母吃飯,希望舅母可以原諒。邢夫人在賈府原本不大受重視,黛玉這番話卻讓邢夫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自然心花怒放。
第二,融入賈府,贏得美譽。我們承認,寶釵初入賈府,的確贏得了很多贊譽和好評,幾乎人人都說寶釵是個好孩子,比如探春等姊妹說寶釵是極好的;史湘云一來了就吵著要和寶釵一起住,事事為寶釵說好話;王夫人更是將寶釵視作自己未來的兒媳婦;賈母也說自家的幾個女兒都比不上寶釵;就連心思陰險的趙姨娘也逢人就夸寶釵。
黛玉初入賈府,雖然沒有寶釵那樣驚天動地,也沒有寶釵那樣受歡迎,可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地,大家都對寶釵失去了信心,反而對黛玉敬重有加。比如王熙鳳、李紈、探春、史湘云、薛寶琴、香菱、紫鵑等人都和黛玉保持著親密的關(guān)系,俗話說日久見人心,這一切都源黛玉平日的為人。
其中,史湘云對寶釵和黛玉的態(tài)度變化最為明顯,她一開始與寶釵交好,把寶釵當(dāng)成自己的親姐姐,可最后賈家敗落時,寶釵撇下湘云就走了,除了向李紈辭行外,沒有告知任何人,可見她是外熱內(nèi)冷、薄情寡義之人。后來有一次,史湘云與黛玉在凹晶館聯(lián)詩,湘云說“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lián)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睆囊婚_始的姐妹情深到最后的可恨之詞,可見寶釵并非真心對待湘云,當(dāng)危難真正來臨之時,只會顧及自己的利益。
黛玉處理人際關(guān)系,是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對方著想,她對人的友善都是真誠的,而寶釵處理人際關(guān)系,大多都只是做表面功夫,她可以分分鐘和人打成一片,也可以分分鐘翻臉不認人。事實上,從二人對各自丫環(huán)的態(tài)度中也能看出,黛玉把紫鵑當(dāng)成好姐妹、知己,而寶釵只把鶯兒當(dāng)成奴仆,沒有絲毫情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9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鞍山鋼鐵公司正式開工
下一篇: 中央鼓舞科技人員合理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