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成吉思汗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成吉思汗的成就是偉大的,他開創(chuàng)的蒙古帝國,版圖史無前例的廣袤,幾乎囊括了世界的四分之一,當然,他之所以能夠建立如此功業(yè)除了他個人非凡的才華外,其實,還有那些追隨他的手下。
比如蒙古四杰,蒙古語叫“掇里班?曲律”,意思就是成吉思汗手下最杰出的軍方高級將領。他們個個戰(zhàn)功赫赫,功勛卓著,為蒙古帝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這四個人就是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和赤老溫。
第一位是木華黎。
木華黎和成吉思汗有著很像的出生,成吉思汗出生的時候,自帶戰(zhàn)神圖標,而木華黎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預示著不凡,他出生的時候,營帳白起升騰,冒起來,當時蒙古薩滿巫師看到后,大吃一驚,然后說:“此孩子長大后一定非同凡響?!?/p>
長大后的木華黎“身長七尺,虎首虬須,黑面”,沉毅多謀,猿臂善射,這絕對是一員猛將。木華黎跟隨族人一起追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zhàn)。
木華黎跟隨成吉思汗參加了統(tǒng)一蒙古諸部的戰(zhàn)爭,對金的戰(zhàn)爭。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對蒙古諸部同意后,木華黎為左萬戶長,給他們配備相應的侍衛(wèi)及儀仗,賜與他們諸侯王的待遇。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十二年,他冊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下賜誓券和黃金印信給他,并允諾這個“丹書鐵券”可以讓他“子孫傳國,世世不絕”。就這樣木華黎成了蒙古第一個受封為王的功臣。同時,成吉思汗還將弘吉剌、亦乞烈思、兀魯兀、忙兀等十支軍隊,以及吾也、契丹、漢軍等軍隊,都劃歸木華黎麾下,并將九尾白牦纛授予木華黎,還發(fā)上諭說:“太行之北,由朕來管理;太行以南,由你來治理?!?/p>
可見木華黎的權力,此時就連窩闊臺的地位都沒有木華黎的高。
木華黎的功績在于對政治上的經(jīng)營管理,禁止燒殺、搶掠,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收服漢族地主武裝。稱霸各方的豪強的歸順,既壯大了蒙古國的實力,更保障了成吉思汗的物資供給,對蒙古游牧民族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第二位是博爾術。
與木華黎不相上下的是博爾術,如果木華黎是兼具政治家的風采,那么,博爾術完全是成吉思汗忠誠的護衛(wèi)者,博爾術更像是超級保鏢和猛將。
博爾術和成吉思汗從小就是安達,兄弟。據(jù)說在他13歲那年,他幫助鐵木真把那些被人盜取的牧馬給奪回來。他們二人首先分兵夾擊,使那些盜賊被迫把牧馬拋棄掉。接著,他們在大赤兀里大戰(zhàn),鐵木真下了一個死命令,要求軍隊不能退后一步,只能奮勇前進,博爾術把馬繩綁在自己的腰上,并且真的原地不動,與盜賊戰(zhàn)斗到最后一步。
這就是博爾術,13歲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成人的膽量。對于成吉思汗,博爾術誓死效忠。每到夜里都是博爾術負責警戒。博爾術對他的忠心可謂是露膽披誠,只要是鐵木真有難,他都會第一個前往。
有一次,成吉思汗與塔塔爾部對戰(zhàn),成吉思汗當時在戰(zhàn)爭中失利。本來就是逃亡,結果逃亡中,又好遇到天降大雪,而牙帳丟失,就在此時,是博爾術和木華黎二人站起來,為成吉思汗撐起了營帳,這樣才使得成吉思汗有了一個躲避風雪的地方。
公元1206年,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成吉思汗一統(tǒng)蒙古諸部,登上大汗之位。大汗從容地對博爾術和木華黎說:“現(xiàn)在國內(nèi)平定,不是我一個人功勞,是你們的功勞。你們對我來說,就像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一般不可或缺?!?/p>
于是冊封博爾術為右翼萬戶長兼千戶長,統(tǒng)轄汗庭以西至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qū),深受器重,群臣無出。并命汗子察合臺從之受教誨,還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二十一年,隨從征西夏,不久病逝。博爾術去世后被追封為廣平王。
第三位是博爾忽。
博爾忽以智勇著稱,他原本是主兒乞部的,后來部落敗亡后,他被成吉思汗的母親月倫收作養(yǎng)子,之后追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zhàn)。
成吉思汗建國后,博爾忽被封為千戶長,并配合博爾術同掌右翼軍隊。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十二年,博爾忽在征討禿馬惕部時,中伏兵死于軍中。后追封淇陽王。
第四位是赤老溫。
赤老溫也是以勇猛著稱,他原本屬于泰赤烏部。成吉思汗早年遭泰赤烏部塔兒忽臺執(zhí)禁,得其營救幸免于難,后歸附鐵木真,隨從參加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戰(zhàn)爭。
成吉思汗建國后,與父同掌一千戶,代父領軍,統(tǒng)領薛涼格河地區(qū)。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與其他三位區(qū)別的是,赤老溫的妹妹是成吉思汗的側妃,而且赤老溫功勛卓著后,再也不上前線,而是留在朝中做官,因此得以長期參與朝政,掌握了大量的朝廷機密,參與了很多朝政大事,并且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赤老溫的家族成了蒙古四大名門望族之一,權勢登峰造極。
以上就是成吉思汗手下最杰出的四位軍方高級將領,他們個個勇猛過人,對成吉思汗的忠誠更是沒話說的。
陳巴爾虎旗隸屬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位于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西北部,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地理坐標為北緯48°48′—50°12′,東經(jīng)118°22′—121°02′,東部和東北部分別與牙克石市、額爾古納市接壤,東南與海拉爾區(qū)毗鄰,南邊接著鄂溫克族自治旗,西與新巴爾虎左旗交接,西北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中俄邊境線總長193.9公里(系水界)。該旗土地面積1.86萬平方公里。
金帳汗部落,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以具有蒙古民族特色古樸、典雅獨特風格的磚木結構蒙古包為主,由蒙古王爺府、鄂倫春撮羅子和達斡爾部落等組成,還有民族文化多功能涼廳和的多功能觀賞博克擂臺、民族歌舞、篝火晚會場,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 ,尊號“成吉思汗”(傳統(tǒng)蒙古文: ?;拉丁蒙古文:?inggis Qaγan;西里爾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英語:Genghis Khan),蒙古族乞顏部人,生于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區(qū)(今蒙古國肯特?。?。大蒙古國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成吉思汗的五大鐵馬金帳 :分別是成吉思汗金帳、將軍大帳、哈屯(夫人)金帳、黃金家族金帳以及薩滿金帳。
1、成吉思汗中軍大帳,成吉思汗率軍出征,常設中軍大帳,載于巨車,便于議事,決斷千里。
2、成吉思汗的將軍大帳,
成吉思汗手下將領有,四將:速不臺是野戰(zhàn)之王,者別是神箭手,忽必來是爭戰(zhàn)先鋒,者勒蔑是成吉思汗的結拜兄弟,奴仆。
成吉思汗的“四杰”是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勒溫。
成吉思汗的將軍們都是勇猛的“那可兒”,一生征戰(zhàn),但無一背叛,都是忠心耿耿。
3、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的哈敦(夫人)金帳。對成吉思汗有重大影響的哈敦(夫人)是:勃爾帖、忽蘭、也遂、也速干四位夫人。成吉思汗每次重大戰(zhàn)役,都有一位或數(shù)位哈敦陪行,照顧飲食起居,關鍵時刻也傾聽她們的意見,并起到聯(lián)絡諸侯、關愛部下、溝通感情的作用。
4、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大帳
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大兒子術赤,二兒子察合臺,三兒子窩闊臺,四兒子拖雷。每次出戰(zhàn),他會帶上自己的兒孫參加戰(zhàn)斗,在戰(zhàn)爭中受到教育,并時刻教導家族中人。
5、成吉思汗的薩滿大帳。薩滿是蒙古人的巫師,每次出征,成吉思汗都要大薩滿,祈求上天保佑,占卜吉兇。
成吉思汗行軍決勝的五大金帳正是他一生取得重大勝利的法寶。自己、同伴、夫人、子孫教育、信仰,五者無一不可。
/l6401eII
1、成吉思汗四狗:窩闊臺、哲別、者勒蔑、速不臺。
2、成吉思汗四杰: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
3、木華黎為蒙古軍攻金統(tǒng)帥。札刺亦兒部人。早年輔佐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諸部。譽稱“四杰”之一,被命為左手萬戶長。蒙金戰(zhàn)爭初期,在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萬全西南)大戰(zhàn)中,率敢死士沖鋒陷陣,以寡敵眾,配合主力殲滅金軍精銳。
4、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赤老溫又稱齊拉袞。蒙古國大將。遜都思氏。鎖兒罕失刺之子。以雄勇善戰(zhàn)著稱。原附屬于泰赤烏部。鐵木真早年遭泰赤烏部塔兒忽臺執(zhí)禁,得其營救幸免于難。
5、以作戰(zhàn)勇敢,鐵木真賜號“把阿禿兒”。宋開禧二年蒙古國建立時,與父同掌一千戶,代父領軍,統(tǒng)領薛涼格河(色楞格河)地區(qū)。與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并稱“掇里班·曲律”(蒙古語,意為四杰),世任“怯薛”(護衛(wèi)軍)之長,為十大功臣之一。
6、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博爾忽又作孛羅忽勒、博羅渾、缽魯歡、孛羅渾、博魯溫等。蒙古國大將。許兀慎氏。成吉思汗母柯額侖養(yǎng)子。以智勇著稱。原附屬主兒乞部,南宋慶元三年主兒乞敗亡后,被月倫收作養(yǎng)子,充當“那可兒”。
7、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博爾術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蒙古阿兒剌氏。參加統(tǒng)一蒙古諸部戰(zhàn)爭,志意沉雄,善戰(zhàn)知兵,多立戰(zhàn)功。
哲別(Jebe,生卒年不詳),又作者別、只別,原名只兒豁阿歹,蒙古別速惕部人。別速惕部曾與泰赤烏等部在一起對抗鐵木真,哲別當時是泰赤烏部一個首領禿答的部屬。
1201年鐵木真與札木合所率十一部聯(lián)軍會戰(zhàn)于闊亦田地方,哲別射傷了鐵木真的白嘴黃馬。在這次戰(zhàn)役中,鐵木真拼死獲勝,泰赤烏部勢衰,哲別終于投奔鐵木真。
其實有沒有名將不是問題,關鍵在于統(tǒng)帥部隊的主將和手下的士兵,所使用的戰(zhàn)術,如果說名將是那種一個人擋住千軍萬馬的人 那就不用打仗了 直接找名將 - - ,關于成吉思汗的將領 也有幾個很給力的 ! 比如者勒蔑 哲別〔成吉思汗敕的名字〕 木華黎 速不臺 納牙阿 這些都是成吉思汗的猛將~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手下名將“四杰”“四勇”都是誰呢?為什么他們能夠獲得這些稱號?在他們一生中為成吉思汗作出那些貢獻,讓我為大家一樣解讀。
“四杰”分別是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術。
木華黎
木華黎早期是鐵木真堂兄手下的奴隸,在被下令處死的時候,主動說服鐵木真加入到對蔑兒乞人戰(zhàn)爭中沖鋒陷陣勇猛如虎,后得到鐵木真的賞識留下一命,在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戰(zhàn)爭中充分表現(xiàn)出其沉著穩(wěn)重、足智多謀、翹勇善戰(zhàn),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
蒙古帝國建立后,木華黎被封為萬戶長,統(tǒng)汗庭以東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的廣大地區(qū),子孫世襲罔替,與博爾術并列諸將之首。公元1211年,木華黎隨鐵木真出征金朝,先后攻克金朝西京(今山西大同)、昌州(今河北九連城)、桓州(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西北)、撫州(今河北張北縣)等,隨后與金軍40萬大軍決戰(zhàn)野狐嶺大獲全勝。這一戰(zhàn)可謂打得金朝傷筋動骨元氣大傷。
1217年木華黎給加封征金大元帥,太師國王(職務比萬戶長高)擁有全勸功金的指揮權,經(jīng)過6年的征戰(zhàn)先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地區(qū),公元1224年,木華黎在班師途中不幸病逝,享年54歲,木華黎一生的遺憾就是沒有拿下汴京城。
木華黎一生征戰(zhàn)40年,與鐵木真雖是主卜關系,但亦如兄弟。
赤老溫
赤老溫,父親為鎖兒罕失剌,兄弟沉白,妹妹為 合答安皇后 。在少年時期鐵木真被泰赤烏部的塔里忽臺所俘虜,鎖兒罕失剌一家人極力營救鐵木真,后追隨鐵木真,從而得到鐵木真的信任。后參加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戰(zhàn)爭,曾與博爾術聯(lián)合克烈部擊敗乃蠻部。蒙古帝國建立后,赤老溫封千戶,歷任怯薛長(護衛(wèi)軍)。后赤老溫沒有參加西征、征金、征西夏等戰(zhàn)爭,而是入朝為官當起了內(nèi)勤,是唯一一個沒有馬甲裹尸的將領。
博爾忽
鐵木真父親也速該死后乞顏部各部離開,博爾忽就是年幼時遺落于泰赤烏部營地,后給成吉思汗母親訶額倫收為養(yǎng)子,充當那可兒(伴當),跟隨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部。蒙古帝國建立后受封千戶長,并配合博爾術同掌右翼軍。
1217年,因大將 豁爾赤前往禿馬惕部要求部落首領交出三十個美女。還把注意打到了部落首領塔爾渾的夫人首上,于是禿馬惕部反叛了。成吉思汗派博爾忽前去鎮(zhèn)壓叛亂,然而博爾忽遭到禿馬惕部的埋伏,當場陣亡。博爾忽的死無疑對成吉思汗帶來巨大的打擊,后排大軍一舉擊敗禿馬惕部。
博爾術
博爾術十三歲時,協(xié)助鐵木真奪回被盜取的牧馬,與鐵木真一起與盜馬賊殊死搏斗。之后一直跟隨鐵木真,在闊亦田之戰(zhàn)中,鐵木真不幸被蒙古神射手兀塔射中的頸部,從馬上摔了下來,博爾術一心護主,將成吉思汗帶到了長生天身邊,并且用嘴將成吉思汗頸部的毒血吸了出來,成吉思汗也因為博爾術活了下來,并且在之后的戰(zhàn)役中一舉統(tǒng)一了蒙古諸部。當時諸部紛爭,每次博爾術負責夜間警戒時,鐵木真必定可以安心入眠。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任命他為千戶長、右翼萬戶長,并對博爾術、木華黎說:"國內(nèi)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之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二人位在諸將之上。世任“怯薛”(護衛(wèi)軍)之長,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隨從征西夏,不久病逝。
“四勇”分別是者勒蔑、速不臺、哲別、忽必來
者勒蔑
者勒篾與速不臺是親兄弟自幼便服侍鐵木真,曾經(jīng)多次營救其于危難之中,深受信任,被稱為“有福的伴當”。當初成吉思汗與泰亦幾赤在斡難河爆發(fā)激戰(zhàn),此戰(zhàn)中成吉思汗患上頸瘡,疼痛難忍。病情加重之后,甚至昏迷在床。是者勒蔑用嘴將瘡中膿血吮出,等到半夜的時候,成吉思汗才終于清醒過來。成吉思汗醒過來之后,十分口渴,想要喝水。又是者勒蔑一個人,不顧危險,只身闖入敵營,帶回一桶奶酒。將水喂給成吉思汗,沒有多久成吉思汗的病終于好了。翌年,孤軍斷后,截擊克烈部進攻,掩護鐵木真撤退。1204年,充先鋒,與乃蠻部作戰(zhàn)。1206年,蒙古國建立時,封千戶長,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速不臺
速不臺(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速不臺早年輔佐鐵木真統(tǒng)一諸部,常任先鋒,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享有“巴特爾”(勇士)稱號。蒙古建國時,封千戶長,為十大功臣之一。1211年起隨軍進攻金朝。1219年至1222年參與第一次西征,與哲別窮追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橫掃波斯、高加索地區(qū),并擊潰欽察及羅斯聯(lián)軍。1226年隨征西夏,1230年起再度攻金,效力于拖雷麾下,至1234年攻破蔡州,滅亡金朝。1235年至1242年,在宗王拔都的第二次西征中,速不臺擔任前鋒,令大蒙古國版圖擴展至俄羅斯一帶。1242年返回蒙古,貴由汗即位后回駐禿剌河。1248年,速不臺去世。追封河南王,謚號“忠定”。
速不臺一生征戰(zhàn)數(shù)十年,其足跡所及,東至高麗,西達波蘭、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亞,南抵開封,是古代世界征戰(zhàn)范圍最廣的將領之一。
哲別
哲別(?-約1224年),原名只兒豁阿歹,蒙古別速部人,蒙古帝國名將。最初哲別是蒙古別速惕部人。別速惕部曾與泰赤烏等部在一起對抗鐵木真,1201年,鐵木真與札木合所率十一部聯(lián)軍會戰(zhàn)于闊亦田地方,哲別射傷了鐵木真的白嘴黃馬。在這次戰(zhàn)役中,鐵木真拼死獲勝,泰赤烏部勢衰,哲別終于投奔鐵木真。后投降成吉思汗,賜名哲別(蒙古語,箭之意,又譯者別,姓哲名別,哲姓的起源)。哲別驍勇善戰(zhàn),由十戶長屢升至千戶長。1211年,隨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烏沙堡、烏月營,拔德興府,入居庸關,直抵中都(今北京)。1218年,率二萬人滅西遼,執(zhí)斬屈出律。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戰(zhàn)中擊潰斡羅思與欽察聯(lián)軍,班師回國途中病逝。
忽必來
忽必來早年與弟忽都思投靠鐵木真,隨從參加統(tǒng)一蒙古各部戰(zhàn)爭。1189年忽必來與忽都思共同擁戴鐵木真為蒙古部汗,充“云都赤”(佩刀侍衛(wèi))。1202年忽必來受命整頓軍紀,對戰(zhàn)爭中違令私掠財物之阿勒壇、忽察兒等予以懲治,籍設其所掠財物。四年,充先鋒,征乃蠻部,威震群敵,戰(zhàn)功居多。1206年,蒙古國建立,忽必來封千戶長,并總管汗國軍務。忽必來為十大功臣之一,與者勒蔑、哲別、速不臺并稱“四獒”。據(jù)《史集》載,其所轄千戶隸屬成吉思汗第五子闊列堅。后統(tǒng)兵西征哈刺魯。成吉思汗六年(1211),迫使哈刺魯部主阿兒思蘭汗歸降,并攜其至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行宮朝覲成吉思汗,回師后病逝。
總結
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帝皇,不只是他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同時也是一位能共富貴的帝皇。古往今來多小帝皇殺功臣,走狗烹,鳥弓藏。過橋楸板的比比佳是。
又有多小人在你弱小的時候雪中送炭,往往錦上添花的人就多。也不往諸多部將死心塌地的追隨成吉思汗。可能這就是成吉思汗能成就一代帝皇的人格味力吧,能共患難,也能共富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