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是中國人的廚房必備品,幾乎每次烹飪都少不了它。除了炒菜和油炸外,烹制很多主食的時候也離不開油。
就連最近火爆的自制涼皮都要刷層油來防粘,可見,我們每天要吃下多少油。
而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個健康成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應(yīng)該不超過25~30克,但目前我國每人每天的攝入量卻在42克左右。
超標(biāo)意味著什么?你每多吃一口油,都很可能吃出6種病。
多吃一口油,吃出6種病
在人體必需的八大營養(yǎng)素中,70%的脂肪酸來自食用油,但吃油太多可能導(dǎo)致多種疾病或癥狀。
1、致肥胖
油脂的單位熱量高,1克即可產(chǎn)生9千卡的熱量。
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后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體重近10公斤。
2、高血脂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任何一項過高,都被稱為“高血脂癥”。
而吃油過量,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也會增多。
3、脂肪肝
吃太多油,會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如果它們跑到肝臟儲存起來,就會轉(zhuǎn)變?yōu)橹?,形成脂肪肝?/p>
4、高血壓
吃油過多,長期血脂過高,甘油三酯囤積在血管很容易引發(fā)動脈硬化,導(dǎo)致高血壓。
5、糖尿病
吃太多油在造成肥胖與高血脂的同時,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fēng)險。
這是因為肥胖的人細胞外周肥大,對胰島素不敏感,不少2型糖尿病都是過度肥胖導(dǎo)致的。
6、心腦血管疾病
油脂攝入過多,除了造成肥胖外還會導(dǎo)致血液中脂肪酸過多。脂肪酸過剩時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貯存,沉積在血管里造成動脈硬化,形成血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你的油脂攝入量超標(biāo)了嗎?
以下這些行為你是否經(jīng)常做?
喜歡吃連肥帶瘦的肉菜;每周吃各種油炸、干煸、干鍋、干燒、紅燒類菜肴3次以上;每周吃肉餡類食品超過3次;每周吃加油主食超過3次;烹飪時喜歡放較多油,菜盤里總剩著油;喜歡吃肉腸、香腸、烤腸、烤羊肉串之類的東西;喜歡吃油炸方便面、速凍餃子之類的速食品;喜歡喝濃白色的湯,每餐喝兩碗;喜歡用有大量浮油的骨頭湯、肉湯或者涮鍋湯來煮蔬菜;喜歡用奶酪、黃油和稀奶油制作各種點心;喜歡吃沙拉醬、花生醬、巧克力醬、甜巧克力、白巧克力之類的食物;每周吃餅干、曲奇、薯片、鍋巴、派之類高脂肪零食超過3次,特別喜歡吃各種點心面包、奶油面包、起酥面包、比薩餅等;喜歡吃堅果,一吃就停不下來;打豆?jié){時經(jīng)常放很多核桃、花生等,并且當(dāng)水喝;很喜歡喝加糖加奶的咖啡飲品,一杯又一杯;喜歡冰淇淋、慕斯、咖啡奶凍、水果奶凍之類的含脂肪甜點。如果常有以上習(xí)慣,你的油脂攝入量八成超標(biāo)。
少吃這些含油主食
1、炒飯類
大米本身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米飯的脂肪含量只有0.2%,做成炒飯之后,脂肪含量升高至6%~8%。
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米飯多吃進去100~200千卡熱量。
當(dāng)然,這不是讓大家不吃炒飯,而是最好在炒飯時少放油。同時搭配涼拌、水焯等少油配菜,有利于保持總體油攝入不超標(biāo)。
2、炒餅炒粉類
炒餅、炒粉、炒年糕跟炒米飯類似,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于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尤其是炒年糕,本來用糯米做的年糕就非常黏糊,炒時如果放油太少很容易粘鍋,所以烹調(diào)時更需要多放點油。
3、麻花油條類
麻團、麻花、油條這些美味更是脂肪大戶。
根據(jù)《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4》中的數(shù)據(jù),麻團脂肪含量高達30% ,麻花31.5%,油條17.6%。
4、油餅
麻醬燒餅、油餅這類食物在制作時面團并未經(jīng)過發(fā)酵,如果沒有油,做出來的成品口感會很硬。
為了口感與質(zhì)地“雙豐收”,面點師通常會在里面“包”入很多油。
5、起酥面包
食品中,但凡帶著“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們脂肪含量高的事實。因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沒有油幾乎是不可能的。
類似糕點還有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都是“含油大戶”。
做菜少油的5個絕招
1、搭配有講究
少油不是只追求一餐中一個菜少油,而是整桌菜都應(yīng)該控油。
如果您擔(dān)心少油炒菜不好吃,那么,可以每餐只炒1個菜,其他菜品采用蒸、煮、燉、汆、拌等少油方法烹制,同樣有控油的效果。
2、素菜用好佐料
有的人用橄欖油拌菜后感覺味道不夠濃,又滴了香油。但這樣很可能使一天的用油量超標(biāo),拌菜只用一種油即可。
其實,在烹調(diào)素菜時可借用雞湯、蠔油等比較濃郁、鮮美的佐料調(diào)味,這樣既可以保證產(chǎn)品的口味,又能少用油。
3、吸油菜先蒸或干炒
烹制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品時,為了避免“吃”油過多,可以在做燒茄子前先蒸一下。
也可以在炒制前先不放油,用小火干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變軟后,再用油燒制。
4、炒肉前先干煸
在炒制五花肉、肥牛等油脂含量較高的肉類時,可以把肉下鍋先煸炒兩三分鐘,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進行翻炒。
炒制脂肪含量少的肉類時,可先用沸水把肉快速燙熟,然后再加入青菜炒一下即可,這樣同樣可以省略用油煸炒的步驟。
5、別長期只吃一種油
每種植物油的脂肪酸構(gòu)成不同,營養(yǎng)特點也不同,經(jīng)常更換烹調(diào)油的種類,更有利于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世界50億人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