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畢再遇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趙構建立南宋后,無不在擔驚受怕,首先是金人的緊追不舍,金人走后,又有岳家軍,這讓趙構很不滿意。雖然岳飛和岳家軍穩(wěn)定了趙構的王朝,但利用完后,趙構感覺岳家軍不是趙家的,是個大威脅,于是跟金人妥協(xié),達成協(xié)議。趙構干掉岳飛,金人撤兵,確保南宋偏安一隅的和平。
之后的故事我們很清楚了。岳飛被冤殺之后,南宋的確迎來了和平,而趙構也放心做他的皇帝,不用擔心金人騷擾,也不用擔心武將專權。
趙構是穩(wěn)定了,但他的繼承者們,卻不并這么想,也不想就這樣偏安一隅,于是在公元1206年,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這一年也是鐵木真汗統(tǒng)一蒙古高原、稱成吉思汗的一年,也是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元帝國正式崛起的一年。
反正就在這一年,南宋決定北伐,那么,為什么突然選擇這個時候北伐?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韓侂(tuo)胄(zhou)。
韓侂胄,我們太熟悉了,他是南宋著名的大奸臣,外戚專權,在朝中深耕幾十年,盤根錯節(jié),權勢熏天,可以說皇帝都要讓他三分。所以說韓侂胄這個人很強勢,也很霸氣,自信,志得意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自然不把金人放在眼里。
所以他決定北伐,早在公元1204年,他收到線報說,金朝已經(jīng)窮途末路,腐敗不堪,《宋史紀事本末?北伐更盟》上記載為“為北鄙韃靼等部所擾,無歲不興師討伐,兵連禍結,士卒涂炭,府庫空匱,國勢日弱,群盜蜂起,民不堪命”。
而且韓侂胄因為長期專權,朝野怨聲載道,他也知道,所以北伐金朝也是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于是“開禧北伐”變上演了。
開禧二年五月,韓侂胄以薛叔似為湖北、京西宣撫使,鄧友龍為兩淮宣撫使,吳曦為陜西、河東路招撫使,郭倪為山東、京東路招撫使,趙淳、皇甫斌為京西北路正、副招撫使,大舉北伐,企圖收復中原失地。
陣勢很強大,實際上狗屁不通,要么就是沒帶過兵的儒生,要么就是紙上談兵的家伙,總之,是一群缺乏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人。
那么,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輸?shù)煤軕K,不過剛開始他們倒是打了幾個勝仗,拿下一些地盤,攻下泗州、褒信、潁上、虹縣等地。韓侂胄大喜,命令各路宋軍奮勇前進,估計幻想自己是當年的岳飛??墒撬皇窃里w,部隊也不是岳家軍。
接下來就連吃敗仗,輸?shù)暮軕K,全線潰敗,就在宋軍潰敗之際,有一個人卻突然出現(xiàn),瞬間響徹宋軍,此人就是畢再遇。
別人都吃敗仗,唯獨此人打了勝仗,自然引人注目。
其實,宋軍剛開始之所以能拿下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也是畢再遇的功勞,當時畢再遇跟著大部隊,他頭戴鬼面具,率領敢死隊一舉登上泗州東城,殺敵數(shù)百,金軍潰亂,從北門逃出。
畢再遇再攻西城,樹大將旗,高聲喊道:“大宋畢將軍在此,爾等乃中原遺民也,可速降?!?/p>
金軍聞風喪膽,開城出降。
之后,他又在靈壁(今屬安徽)為掩護撤退的宋軍,手揮雙刀,直插敵陣,以480騎大破金軍5000人。
當時有一位金軍將領向畢再遇挑戰(zhàn),此時畢再遇已經(jīng)年近六旬,但他毫不懼色,“以左刀格其簡,右刀斫其脅,金將墮馬死”。
其實,畢再遇有很多故事,比如用草人“借箭”。
當宋軍節(jié)節(jié)敗退,金軍大舉反攻之際,金人調集七萬軍隊圍攻楚州,同時派十萬大軍攻打六合。
畢再遇先率軍馳援楚州,火燒金軍糧草,之后又前往六合。正是在六合之戰(zhàn)中,畢再遇顯示出了高超的軍事才能,他巧用草人“借箭”。
那時,畢再遇站在馬鞍山(今安徽馬鞍山)城頭,遙望金兵營帳,密密麻麻一個接一個,心里很急,因為箭早已用完,如果金人現(xiàn)在攻城,不知如何應對,就在他著急之際,突哈哈大笑,豁然開朗,隨后叫人編織許多草人,給它們穿上士兵的衣服,放置在城墻之上。金兵以為是真人,頓時萬箭齊發(fā),等他們發(fā)現(xiàn)上當時,畢再遇已經(jīng)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取數(shù)萬支箭矢。
沒多久,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shù)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zhàn)。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zhàn),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
就在這時,畢再遇又哈哈大笑,豁然開朗,笑著對士兵說:“趕緊給我準備幾十只羊,我自有妙計!”
他命令兵士將數(shù)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聲隆隆不斷。剛開始,金人以為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zhàn)。哪知只聽見宋營戰(zhàn)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
金人十分生氣,后來再聽見宋軍擊鼓,他們裝作沒聽見,直到第三天,鼓聲越來越弱,金人覺得是時候,可是跑到宋營一看,人都不見了。原來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這就是“懸羊擊鼓”的故事。
所以說,畢再遇確實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才。他機變百出,料敵如神,能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并采用相應的對策以出奇制勝,這是智謀。而且畢再遇作戰(zhàn)時,身先士卒。
《宋史·畢再遇傳》說他“姿貌雄杰,早以拳力聞”,“武藝絕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馬射一石五斗”。
所以,畢再遇的確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名將,只可以出山太晚。而且宋和金議和后,畢再遇又退出了第一線,不過他也得了善終。
要論最懸殊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那還要看雙方真槍實彈的對攻的對決,估計要數(shù)南朝梁將陳慶之的7000白袍將士了,他的英雄壯舉連毛澤東都“為之神往”。陳慶之和他的7000白袍將士千里奔襲,前后作戰(zhàn)47次、攻城32座的不世奇功。這47戰(zhàn)之中,有200人打敗5萬人(1:250);7000人全殲2萬羽林軍;7000人擊敗數(shù)十萬,并俘虜7萬守軍;3000擊退數(shù)十萬!每一次戰(zhàn)例都是經(jīng)典,這才算真正的最懸殊戰(zhàn)役。
歷史上的大小戰(zhàn) 中國役不計其數(shù),本人覺得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戰(zhàn)役以時間順序是下面的這些
一 涿鹿之戰(zhàn) 黃帝以少勝多殲滅蚩尤,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礎二 鳴條之戰(zhàn) 商湯以少勝多大敗夏桀,標志著中國第一王朝夏的滅亡和第二王朝商的建立
三 牧野之戰(zhàn) 周武王以少勝多擊敗商紂王,標志著第二王朝商的滅亡和第三王朝周的建立
四 城濮之戰(zhàn) 晉文公以弱勝強大敗楚國,為晉國長期稱霸中原奠定了基礎
五 馬陵之戰(zhàn) 孫臏殲滅龐涓軍,標志著魏國霸權的喪失和齊國的興盛
六 長平之戰(zhàn) 白起全殲趙括軍,為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七 巨鹿之戰(zhàn) 項羽以少勝多全殲章邯軍,為后來秦國滅亡和楚國崛起奠定了基礎八 漠北之戰(zhàn) 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標志著西漢王朝的鼎盛和匈奴的衰弱
九 昆陽之戰(zhàn) 劉秀以少勝多大敗王邑、王尋軍,為后來王莽的覆滅和東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十 官渡之戰(zhàn) 曹操以少勝多幾乎全殲袁紹軍,為后來曹魏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十一 赤壁之戰(zhàn) 孫劉聯(lián)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為后來魏蜀吳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十二 夷陵之戰(zhàn) 陸遜以少勝多幾乎全殲劉備軍,使蜀吳兩國實力大減,曹魏更強
十三 淝水之戰(zhàn) 謝玄、謝石以少勝多大敗苻堅軍,使北方霸主前秦瓦解,北方諸國獨立,進入混戰(zhàn)階段十四 參合陂之戰(zhàn) 拓跋魏以弱勝強擊敗慕容燕,為后來拓跋魏統(tǒng)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十五 東都之戰(zhàn) 李世民以少勝多殲滅王世充和竇建德軍,為后來唐朝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十六 野狐嶺之戰(zhàn) 成吉思汗以少勝多大敗金國主力,標志著蒙古的興起和金國的衰落
十七 釣魚城之戰(zhàn) 王堅以弱勝強殲滅蒙哥軍,直接阻擋了蒙古對南宋的侵略和間接阻止了拔都對歐洲的侵略
十八 崖山之戰(zhàn) 張弘范全殲張世杰水軍,崖山之后無中華!標志著中華民族的滅亡和元朝對中國的統(tǒng)一
十九 鄱陽湖之戰(zhàn) 朱元璋以少勝多殲滅陳友諒軍,為后來中華民族的再度復興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二十 薩爾滸之戰(zhàn) 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敗楊鎬軍,標志著后金的崛起和明朝的衰弱
二一 山海關之戰(zhàn) 多爾袞和吳三桂大敗李自成軍,為后來清朝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近現(xiàn)代的也有很多重要的戰(zhàn)役,但是由于離現(xiàn)在的年代比較近,本人就不多說了 以少勝多
不過我看過一篇說釣魚城之戰(zhàn)的:
蒙哥汗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它導致蒙古這場滅宋戰(zhàn)爭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續(xù)20年之久。
其次,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 威脅。
其三,它為忽必烈執(zhí)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現(xiàn)實影響: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威脅。
根本影響:它使蒙古帝國迅速瓦解。蒙哥的死確實造成了世界范圍內的重大影響
深遠影響:它使不足現(xiàn)在面積萬分之一的莫斯科大公國通過不斷侵占中國(或者蒙古)領土,成長為世界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它是中國面積不斷縮小,文化影響力不及以前;它使蒙古面積不斷縮小。
不少讀者誤以為南宋軍事力量很弱,被金國人壓著打,這和歷史不符。之所以南宋沒有擊潰金國,和南宋執(zhí)政者的主和政策有關。除了南宋最初的三五年,紹興之后的戰(zhàn)爭,基本上以南宋勝利結束。
南宋末年,北方蒙古興起,金國為了充實軍備,向南宋提出增加歲幣的要求,被南宋朝廷斷然拒絕。之后的十數(shù)年,金國頻繁攻打南宋。它的本意是從戰(zhàn)爭中撈取好處,沒想到貌似孱弱的南宋人給金國迎頭痛擊,最終直接將金國推向了滅亡。
這個領導南宋軍隊,滅亡金國的大將,叫做孟珙。此人看成南宋末年抗金第一人!同時,此人也是南宋抗蒙第一人。
孟珙的一生相當傳奇。嘉定十年(1217年)金國大軍十數(shù)萬攻打襄陽城。年方二十的孟珙認為,金人必定從樊城前方的羅家渡經(jīng)過,我軍可以提前埋伏,趁金國軍隊過河時候突然出擊。主將聽從命令,給孟珙一只千余人的部隊。孟珙在橋頭埋伏,安靜等待大半金兵過河,之后突然出擊,和宋軍主力一頓猛攻。金軍蒙頭轉向,許多人淹死在河中,數(shù)萬金兵被殲滅。
嘉定十二年,金國再派二十萬大軍圍攻棗陽城。金軍主將都在弓箭射程外安營扎寨。孟珙登上城樓,張弓搭箭,連殺幾位金軍大將,三軍轟動。當天晚上,孟珙主動 *** ,率領三千精銳突襲金軍營寨。結果,孟珙接連數(shù)天,大破金軍十八道營寨,斬首數(shù)千,金軍望風而逃。
此后,孟珙成為方面大將,建立的功勛更多了。在紹定五年(1232年),金兵20萬帶著進攻光化地區(qū),孟珙主動迎接,初戰(zhàn)即斬首五千,并且一路追擊,俘虜金人十二萬(后勤部隊)。
在呂堰地區(qū),孟珙再展神威,斬首金軍五千級,俘虜金人三萬。
在馬蹬山地區(qū),孟珙巧妙設下埋伏,將金軍引入埋伏圈。一戰(zhàn)之下,金軍數(shù)千人被斬首,近兩萬金軍投降。
在歷史上這次大戰(zhàn)役叫做武仙大戰(zhàn),金軍二十萬,陣亡十余萬。立下首攻的,便是孟珙。
紹定六年,南宋和蒙古頂下聯(lián)手滅金的計劃。和以前的北宋不同,在滅金的戰(zhàn)役中,南宋軍隊驍勇善戰(zhàn),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聯(lián)蒙滅金的政策優(yōu)劣,后世有爭議,不過,對于以孟珙為首的南宋軍人,那必須致敬。
金國最后一位皇帝金哀宗龜縮在蔡州城中,他把各地的兵馬都調集來保衛(wèi)蔡州。城中聚集了超過二十萬大軍。
孟珙帶著兩萬步騎進攻,金國也聚集了兩萬騎兵攔截。在高黃坡一戰(zhàn)中,孟珙斬首一千兩百級,一舉擊潰金軍。蒙古大將對孟珙的驍勇非常佩服,主動和孟珙結成兄弟。
之后,孟珙率軍攻城,宋軍主動南門,蒙古主攻西門。經(jīng)過一番血戰(zhàn),南宋軍隊比蒙古軍隊更早攻破城池,進入蔡州城內。之后,宋軍一路突進,打到西門。是宋軍打開西門,把蒙古軍隊迎接進入蔡州城。
金哀宗無奈自殺。孟珙做主,把金哀宗的尸體一分為二,一半歸宋,一半歸蒙古,以表示對兩國聯(lián)手滅金的尊重。
金哀宗之死,標志著金國的滅亡??梢哉f,孟珙實現(xiàn)了先輩的愿望,成功滅掉了金國。從這個意義上說,孟珙,是當之無愧的抗金第一人!
當然,孟珙人生的輝煌并不止步于此。他一生中的巔峰,是在未來的一二十年間,數(shù)次大破蒙古鐵騎,擊斃蒙古大汗!孟珙在世,蒙古無法南下。
說到辛棄疾,大家可能第一印象便是他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確,辛棄疾在歷史上給我們的印象便是一代文豪,他的詩詞青史留名,后人瞻仰,可鮮為人知的是,他同樣也是一名武將,鼎鼎有名的抗金武將。他年少時便生活在金人的殘暴統(tǒng)治中,因他自幼見證了金人的殘暴統(tǒng)治,從小便立下了要擊退金人,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想法,因此在他21歲的時候,當時有漢人揭竿起義,他便毅然決然的加入了起義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憑借著他杰出的謀略和武藝,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敬畏,也讓他得到了南宋皇帝的賞識。其中最為著名的幾件事便是,他當時加入起義軍的時候,有一個跟他一起的伙伴,趁機偷走了義軍帥印,辛棄疾二話不說追了出去,單槍匹馬把他斬殺于馬下,拿下了帥印。還有一件事就是辛棄疾在完成耿京下達的命令后,返程途中聽聞耿京被叛徒所殺,于是他率領五十部下前去捉拿叛徒,以五十人對數(shù)萬人,絲毫不落下風,成功的捉拿了叛徒張安國,并且完好無損的回到自己的陣營中,可謂是少年英雄,那時何等的意氣風發(fā)!因此也受到了皇帝的重視,他在做官之后還寫下了《九議》等著名的抗金建議。只可惜的是,當時的宋朝重文輕武,他身為武將卻得不到重用,只能遺憾離世,可以說辛棄疾的一生算得上是傳奇了,文能提筆寫詞,壯志凌云,武能沖鋒陷陣,奮勇殺敵,政他又有將相之才。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式的人物,可惜英雄生不逢時,如果辛棄疾能生逢北宋末年風起云涌的抗金洪流中,辛棄疾一生將肯定是以抗金名將,而不是以著名詞人的身份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舞臺上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