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要殺劉太公,劉邦為什么這么淡定
和性格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果大家熟讀歷史,會知道劉邦出身低微,性格比較無奈。在故鄉(xiāng)的時候混吃混喝,從來也沒有給份子錢一點不會覺得臉紅,這其實就是一種滾刀肉的性格。這種性格怎么可能會任由項羽逼迫呢。
更何況劉太公也并非是自己親生父親,劉邦怎么可能不舍得放棄,劉邦的骨子里本來就是冷血的,在被項羽追殺的時候為了能夠讓自己順利的逃脫,居然將自己的兒女扔下去。劉太公被項羽抓走,劉邦的想法自然是能救就救,如果不能救的話,不如就惡心項羽一次。
如果想要去要挾別人手中的東西,必然就需要讓對方重視,否則沒有任何的意義。當時劉邦也會擁有著數(shù)十萬大軍的期望,在此時自然就不會妥協(xié)。如果項羽將劉太公作為人質(zhì),劉邦表現(xiàn)出比較在乎,這就會讓項羽得寸進尺,有的時候擺出這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反而就能夠給父親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機會。
項伯在鴻門宴之前會來到劉邦陣營,大蒜救自己的好友,結(jié)果被劉邦擺了一道,和劉邦成為了兒女親家,接下來好多時間都會包庇劉邦脫險。在此時也會意識到項羽性情比較殘暴,不大可能會奪得天下,因此就一直想要去幫助劉邦,想要給項目是一組留下一條后路。在此時必然就不可能會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被殺,這是項羽的叔叔,在陣營中也會有一些說話的余地,而且也是一個核心人物。在劉邦表示出根本不在乎的情況下,項羽的叔叔去保下一個根本就不是特別重要的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壓力,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項羽為什么要殺劉太公,而劉邦又為什么不制止
公元前202年,在垓下,“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項羽已經(jīng)被劉邦的漢軍逼入了絕境,曾經(jīng)的10萬大軍,如今已僅剩28個騎兵。面對茫茫多的漢軍騎兵,項羽仍展現(xiàn)出了戰(zhàn)神般的戰(zhàn)斗力。僅用28個騎兵,便斬殺了漢軍數(shù)百人。
在烏江邊,項羽下馬步戰(zhàn),又單獨擊殺漢軍一百多人。經(jīng)歷了一系列苦戰(zhàn),項羽身被十多個創(chuàng)口,已經(jīng)精疲力盡。正在這時,前方突然馳來一個漢軍騎士。項羽一看,遠遠地對那位騎士說:
“若非吾故人乎!”
原來,此人名叫呂馬童,是陜西好畤人。劉邦入關(guān)后,呂馬童作為騎將,加入了劉邦陣營。至于項羽為何會認識劉邦陣營的騎士,史料并沒有記載。我們只知道,兩人確實認識。
呂馬童并沒有回應(yīng)項羽,而是徑直對自己的上司王翳說:
“看!此人正是項羽!”
項羽見呂馬童不答話,于是朗聲說道:
“我聽說漢王出價千金購買我的頭,還可以封萬戶侯,我就用我的頭來酬謝友人吧!”
言畢,項羽即拔劍自刎,倒在了烏江邊。漢軍官兵原本恐懼于項羽的神勇,皆不敢近身。如今項羽死了,士兵們卻爭先恐后地爭搶他的尸體,畢竟只要得到一塊尸體,就能取得旁人望塵莫及的富貴。
在這場殘酷的爭搶戰(zhàn)中,漢軍官軍自相殘殺、相互踐踏,竟有數(shù)十人當場死亡。最終,這場殘酷的比賽決出了五位勝利者,分別是王翳、呂馬童、楊喜、呂勝和楊武。其中,王翳取其頭,其他四人取其四肢。
對于項羽烏江自刎的細節(jié),司馬遷為何了解得如此清楚?這是因為當年搶到項羽一只腿的楊喜,正是司馬遷女婿——楊敞的祖先。由于有五人分割了項羽的尸體,因此劉邦只好將萬戶分為五份,每人都分到了將近2000戶。
項羽死后,楚地皆為漢軍平定。唯有項羽本來的封地——魯?shù)剡€未投降。因此,劉邦帶領(lǐng)天下之兵,欲將魯?shù)匾臑槠降?。但到了城下,劉邦卻聽到,魯?shù)氐臅鷤內(nèi)匀幌腋璨唤^,談笑風生,決心為項羽死節(jié)。
劉邦平生最看不起儒生。每次見到儒生,劉邦都會脫下他的帽子,用來當夜壺。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明明已經(jīng)貴為天下,手握百萬強兵,而最后擋在他身前的,并非所向無敵的項羽,而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因此,劉邦被深深地震撼了。
于是,劉邦當眾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我要給項羽舉辦隆重的葬禮!”
首先,劉邦拿著項羽的頭,展示給了魯?shù)氐母咐稀2⒙暦Q,他絕不會侮辱項羽的名譽。得到了劉邦的許諾,魯人這才放下武器,打開了城門,天下終于歸于一統(tǒng)。
隨后,劉邦以魯公之禮,將項羽隆重下葬。面對項羽被肢解的身體,劉邦竟然當著所有人的面,親自為項羽舉哀,并嚎啕痛哭。同時,劉邦還當場宣布:
“項羽所有的親屬皆不得誅殺,封項伯等四人為侯爵,皆賜姓為劉。”
有人或許要問,劉邦與項羽交戰(zhàn)三年,被項羽揍得狼狽不堪,甚至有幾次都差點被項羽殺掉,連父親、妻子都被他俘虜。照說,劉邦應(yīng)該非常憎恨項羽才是。不僅不應(yīng)該為他發(fā)喪,而且還應(yīng)殺盡他的家人,斬草除根,用以泄憤。因此有人認為,劉邦為項羽發(fā)喪是“貓哭耗子假慈悲”,純屬作秀。
但在筆者看來,劉邦確實有作秀的成分,但其中也確實有真情流露的地方。這是因為,劉邦與項羽本是就是忘年知己,曾是在一個戰(zhàn)壕里奮戰(zhàn)的兄弟。
劉邦斬蛇起義,以豐、沛地區(qū)為根據(jù)地。但是由于部將雍齒的背叛,劉邦失去了,成為沒有基地的流寇。而正是在這緊急時刻,項羽的叔叔項梁雪中送炭,為無錢、無兵又無糧的劉邦送來五千精兵,幫助他收復豐邑。
在與秦軍的作戰(zhàn)中,年過五旬的劉邦與24歲的項羽一見如故,并約為兄弟。此后兩人形影不離,一起轉(zhuǎn)戰(zhàn)于城陽、濮陽、定陶與雍丘。在此期間,劉邦與項羽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
項梁慘敗給章邯后,楚懷王收拾了殘局。他兵分兩路,一路由宋義、項羽帶兵北上救趙;另一路由劉邦帶領(lǐng),一路西進滅秦。原本,項羽想與劉邦一起攻打關(guān)中,但是楚懷王卻執(zhí)意不許。正是這一決定,讓劉邦、項羽兩個忘年好兄弟從此分道揚鑣,成為彼此最大的對手。
最終,項羽在巨鹿之戰(zhàn)擊敗了秦軍50萬,秦朝主力從此喪盡;而劉邦從武關(guān)攻入關(guān)中,在藍田之戰(zhàn)中擊潰秦軍最后的精銳,一舉滅秦。在此戰(zhàn)中,劉邦、項羽奇正結(jié)合,卒亡強秦。因此這場戰(zhàn)爭也被稱為“劉項滅秦”。
但是滅秦后,項羽和劉邦卻為了爭奪天下,展開了激烈的沖突。原本,占據(jù)人數(shù)優(yōu)勢的項羽可以輕易殺死劉邦。但即使在鴻門宴上,項羽仍舊放了劉邦一馬,甚至還幫他揪出了內(nèi)鬼——曹無傷。不僅如此,項羽還將劉邦封為漢王,可謂是仁至義盡了。
畢竟一山不容二虎,項羽想得天下,劉邦何嘗不想,兩人的沖突,最終演變成激烈的楚漢戰(zhàn)爭。再這場戰(zhàn)爭中,項羽一開始占盡上風,劉邦百戰(zhàn)百敗,只能被動防御,甚至連自己的父親和妻子呂雉都被項羽擒獲。
在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刻,項羽曾押著劉邦的父親到達陣前,威脅要將他活活煮死。然而劉邦卻滿不在乎地說:
“當年我們曾約為兄弟。我爹就是你的爹,煮了咱們的爹,記得分我一口湯啊!”
面對如此侮辱,性格殘暴的項羽理應(yīng)直接烹殺劉太公,但是項羽并沒有這么做。顯然在他心里,劉邦確實曾是他的好兄弟,臉面已經(jīng)撕破,但情義仍在。
項羽對劉邦尚存情義,劉邦何嘗又不是呢?有時候,唯有對手才是知己,只有對手之間才會互相理解。如今劉邦威加海內(nèi),稱孤道寡,再也沒有人能站在與自己同一個高度來理解自己。試問劉邦如何會不悲哀呢?
在筆者看來,劉邦對項羽的哀哭,在很大程度上穩(wěn)定了天下的局勢。項羽部下眾多,并一直觀望著劉邦對他們的態(tài)度。如果劉邦用強硬手段對付項氏宗族,難保他們不造反,到時候天下戰(zhàn)事再起,恐怕難以收拾。而劉邦以寬仁之心對待項羽,同時也是為了讓這些潛在的敵對者寬心。
毛主席曾說:“劉邦在封建統(tǒng)治者之中,是最厲害的一個”。而他厲害在哪呢?我認為,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恢弘的氣度。而正是這種氣度,為漢朝打了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使之坐擁440年的江山。
簡單說項羽沒有成大事的魄力,也沒有奪天下的概念,不然的話根本用不著給劉邦應(yīng)對的時機。
劉邦重兵把守涵谷關(guān),意圖天下,如果項羽胸懷大志,直接進攻涵谷關(guān)讓劉邦灰飛煙滅,鴻門宴都是多余。
雖然懷王有言在先,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但是他有意讓項羽去滅趙,劉邦則可以直取關(guān)中。這樣一來,劉邦自然搶占了先機。
項羽后來者居上,滅趙后實力大增,懷王之約已成一紙空文,此時他完全可以不動聲色將劉邦消滅,但項羽缺的就是這份雄才大略。
所以,后來盡管項羽擺下了鴻門宴,只不過是一個謝罪的儀式,根本沒打算殺劉邦,真正有遠見卓識、想殺劉邦的只有范增。
而到了鴻門宴上,劉邦開門見山、巧舌如簧,直接給項羽來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辭,項羽不但怒氣全消,甚至覺得自己理虧,還把向他告密的曹無傷出賣了。
范增了解項羽的婦人之仁,他知道此刻項羽之前的怒氣已經(jīng)蕩然無存,更沒有了殺劉邦的沖動。于是范增派出了項莊到宴席上舞劍,借機殺掉劉邦。此時,項羽早被劉邦一屯高帽子扣的暈頭轉(zhuǎn)向,盡然不知道其中的殺機。
所以,當已經(jīng)被劉邦用“兒女親家”收買了的叔叔項伯出來和項莊對舞時,項羽興致勃勃,把酒祝東風,還不斷的發(fā)出喝彩聲。此時的劉邦命懸一線、戰(zhàn)戰(zhàn)兢兢,苦思逃跑計劃。
正在性命攸關(guān)之際,張良指使樊噲入帳攪局。樊噲一手持盾牌,一手拎豬腿,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還把項羽說的理屈詞窮。項羽被樊噲的直爽和豪氣折服,劉邦趁機撒尿,溜之大吉。臨走前托張良送項羽、范增每一兩件玉器。
后來項羽喝的酩酊大醉,當想起劉邦的時候,劉邦早就回到了自己的軍營。所以,范增氣的暴跳如雷,指著項羽的鼻子說,儒子不足以謀,將來得天下的人必是劉邦。項羽不屑一顧,嗤之以鼻,根本就沒有當回事。
總結(jié):項羽本沒打算除掉劉邦,因為他眼里沒有天下,也或是也沒有把劉邦視作威脅。另外,他還想讓劉邦成為眾星拱月尊他為霸王的一分子,所以錯過了消滅劉邦的最好機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韓信被呂后殺死后,劉邦的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