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拜見老子
,問了幾個問題,孔子十分佩服。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
,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
!”弟子問:“老子何樣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
;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wǎng)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fēng)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xué)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yīng)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01
第一段對話
老子送別孔子,贈言道:“吾聞之
,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愿以數(shù)言相送。當(dāng)今之世
,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于死,在于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dá)者
,其所以招禍而屢至于身,在于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
,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jǐn)記在心
!”解釋:
聰明的人容易死
,是因為喜歡譏諷別人的過失。喜歡辯論還很厲害的人容易招禍
,因為他們喜歡說別人的錯誤。如果是別人的晚輩,就不要把自己態(tài)度放高
;如果是別人的下屬,就不要顯擺自己的高明。感悟:
月明星稀
,月亮明亮的時候,星星就很稀疏。一個人太有才華的時候
,就容易顯得別人黯淡無光。每個人都愛面子,太聰明的人容易損傷別人的面子
。蘇軾遭難
,蘇轍說:蘇軾何罪,獨以名太高。
02
第二段對話
孔丘嘆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
,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
,仁義不施,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老子道:“天地?zé)o人推而自行
,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
,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yuǎn)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yuǎn)矣!”解釋:
孔子面對河流感嘆
,逝者如斯,自己年華老去,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老子卻說:人生天地之間,本來和自然一體
,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實沒什么區(qū)別。自然而生,自然而死,順其自然,就不會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心中才會焦慮,才會生出煩惱。孔子解釋說:我是擔(dān)憂仁義不能施行天下
,戰(zhàn)亂不能停止,國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幾十年,所以我才會有一種大丈夫生于世間,卻不能建功立業(yè),為民眾做些事情的感慨。老子說:天地沒人推動卻自然而行,日月沒有人推著卻可以井然有序
,飛禽走獸不用人造卻也欣欣向榮,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里用得著勞煩我們。人的生死榮辱
,也都是自然之道罷了。尊重自然,順應(yīng)自然
,國政自然清明,人心自然歸正,哪里用得著去提倡仁義禮樂呢。越是提倡這些
,離人的本性越遠(yuǎn),就像是擊鼓追人,敲的越響,人跑的越遠(yuǎn)。感悟:
孔子要推行仁義
,但是人生短暫,怕不能施行,因此感嘆煩惱。老子卻說:仁義這個東西
,順其自然,不要人為推動。
03
第三段對話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
,對孔丘說:“汝何不學(xué)水之大德?”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p>,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p>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
,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老子點頭說:“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
,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
,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zhǔn)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后進(jìn),善待時也。故圣者隨時而行
,賢者應(yīng)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dá)者順天而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叭甏巳ズ螅瑧?yīng)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fēng)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于大街,誰敢用你?”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內(nèi),環(huán)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孔子問:“觀其同,有何樂哉
?”老子道:“觀其同
,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
,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依依不舍地告別老子。解釋:
老子說,為什么不學(xué)習(xí)水的德行呢
?孔子說: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于萬物而不爭搶
,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這是謙卑的德行。江海能這么廣闊
,都是因為他可以卑下。天下沒有比水更柔軟的,卻也沒有比它更剛強的。這就是柔德
。所以柔軟可以勝過剛強,它沒有“有”,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無”。這就是不言之教,這就是“無為”。孔子說:我知道了
,大家都往高處走,只有水往低處走,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水獨自在困難的地方,大家都是潔凈的地方,只有水在污穢的地方,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歡待的地方,所以,誰能和他爭搶呢?老子:與世無爭,所以誰也不能和它爭
。這就是水德。水無處不在,道無處不在
,水不曾失敗。空而靜,適合為淵
。損害自己
,施恩不求報,這是仁。圓的地方一定打旋
,方的地方一定折轉(zhuǎn),塞住一定停止,掘開一定流出,這是守信。洗凈萬物
,齊平高低,這是善于治理。東西放上能浮
,看東西能清楚,沖擊起來勢不可擋,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晝夜不停
,滿了再進(jìn),這是善于等待時機。善于圣人隨機應(yīng)變
;智者順其自然。你此去
,一定要禮讓恭謙,戒掉驕矜之氣,去掉臉上的志向和欲望,不然風(fēng)風(fēng)火火,氣勢逼人,誰敢用你。感悟:
這段話在《道德經(jīng)》中有類似的表述
。順其自然很難理解
,所以老子用水來打比方。水就是懂得順其自然
,所以可以成百谷王。無為不是消極應(yīng)對。
而是抓住時機
,找準(zhǔn)方法,善于使用才能,懂得尊重萬物必然存在的規(guī)律。不要以人為尊,而以天為尊
,不要違逆天道,胡亂作為。
04
第四段對話
老子曰:“欲觀大道
,須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內(nèi),環(huán)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孔子問:“觀其同,有何樂哉
?”老子道:“觀其同
,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
,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依依不舍地告別老子。解釋:
老子說,想要窺伺大道
,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天地萬物,看起來不一樣
,但是其實本質(zhì)是相同的,都隨著天地自然運行。萬物不同只是表面
,相同才是內(nèi)在。舍不同,觀相同,才能了解萬事萬物的道理。萬物本源,是一,沒什么性狀
,沒什么區(qū)別。孔子:觀察到相同,有什么快樂的嗎
?老子說:物我齊一
,是非、物我、生死、晝夜、福禍、吉兇、貴賤、榮辱,都沒什么區(qū)別。心中古井無波,自得其樂
。感悟:
一念不生
,萬念不在,空空如也。老子在講去“我執(zhí)”
,把“我”放下,把自己腦子里的條條框框都放下,把所有的偏見都放下。才能看到萬物相同的本質(zhì)
。比如:你分辨好人壞人
,那就無法懂得“人”的本質(zhì),見識上有愚妄,情緒上就有波動。只有萬物其一,物我不分
,心靈才能真正安寧快樂。(來源:北京文學(xu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上一篇: 瑪麗一世登基為英國和愛爾蘭女王
相關(guān)文章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kuò)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dá)到2000萬平方公里,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中國的2倍多,其中一半是長子軍打下來的。那么,窩闊臺為啥2023-07-20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但還是深受好評,該劇是根據(jù)瀟湘書院秦簡所著小說《錦繡未央》改編而來。主要講述的是北涼公主心兒在北涼降北魏后,被北魏尚書府之子李敏峰和將軍叱云南以謀反知名誅全族,被迫流2023-07-19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想來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灰姑娘母親早逝,繼母處處苛責(zé),灰姑娘過的比奴仆還不2023-07-19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叫賀夫人,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曾被父親拓跋珪懲罰過,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jìn)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