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華書局1912(zhonghuashuju1912)
五代王 定?!短妻浴肪砥咻d:
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原上草送友人》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p>
這段顧況拿白居易名字開玩笑的逸事,眾所周知,耳熟能詳。
京師首善之地,亦為政治、文化中心,不僅今日有“北漂”,自古即如星拱北斗,輻輳云集,各色人等,都往京師扎堆。人多口眾,物價高騰,勢所必然。所以,顧況既是拿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云云,道出的也是實(shí)情。長安“居大不易”,實(shí)乃自古而然。
能寫出“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白居易,自然如顧況后來所言,擁有如此才華,滿天下到哪里都居之不難。清初有“南朱北王”之譽(yù)的王士禎,常年在京師做官,頗為自得地將白居易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將自己的一部筆記題名為《居易錄》。不過,能在物價高昂的京師滋潤地生活的,自古以來當(dāng)亦為數(shù)不多。
不僅唐代的顧況慨嘆“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宋代的開封也是“居大不易”。
宋代舊制,進(jìn)士高第在初官任滿之后,可以獻(xiàn)文求試館職。在中央擔(dān)任館職,可謂是近水樓臺的清要之職。在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格局之下,士大夫精英多經(jīng)館職這條渠道走向高層,一般館職,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執(zhí)政,宰相,這是一條捷徑。但以進(jìn)士第四名登第的王安石,做了一任地方小官之后,卻沒有遵循這一仕途捷徑,一任又一任地做地方官,一直沒有提出召試館職的請求。
在奔競之風(fēng)甚盛的北宋官場,王安石的行為堪稱一道獨(dú)特的風(fēng)景,眾口稱贊其恬然退靜。后來宰相文彥博在推薦的上疏中如此稱贊王安石:
“安石凡數(shù)任,并無所陳,朝廷特令召試,亦辭以家貧親老。且館閣之職,士人所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
眾口稱贊王安石恬然退靜,連宰相文彥博也認(rèn)為王安石所說的“家貧親老”是推托之辭。其實(shí),王安石說的是實(shí)情, “家貧親老”正是王安石屢屢辭退朝廷召試的苦衷,因?yàn)樗采钪伴L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宰相文彥博推薦之后的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在寫給皇帝的《乞免就試狀》中講道:
準(zhǔn)中書札子,奉圣旨,依前降指揮發(fā)來赴闕就試者。伏念臣祖母年老,先臣未葬,二妹當(dāng)嫁,家貧口眾,難住京師。比嘗以此自陳,乞不就試。慢廢朝命,尚宜有罪,幸蒙寬赦,即賜聽許。不圖遜事之臣,更以臣為恬退,令臣無葬嫁奉養(yǎng)之急,而逡巡辭避,不敢當(dāng)清要之選,雖曰恬退可也。今特以營私家之急,擇利害而行,謂之恬退,非臣本意。兼臣罷縣守闕,及今二年有余,老幼未嘗寧宇,方欲就任。即今赴闕,實(shí)于私計有妨。伏望圣慈察臣本意止是營私,特寢召試指揮,且令終滿外任,一面發(fā)赴本任去訖。
在這封《乞免就試狀》中王安石講得明明白白, 不是出于清高恬退,而實(shí)在是有“祖母年老,先臣未葬,二妹當(dāng)嫁,家貧口眾”的苦衷,“難住京師”,因此才辭退召試的。
幾年后的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被任命為集賢校理。此時的王安石,家境不僅沒有改善,而且較以前更為困難。因此,他再次推辭就任。王安石在第四封《辭集賢校理狀》中講道:
右,臣今月二十二日準(zhǔn)中書差人赍到敕牒一道,除臣集賢校理。聞命震怖,不知所以。伏念臣頃者再蒙圣恩召試,臣以先臣未葬,二妹當(dāng)嫁,家貧口眾,難住京師,乞且終滿外任,比蒙矜允,獲畢所圖。而門衰祚薄,祖母二兄一嫂相繼喪亡,奉養(yǎng)昏嫁葬送之窘,比于向時為甚。所以今茲才至闕下,即乞除一在外差遣,不愿就試。以臣疵賤,謬蒙拔擢,至于館閣之選,豈非素愿所榮?然而不愿就試,正以舊制入館則當(dāng)供職一年,臣方甚貧,勢不可處。此臣所以不敢避干紊朝廷之罪,而茍欲就其營養(yǎng)之私。不圖朝廷不加考試,有此除授。臣若避犯命之罰,受而不能自列,則是臣前所乞,為以私養(yǎng)要君,而誤陛下以無名加寵也。
據(jù)這封《辭集賢校理狀》所述, 王安石“祖母二兄一嫂相繼喪亡”,家庭的不幸接踵而至。而朝廷不解安石之苦,不知安石之心,以為他就是高風(fēng)謙退,居然不加考試就任命了館職。這就把王安石推向了更為尷尬的境地,因?yàn)橐坏┚腿勿^職,至少要在職干上一年。這對王安石來說,確實(shí)十分為難,用他的話說,就是“臣方甚貧,勢不可處”,所以他不得不再次提出辭任。
顧況慨嘆的“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王安石屢屢在上言中講的“難住京師”,就是殘酷的現(xiàn)實(shí)。京師生活成本高昂,一般士人或普通官僚生活都很艱難清苦。宋初的王禹偁在一首《贈朱嚴(yán)》中這樣描寫道:“ 未得科名鬢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師。妻裝秋卷停燈坐,兒趁朝餐乞米炊。尚對交朋賒酒飲,遍看卿相借驢騎。”后來,入官的王禹偁感謝皇帝外放他做地方官時說:“ 分俸則桂玉不充,聚族則京師難住。”“交朋賒酒飲”“卿相借驢騎”,的確“京師難住”,何況是拖家?guī)Э?,聚族而居?/p>
“不圖遜事之臣,更以臣為恬退”, 王安石屢屢辭退美官,時人都以為他是恬然自守,其實(shí)按王安石所言,“謂之恬退,非臣本意”。南宋名臣崔與之堅辭宰相一事,直接原因就是年老多病,讓一個年近八十歲的老人從廣州千里跋涉到臨安,太難為他。有時原因很簡單,“ 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就是如此。
(本文選自《立心立命: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隨筆》,原標(biāo)題為《長安居大不易》)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7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挪威爆炸槍擊事件致87人死亡
下一篇: 面相一眼透訣法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