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朱元璋。
公元1368年,征戰(zhàn)多年的朱元璋終于如愿以償,派大軍圍困元大都,逼的元順帝棄城而逃。當明軍入駐北京后,從宮中搜出了一件寶貝——元順帝親自設計、制作的宮漏。
這件宮漏設計精巧,匠心獨運,高約六七尺,寬三尺有余,頂部設計成西方三圣殿的樣式,宮漏懸有鐘、鉦,可按更鳴響報時,每逢報時,宮漏上還會有一尊玉女像浮出。據(jù)史書記載,時人評價稱“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鮮有”。
攻打元大都的明軍,見此寶物后,小心翼翼地派人送往朱元璋處,邀功領賞。結果,朱元璋看后,立刻吩咐手下將其砸毀。眾人聞聽朱元璋的命令,雖然不忍下手,但君命難違,還是忍痛把這件寶貝給砸碎了。
在宮漏被砸毀后,朱元璋語重心長地對說:
“廢萬機之務,而用心于此,所謂作無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專治天下,何至滅亡?”——《明太祖寶訓》
在朱元璋看來,元順帝放著政務不去處理,把心思放在設計宮漏這樣的事情上,堪稱是不務正業(yè),有損于江山社稷。如果元順帝能把這份心思用在治理天下上,又何必落得個亡國的下場呢?
朱元璋的這番話可謂令人深思,將“發(fā)明家”元順帝評價地十分到位。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歡帖木兒,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師、設計師和發(fā)明家,曾親自設計過許多精巧的物件。
據(jù)史書記載,除了被朱元璋下令砸毀的宮漏,元順帝還設計過一套龍舟。這件龍舟長120尺,寬20尺,為屋宇式頂蓋,整體酷似一套長龍,在水中行進時,龍的口、眼、爪、尾等部位還能擺動,可謂活靈活現(xiàn)。
然而,元順帝終日沉迷于設計這些玩物,卻對政務置之不理,以至于國家日益衰敗,最終被朱元璋的起義軍取而代之。
朱元璋正是基于這一點,才忍痛將元順帝設計的宮漏砸毀,并告誡群臣和子孫,要引以為戒,不能像元順帝這般沉迷于淫巧奇技,誤國誤民。
可是,盡管朱元璋親手推翻了元朝的統(tǒng)治,把元順帝設計的寶物砸毀,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子孫中,卻出了一位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是在燭光斧影中繼位的。可是,這位皇帝除了寵幸宦官和沉迷美色外,最大的愛好卻是做木工活。
歷史上的明熹宗,有著“木匠皇帝”之稱。因為,朱由校這個人,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和鉆營木工活上,并曾設計制作過不少精巧別致的器具。
朱由校做的器物很多,包括漆器、硯床、梳妝盒等等,尤其是對那些精巧別致的器具最為喜歡。每當他做出一件成品后,總會愛不釋手地把玩良久,如果稍有不滿,便會將其砸毀,然后再去改進。
從這一點來說,朱由校與元順帝一樣,都是令人欽佩的“匠人”。可是,正如明太祖朱元璋諷刺元順帝的話一般,身為皇帝的朱由校,不務正業(yè),把心思都用在了鉆營這些奇巧淫技上,可謂是誤國誤民。
每當朱由校做木匠活時,最煩的就是大臣上奏,往往命魏忠賢去酌情辦理??蓵r間一長,這位大明的皇帝沉迷于木工活,而宦官魏忠賢卻大權在握,以皇帝的名義對群臣發(fā)號施令,自然使得明朝的政局日益衰敗了。
朱元璋見元順帝所造的宮漏,雖然喜歡,卻仍忍痛命人將寶貝砸毀了,為的就是防止自己和子孫沉迷于此,荒廢了政務。然而,令明太祖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的子孫中,同樣出了位木匠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5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