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劉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史書上記載,在楚漢相爭之時,當時的劉邦屢戰(zhàn)屢敗,形勢不利。這時他的謀士酈食其為他獻上一計。請他立六國的后人為王,給西楚多樹敵人。劉邦當時聽從了這個建議,并在張良來到后,得意地對張良炫耀。
誰知道張良當時就指出,如果按照這個計策行事,大事去矣。借著張良為劉邦分析了一番,劉邦聽后,不顧自己正在吃飯,馬上把嘴里的飯吐出來,讓人把刻的王印銷毀,終止了這個計劃。
酈食其為劉邦策劃的是,封六國之后為王,讓他們?nèi)ジ椨馂閿?。這個計策從表面看,似乎是一個好計策。但是,從實際上來說,這個計策根本在當時的情況行不通。
張良說了一大堆理由,其實是古人思辨的常法。這么一大堆話說到底,也就一個意思,實行這個計劃得不償失。
這是因為,在周朝的時候,周王分封列國是因地制宜的。一個是當時天下已經(jīng)大勢已定,分封列國是為了將來的長治久安。一個是分封的大多是周朝沒有控制的地方,通過分封,消化這些地方,使得周朝的勢力更加強大。
而酈食其請求劉邦分封六國后人的時候,正是和楚漢戰(zhàn)爭勝負未分之時。劉邦分封六國后人,封的是自己的地,分的是自己的人。這些分封的勢力,和劉邦都是王,何必去聽從劉邦的指揮。這樣一來,等于劉邦分散自己的勢力,去成就他人。
在軍事上還給項羽造成各個擊破的機會。將所有的實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上,還尚且不是項羽的對手。如果再分散開來,那就滅亡在即。從這方面來看,這個計劃確實是個自取滅亡的機會。
即便是在當時,就有現(xiàn)成的例子放在眼前。陳勝吳廣起義,陳勝自立為王。他派出去的軍隊,其中的一部分將領在六國后人的蠱惑下,立六國的后人為王。陳勝雖然不同意,可也沒有辦法阻止。于是,在當時的中國,除了陳勝的楚國,基本上其他幾國都復興了。
可是這六國互不統(tǒng)屬,面對秦軍的進攻,互不相救。最終,各地的起義軍被秦軍各個擊破。尤其是當秦軍攻打陳勝的時候,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不要說沒有其他王國的軍隊前來救援,連原來屬于陳勝的將領都沒有來救援,陳勝最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這就是酈食其給劉邦出的計策,在現(xiàn)實中的血淋淋的例子。
即便是過了幾百年后,后趙的君主石勒在聽別人講歷史的時候,聽到這一段的時候,也驚訝地說,“如果按照酈食其的計策去施行,劉邦的大事去也,可是他是怎么取得天下的呢?”后來聽到張良阻止的時候,他才點頭不語。
我們可以看到,連一個沒有文化的石勒都能夠看出這個計策的謬誤,劉邦怎么會看不出來?這只是當時劉邦的形勢過于危急,病急亂投醫(yī)造成的。因此,只是被張良一點撥,劉邦就馬上醒悟了過來。連飯都沒有吃完,把嘴里的飯吐出來,就一邊罵著,一邊趕快讓人銷毀刻的王印,終止了這個計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6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