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中國哲學(xué)家中心最冷的人,他眼中的世界與人生充滿了幻滅感。莊子認為人一生下來就要無可奈何地生活,身體是不自由的,我們被欲望所驅(qū)馳,為命運左右,無處可逃。
莊子說人生是黑色的,命運是悲劇的。我們就像生活在后羿弓箭射中的范圍之內(nèi),被射中是必然,而還沒有被射中,只是個偶然而已。
心腸極冷的莊子,習(xí)慣用冷眼看世界,當他看到有人主張有用的時候,他主張無用,因為無用才是大用。當看到有人瘋狂地追逐權(quán)力欲望功名富貴的時候,莊子冷笑一聲,那不過是貓頭鷹眼里的死老鼠肉而已,而真正快樂的人生,是無情無心無所待,看開一切,放下一切,做無功的神人,無名的圣人,無己的至人。這才是獲得靈魂解脫的大道。
這么冷的人,還會有朋友嗎?
有!不僅有,莊子有一個一生都在爭吵辯論,但又離不開忘不下的朋友,他的名字叫惠施。
惠施也是一個哲學(xué)家。正是因為他對哲學(xué)和邏輯學(xué)的深入研究,使他擁有了與莊子做朋友的資本,否則,莊子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與一個高官辯論這種事情上的,因為莊子始終認為,辯論的勝負根本無法確定事物的是非,從萬物齊一的角度,是非都是相對的,從更深遠的道來說,是與非其實也是沒有界限的。
但莊子卻從惠施身上,吸收了哲學(xué)思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哲學(xué)思想。
惠施是個知識極為淵博的人。《莊子·天下篇》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边@么多的書,不管是惠施自己寫的還是收藏的,這在當時都是極為罕見的。這就是成語學(xué)富五車的由來?;菔┑乃枷牒椭鳑]有流傳下來,但是莊子替他留下了一些片段。
莊子在天下篇中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歷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huán)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這十個命題,反映了惠施的“合同異”思想?;菔┱J為,有“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謂之大同異”;“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物方生方死”,“南方無窮而有窮”等。他認為一切事物的差別、對立都是相對的,歸根到“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思想。我們可以看到,莊子的萬物一體的齊物論思想,很顯然有惠施的影子,他受到了惠施思想的影響。
但莊子與惠施又是完全不同的。莊子曾經(jīng)批評惠施“強于物”,這說明,惠施關(guān)注的主要是具體事物,對天地萬物和事物道理的思考,而莊子思考的是遙遠深邃的道,換句話說,惠施關(guān)心的是現(xiàn)實的人生,而莊子則著眼于如何超越這個凡俗的世界,獲得精神上的解脫,這種解脫,莊子叫做“物物不物于物”的無所待的逍遙的境界。
莊子與惠施的一生,都在相愛相殺的辯論中度過,這讓他們結(jié)下了牢不可摧的戰(zhàn)斗的友誼。他們是一對誰也離不開誰的冤家和朋友。
惠施年長于莊子,在惠施去世之后,莊子和弟子們路過惠施的墓,莊子深情地講了一個故事,發(fā)人深思意味深長。
莊子送葬,過惠子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fēng),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呈唬骸紕t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
莊子送葬,達到惠子的墓地,回頭對跟隨的人說:“郢城有個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讓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頭砍掉這點白粉。石匠揮動著斧頭,帶著呼呼的風(fēng)聲,聽任斧頭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凈凈,郢人的鼻子卻一點沒有受傷。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將匠石叫來,說:‘請你給我也試試看?!橙苏f:‘我曾經(jīng)確實能夠砍掉鼻灰。即使這樣,我的對手已經(jīng)死了很長時間了。’自從先生去世以后,我沒有辯論的對象了,我沒有說話的人了。”
很顯然,莊子把惠施當成了最可敬的對手,因為只有惠施才能跟得上他的步伐,只有惠施才是與他靈魂相通的朋友,是莊子最好的對手。現(xiàn)在最好的對手已經(jīng)死了,莊子已經(jīng)沒有了對手,他感到深深的寂寞。
其實,惠施與莊子的辯論,基本上是現(xiàn)實與超越、凡俗與逍遙、有用與無用之間的辯論。作為一個關(guān)注具體現(xiàn)實的思想家,惠施無法理解莊子的超越。
惠施曾經(jīng)聽說莊子偷偷潛入魏國,來爭奪他的國相的官位,就派人在城內(nèi)搜捕了三天,莊子聽說后,大搖大擺去見惠施,又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寓言:南方有一種鳳凰,名字叫鹓鶵,這種鳥從南海出發(fā),展翅高翔飛向北海。它一路乘風(fēng)扶搖,只棲于梧桐的枝干,只品嘗干凈的竹實,只飲用甜美的山泉。這時候呢,有只貓頭鷹,抓著一只腐爛的死老鼠停在樹杈上,仰頭看見鳳凰飛過,生怕鳳凰下來搶他的死老鼠,于是朝著鳳凰大喊大叫地發(fā)出警告:‘嚇!嚇!’……”
在莊子眼里,惠施所看重的不過是一塊死老鼠肉而已,而莊子,是高潔的鳳凰,惠施不過是個貓頭鷹而已。
惠施與莊子還曾經(jīng)就有用和無用的問題,有過一場辯論,這鮮明地體現(xiàn)了二者思想的不同。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把他栽植成長,結(jié)出的葫蘆有五石的容量。用它來裝滿水,則它不夠堅固,無法負荷本身的重量。把它剖開做成瓢,它又寬大得沒有水缸容得下。這葫蘆不可說不大,我卻因為它沒有用而打碎他。
莊子說:先生真是不善于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個擅長調(diào)制不讓手龜裂的藥物,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有一位路過的客人聽說這件事。愿意出一百金購買他的藥方。他召集全家人來商量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shù)金而已,現(xiàn)在一旦賣出藥方就可以賺到一百金,就賣給他吧!』這位客人拿了藥方,便去游說吳王。正好越國興兵來犯,吳王派他擔(dān)任將領(lǐng),冬天與越人在江上作戰(zhàn),結(jié)果大敗越人,并因而得到封地做為獎賞。
莊子說:能夠不讓手龜裂,所用的藥方是一樣的;但是有人獲賞封地,有人不得不繼續(xù)漂洗絲絮,這是因為所用之處不同?。‖F(xiàn)在你有五石大的葫蘆,為什么不綁在身上當成腰舟,讓自己浮游于江湖之上,卻還要擔(dān)心水缸容不下它呢?可見先生的心思還是不夠通達?。?/p>
惠施與莊子人生思想的不同,恰恰體現(xiàn)在這里。
惠施眼中的無用,恰恰便是莊子選擇的有用。在莊子看來,無用之用,恰為大用。惠施汲汲于富貴、功名、利祿,走追求權(quán)勢的康莊大道,而莊子卻自甘寂寞,選擇無人走的小路,過清靜的無心無情的生活?;菔┢疵非蟮?,莊子棄若敝屣;惠施不屑一顧的,莊子卻視若珍寶。
莊子與惠施辯論了一輩子,卻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63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高雄發(fā)生管線大爆炸
下一篇: 中國邊海防標志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