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中意味深長的現(xiàn)象
第一類是從來都抱有隱居的志向
莊子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
,魏國第二類隱士是經(jīng)歷了或官場或情場或各種不如意,覺今是而昨非
第三類就是假隱士。有的隱士非要跑的遠(yuǎn)遠(yuǎn)的
比如唐朝好多假隱士
,就喜歡跑到距離長安不遠(yuǎn)的終南山隱居。李白就是這樣,四川有多少好地方適合隱居,他不去,偏偏跑到終南山隱居。還有一個叫盧藏用的也是一樣,所以后來就有了諷刺假隱士的“終南捷徑”之說。田園詩之祖隱士陶淵明不是一開始就隱居的
,但他卻是中國隱士們最為純粹的人,他的隱居,是心隱。大部分隱士都很有錢
。他們有良田,有仆人,有美酒。他們不干活,就是每天假裝看風(fēng)景陶淵明一開始并非想做隱士
陶淵明早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
老莊思想其實并不復(fù)雜
命運怎么樣,你就怎么樣
這種隨便自然的境界
懂得了這些,我們就能正確地理解他的最有名的一首詩:《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
采菊東籬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用這首詩告訴我們
他說: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
結(jié)廬在人境
陶淵明明確提出了自己的隱士觀
所以陶淵明說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這也是對陶淵明的大隱觀的致敬。
采菊東籬下
心靜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的美
陶淵明的心態(tài)是悠然自得的
比如李白在面對敬亭山時,寫道:“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陶淵明看到,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
,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jié)伴而還。飛鳥是陶淵明的一個隱喻,是說他自己。飛鳥朝去夕回,山林乃其歸宿;自己屢次離家出仕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曾這樣寫道:“云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就是無心,唯有無心
,才能認(rèn)真,唯有無心,才能真正享受田園的樂趣,而不是慌慌張張無限焦慮地假裝隱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從自然的美景中,想到了人生的樂趣。事實上,人生的樂趣何須多說?只要你自己感到快樂就行了,在這種快樂面前,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的,都是失真的。就像人與人的關(guān)系,懂你的人,不必說;不懂你的人,說了也沒用。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6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下一篇:
昆山中榮金屬工廠爆炸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