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6年前的今天,1917年8月9日 ,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饒宗頤誕生。
饒宗頤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jīng)學家、教育家和字畫家,是集學術(shù)、藝術(shù)于一身的大學者,又是杰出的翻譯家。香港大學副校長曾這樣評價他:香港如果出了1個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沙漠了。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鋤來謙虛地評價自己一生成績的。饒先生和季羨林齊名,學界稱南饒北季。
饒宗頤,1917年8月9日。生于廣東潮安。字固庵,號選堂,廣東潮州人。幼耽文藝,18歲續(xù)成其父所著潮州藝文志,刊于領(lǐng)南學報。以后歷任無錫國專、廣東文理學院、華南京大學學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學,并前后從事研究于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任職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饒教授于1962年獲法國漢學儒蓮獎,198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shù)系榮譽講座教授。1993年為上海復旦大學顧問教授。饒教授學術(shù)范圍廣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shù)史、音樂、詞學等,均有專著,出版書40種,學術(shù)論文過3百篇。藝術(shù)方面于繪畫、書法成就尤深。繪畫方面,擅山水畫,寫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1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畫取法白畫之白描畫法,于李龍眠、仇10洲、陳老蓮諸家以外,開1新路,影響頗大。書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錄書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長,自成1格。饒宗頤家中天嘯樓藏書達10余萬卷,為當時粵東最富盛名的圖書館。1997年取得香港藝術(shù)發(fā)展局頒發(fā)第1屆畢生成績獎。2000年獲香港特區(qū)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2003年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shù)館落成。臺灣新文興出版公司出版《饒宗頤二十一世紀學術(shù)文集》,全集共分104卷,210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67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