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之犬:“喪”字該讀平聲,還是去聲?這里的“犬”,指的又是誰?原來,它說的不是別人,而是孔老夫子。
提到“喪家之犬”這個詞,應(yīng)該是沒有不知道的,它顯然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失去了靠山,無處投奔,而只能到處亂竄的人。不過,你知道嗎?要說起這“喪家之犬”,恐怕只要一開口,大概就能讓你大跌眼鏡,瞠目結(jié)舌,因為,“喪家之犬”說的不是別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孔圣人。
為什么說“喪家之犬”指的是孔夫子,我們暫且不說,單單就是那一個“喪”字,就足夠我們討論一番的了;所以,就讓我們先從“喪”字入手吧。
“喪”,是個多音字,既可以讀平聲的“sāng”,也可以讀去聲的“sàng”。讀平聲時,它的意思顯然是與“死了人有關(guān)的事情”,如“喪事”、“喪服”、“喪禮”等;讀去聲時,它的意思則是“丟失、失去”,如“喪失”、“喪膽”、“喪生”等;那么,在“喪家之犬”這個詞語之中,是應(yīng)該讀平聲的“sāng”呢?還是該讀去聲的“sàng”呢?
其實(shí),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問題,因為我們誰都知道,“喪家之犬”中的“喪”,讀去聲的“sàng”,意思是“喪失了家(即靠山)的狗”,這樣的讀法和解釋,當(dāng)然是正確的,也是我們所共知的。不過,“喪家之犬”卻還有著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辦喪事人家的狗”。
顯然,如果是這個意思的話,那么“喪家之犬”中的“喪”,就應(yīng)該讀平聲的“sāng”了,它的意思是說,辦喪事人家的狗,由于主家人都在忙于料理喪事,所以根本就沒有人再理睬它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喪”字讀平聲時,重點(diǎn)強(qiáng)調(diào)的是“不被理睬”,而讀去聲時,強(qiáng)調(diào)的則是“失去靠山”;聲調(diào)不同,側(cè)重點(diǎn)也就不同。但是,按理說,“喪家之犬”的“喪”讀平聲的“sāng”,也是不錯的,除非“辦喪事人家的狗”這種解釋不成立。
關(guān)于這個“喪”字究竟該讀平聲?還是去聲?我們暫且討論到這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帶著明顯貶義的“喪家之犬”,又是如何著落在孔夫子的身上的吧。
話說孔子為了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就帶領(lǐng)著眾弟子周游列國,可是,當(dāng)他們在前往鄭國的途中,孔子卻和他的弟子們走散了。于是,孔子就開始站在鄭國外城的東門張望,而他的眾弟子們,當(dāng)然也在不停地尋找著孔子。當(dāng)子貢(端木賜,“孔門十哲”之一)在城中向一個鄭國人打聽孔子消息的時候,那個鄭國人卻對子貢說了這么一番話:“東門那里站著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chǎn),然而從腰以下,比夏禹還要差三寸,他瘦骨嶙峋,憔悴不堪,樣子好像喪家之犬?!?/p>
后來,子貢果然在東門找到了孔子,于是,他就把剛才鄭國人的那番話,講給了孔子,誰知孔子一聽,卻不禁笑道:“我的樣子,倒不太像他說的那樣,不過,他說我像‘喪家犬’,倒是沒有說錯?。 ?/p>
別人說孔夫子是“喪家之犬”,而孔夫子不但不生氣,反而又拿過來自嘲,這也正好顯示了孔子志高識遠(yuǎn)、安貧樂道的大丈夫風(fēng)范。
這就是“喪家之犬”的來龍去脈,不過,從孔子的這件事情上,我們倒是感覺,至少再一開始,這個“喪家之犬”的“喪”,應(yīng)該是讀平聲的“sāng”才對;孔子旅游勞頓,憔悴不堪,確實(shí)有點(diǎn)兒像“辦喪事人家的狗”,沒人搭理,無人問津,隨其自生自滅了。
關(guān)于這個問題,親愛的小伙伴們,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guān)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么漂亮還來關(guān)注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70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長征二號火箭發(fā)射澳星勝利
下一篇: 蔣介石拒絕蒙古自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