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
何為人性?
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是人和動物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
人性是支配人行動的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它要求我們不能做反人性的事情。
柏拉圖說“人的本性將永遠傾向于貪婪與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樂而無任何理性?!?/p>
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但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不懂“人性”。
明朝初年,朱元璋剛平定天下,需要造船運送糧食。 但是造船需要很多釘子,工匠們?yōu)榱四怖?,往往會虛報釘子使用量,所以一艘船到底使用了多少釘子,很難計算。
有一次,朱元璋下令工匠們造船,工匠們故技重施,照例虛報。 于是,朱元璋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河邊,下令把造好的一艘船燒掉。很快,大火把船燒的干干凈凈,只剩下一堆鐵釘。
這時候,朱元璋又下令把這些釘子收集起來過秤,結(jié)果稱出的釘子重量,僅僅是所報數(shù)量的十分之一。
工匠們一個個膽戰(zhàn)心驚,但朱元璋并沒有處罰他們,而是按照這堆釘子的重量,定下了造一艘船所需要釘子的數(shù)量。之后,按照這個標準造船,再也沒有人敢從中牟利了。
世事萬千,不變的只有人性。 當你遇到難辦的事情時,不妨多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解決之道。
二、德性
何為德性?
德性,即德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德性”。
曾經(jīng)有兩個空布袋想站起來,就一同去請教神仙。
神仙說:“你們兩個要想站起來,要么是有東西把口袋撐起來,要么就是讓別人用手把你提起來。”
于是,一個布袋使勁往自己肚子里裝東西,快裝滿的時候,自己也穩(wěn)當當?shù)恼玖似饋怼?/p>
但另一個空布袋就想,自己往袋子里裝東西多辛苦,不如等人過來提起自己。
于是等啊等,終于有一個人把它提了起來,空布袋非常高興。 結(jié)果,那個人一看里面什么也沒有,就把它扔掉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豐厚的德行修養(yǎng),在這個世上很難更好的立足。
有德之人,必受人敬。 德行,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三、悟性
何為悟性?
悟性,是一種對事物的理解力和認識的能力。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悟性”。
不同的人,可能會遭遇相同的經(jīng)歷,但經(jīng)歷過后,卻得到截然不同的人生,這中間的差別,在于人對經(jīng)歷不同的感悟。
比如,你原本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所以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困難的時候總有人伸出幫助你,這時候,你會感受到做人真誠的好處,并且堅定這種信念。
但是后來,你換了環(huán)境,你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爾虞我詐,你的真誠換來的是上當受騙,這時候,你就會懷疑做人到底要不要真誠。
一個人可以沒有沒有背景,沒有存款,沒有顏值,但一定要有悟性。
四、韌性
何為韌性?
韌性,即一種能夠從痛苦的經(jīng)歷中恢復、甚至獲得力量和成長的能力。
人,生來就有韌性。
巴頓將軍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p>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韌性”。
五、血性
何為血性?
血性,即忠義赤誠的性格。 血性,是做人的準則,也是做人的品質(zhì)。
漢武帝曾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一種國家的尊嚴,更是一種血性的體現(xiàn)。
堅強和血性,不是刻意的矯情,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血性”是有激情,有擔當,敢作敢為。
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血性”。
有些事,遇到了,就得辦,即使在四面楚歌之下帶著滿身傷痕,也絕不退縮。
六、記性
何為記性?
記性,即記憶能力。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善于從歷史經(jīng)驗當中找教訓,提高記性,是少走彎路的一個捷徑。
一個人沒有記性,是非??膳碌?。
之前,一貫幽默搞笑的黃渤,在一檔節(jié)目中突然哽咽落淚。
他回憶,有天他結(jié)束工作后回家,父親突然很客氣的迎接,還招呼他喝茶。
原來黃渤的父親得了很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
父親把他認成了老戰(zhàn)友,連自己有沒有兒子都不記得了。
有哲學家說過:“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strong>
沒有記憶的參與,任何學習都不可能進行。 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大事,不可沒有“記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71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