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亳州區(qū))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被尊稱為“曹武王”。他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也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
曹操出身于沛國貧寒的士族家庭,少年時代聰明好學,深受家族重視。他早年參與了許多戰(zhàn)爭,展現(xiàn)出出色的軍事才能。在戰(zhàn)亂的時代里,曹操以勇猛善戰(zhàn)著稱,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地方豪強。他善于用兵,善于分析敵情,善于制定戰(zhàn)略,因此在多次戰(zhàn)斗中獲得勝利,聲名遠揚。
曹操少年機警,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二十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后任騎都尉,參與鎮(zhèn)壓黃巾軍。遷濟南相,奏免貪吏,禁斷淫祀。征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財起兵,與袁紹等共討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據(jù)兗州,分化誘降黃巾軍三十余萬,選其精銳編為青州軍,自此兵力大振,先后擊敗袁術(shù)、陶謙、呂布等部。建安元年(196年),迎漢獻帝至許(今河南許昌東),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總攬朝政。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zhàn)中大敗袁紹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譚等勢力。建安十二年(207年),擊破烏桓,統(tǒng)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進位丞相。同年進攻荊州,與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展開赤壁之戰(zhàn),敗歸。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建安二十年(215年),征張魯,取漢中。次年進爵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死于洛陽,享年六十六歲 。兒子曹丕代漢稱帝后,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葬于高陵。
曹操善詩文,知兵法,開建安文風。有詩文多篇。另有注《孫子》傳世。今人整理其詩文成排印本《曹操集》。同時亦擅長書法,被唐朝張懷瓘《書斷》評為“妙品”。
歷史評價
曹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張遼: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遼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周瑜:操雖讬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孫權(quán):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蘇洵: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范文瀾: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xiàn)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
軼事典故:
譙水擊蛟
曹操十歲那年,在龍?zhí)吨杏斡荆蝗挥龅揭粭l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地與鱷魚周旋。鱷魚無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后來,有個大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我在龍?zhí)杜龅谨{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詢問,曹操以實相告,無不驚嘆少年曹操的膽略。
智激袁紹
曹操年輕時,和袁紹兩人常常喜歡做游俠。他們兩人曾經(jīng)去看別人結(jié)婚,乘機偷偷進入主人的園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廬里面的人,都跑出來察看,袁、曹兩人便拔刀搶劫新娘。在他倆跑出來后,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荊棘叢中,袁紹動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這里!”袁紹驚恐著急,趕快自己跳了出來,兩人終于得以逃脫。
關(guān)羽求妾
秦宜祿去袁術(shù)那里娶了漢朝宗室女為妻子。他的前妻杜夫人和兒子秦朗留在下邳。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圍攻呂布于下邳,關(guān)羽屢次請求在城破之后可以納杜夫人為妾。曹操見關(guān)羽反反復(fù)復(fù)的請求,懷疑杜氏美貌異于常人,于是親自去看杜氏,果然美貌非凡。曹操因此拒絕了關(guān)羽納杜夫人為妾的請求,自己親自納杜夫人為妾。秦朗于是成為曹操的繼子。曹操異常疼愛秦朗,每次宴席看到秦朗,都對賓客們說:“世上還有人像我這樣疼愛繼子的嗎?”
行刺張讓
曹操曾私入中常侍張讓的府邸試圖行刺,張讓發(fā)覺,派人追捕,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qū)⒊鰜?,張讓的衛(wèi)士無法接近他,曹操且戰(zhàn)且退,退到垣墻邊時,縱身一跳,逾墻而出。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帶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傳話給士兵們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jié)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笔勘鴤兟牶螅炖锒剂骺谒?。他們憑借著這個,得以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文昭甄后
魏文昭甄皇后賢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為得寵。曹公攻打進鄴城后,便急忙令人召見甄氏,左右的隨從卻都稟告說:“五官中郎將曹丕已經(jīng)去了。”曹操說:“今年攻打鄴城正是為了她?!?/p>
割發(fā)代首
有一年萬物豐收之時,曹操奉皇命率軍經(jīng)過麥田,下令說:“士卒不要弄壞了麥子,有違反的處死!”軍中凡是騎馬的人都下馬,用手相互扶著麥子走。未想曹操自己所坐的馬竟然尥蹶子竄進了麥地,招來手下的主簿來論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應(yīng)對說:自古刑法是不對尊貴的人使用的。曹操反而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tǒng)帥屬下呢?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在完成任務(wù)前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庇谑悄闷饎砀顢嘁唤仡^發(fā)投擲在地上。
迎回文姬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出于對故人蔡邕的憐惜與懷念,“痛其無嗣”,于是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派遣使者用金璧將其女蔡文姬從北方匈奴之地贖回國中,重嫁給陳留人董祀,并讓她整理蔡邕所遺書籍四百余篇,為中國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側(cè)面貢獻。
橫槊賦詩
赤壁之戰(zhàn)前夕,曹操率大軍飲馬長江,與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shè)樂,歡宴諸將。酒酣,曹操操取槊立于船頭,慷慨而歌。蘇東坡在《前赤壁賦》里稱其“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絕妙好辭
曹操曾經(jīng)途經(jīng)曹娥碑下,楊修隨行。石碑的背面題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辈懿僬f:“你先別說,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里遠的時候,曹操才說:“我已經(jīng)知道了?!泵顥钚迒为殞懗鏊赖?。楊修寫:“黃絹,有色的絲織品,寫成字是‘絕’;幼婦,少女的意思,寫成字是‘妙’;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寫成字是‘好’;齏臼,受辛之器,盛納五辛的器具。五辛的另外一種解釋是蔥、蒜、椒、姜、芥;注:這不是受盡艱辛的器具,而是盛納五辛的器具。這說的是‘絕妙好辭’的意思?!辈懿僖矊懴铝俗约旱南敕ǎ蜅钚奘且粯拥?,于是贊嘆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p>
分香賣履
曹操臨終前,留下《遺令》說:“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辛苦,讓他們住在銅雀臺(遺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二十公里鄴城遺址內(nèi)),好好安置他們,在臺正堂上放六尺床,掛上靈帳,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要向帳中歌舞奏樂。你們要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制作帶子、鞋子賣?!?/p>
杖殺幸姬
有一個曹操寵愛的姬妾常常陪曹操在白天睡覺,躺在曹操的床上。有一次曹操臨睡前對她說:“一會記得把我叫醒”。后姬妾看到曹操睡得很香,就擅自做主沒有把他叫醒。等到曹操自己醒來發(fā)現(xiàn)錯過了時辰,就下令把這個姬妾杖責至死。
悔殺華佗
曹操患有頭風病,依賴于華佗的治療,但華佗因為離家太久想念家鄉(xiāng),就回家借口妻子生病,屢次拒絕曹操的邀請,曹操非常生氣,就將華佗下獄,處以死刑。曹操雖然頭風病沒有得到根治,但是并不后悔殺了華佗。直到他最喜愛的兒子曹沖病重而死,曹操才后悔不已。
曹操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迅速崛起,成為東漢末年的一方諸侯。他以權(quán)謀著稱,精于治國理政。曹操實行嚴格的法治,提倡節(jié)儉廉潔,注重農(nóng)業(yè)發(fā)展和人才選拔。他重視教育,推行文化事業(yè),引進外地人才,使魏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得到了發(fā)展。
曹操還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他的作品《觀滄?!繁蛔u為千古絕唱。他的詩文風格雄渾豪放,表達了他對國家興旺和個人理想的追求。他的文章深受后人的喜愛和推崇,被譽為“文武雙全”。
然而,曹操的政治手段也備受爭議。他采取了嚴密的控制手段,削弱了其他勢力的權(quán)力,使自己獨攬大權(quán)。他在統(tǒng)治期間,魏國的農(nóng)民遭受了很大的苦難,社會秩序也受到了一定的動蕩。
曹操晚年,他面臨著各方勢力的挑戰(zhàn)和內(nèi)部的矛盾。220年,曹操病逝,年僅66歲。他的死引發(fā)了一系列的權(quán)力爭奪,最終導(dǎo)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盡管曹操在歷史上有著爭議,但他作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智勇才華、治國才能和文學成就,使他成為古代中國歷史上備受尊敬和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操最終不能統(tǒng)一中國的重要原因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在為曹操遺憾。
因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曹操真的統(tǒng)一三國,歷史就將重新改寫。
更是因為曹操代表了普羅大眾心中對于成功的疑惑!
是啊,一個人成功要具備太多的內(nèi)在和外在條件!像曹操那樣的猛人,似乎生來就是具備了眾多普通人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條件,生在了離終點站不遠的地方,可最終這些優(yōu)勢的內(nèi)在和外在條件,并沒有讓他最終走到統(tǒng)一中國的終點站。
這種遺憾,也給了人們更多的思考。
是啊,曹操有野心,有才華,有軍功;有天時,有地利,有人和。
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東風卻吹成了西北風,把一切美夢都吹跑了,這陣西北風是由什么構(gòu)成的呢?它從何而來呢?
毛澤東同志曾對曹操有過一個著名論斷,對曹操的缺點可謂是一針見血。
也從一個側(cè)面可以看出曹操的另一面,對曹操未能最終統(tǒng)一中國也是一種新的注解。
毛澤東熟讀史書,智謀天下,對識人斷人有獨到之處。
他認為曹操的一個缺陷是性格優(yōu)柔寡斷。
具體表現(xiàn)很多,比如攻打完張魯,奪取漢中后,本應(yīng)乘勝攻擊蜀國,曹操卻是置眾將的建議于一邊,不聞不問,等到幾個月后才后悔,沒有聽從部屬的建議。
可是時移世易,這個時候,蜀國已經(jīng)認真整軍備戰(zhàn)、做好了各項戰(zhàn)爭準備,因此攻打的時機已經(jīng)消失了。
再者是在長坂坡之戰(zhàn)中,曹操下令不得有劍矢攻擊趙云,讓趙云殺進殺出七次,不僅保住了性命,而且破壞了自家軍心。
這種優(yōu)柔寡斷不斷的疊加累積在一起,就喪失了很多的機會,失去了戰(zhàn)場上最為寶貴的時與勢,而時移世易,最終往往就成不了事了。
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曹操的第2個缺陷,則是沒有擔當。
這個沒有擔當,是指其在生活中,在人品上做不到嚴于律己。
世人都知道讓曹操最為出名的便是那句在殺人后所說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而實際上,這種事情往往不要太多,有幾件就足夠讓手下人寒心的了。
在舉世聞名的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號稱的80萬的精兵強將被蜀吳聯(lián)手打的一敗途地,死傷無算。
可后來追究責任的時候,曹操又是如何說的呢?《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而其自身則免于擔責。
這個明顯沒有擔當?shù)淖龇?,即便沒人敢說,眾人也會在背后犯嘀咕的。
久而久之,眾將離心,將以何來統(tǒng)一天下?
結(jié)語:
評價歷史人物向來不容易,既不能以當前的人來要求古人,又不能做到真正的“抵達現(xiàn)場”,只不過要更為的客觀,更多的評價的標準與角度。
曹操一生,任憑評說,但又一些名人所言,或許能見幾分真諦。
如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中所說:“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佩服他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71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