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徐茂公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公元655年,此時的徐茂公已經(jīng)年過花甲,唐高宗欲廢皇后,重新冊封武則天為皇后。當時的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是極力反對的,但是李義、許敬宗等人卻又支持,雙方互不相讓,諫言不一。唐高宗李治無奈,最后找到徐茂公,徐茂公因有功,被賜李姓,為李績,李績自然知道高宗為何事而來,但是如果自己表達不好很有可能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因此李績一直表面上支持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背地里又支持許敬宗等人,當高宗問及此事,李績說:“此陛下之家事耳,何必更問外人!”李績的回答可謂是完美,本就是皇帝家自己的事情,何須由外人來插手。雖說徐茂公并未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無異于是支持高宗,高宗醍醐灌頂,心想“是啊,我家里的事還要你們管什么?!彪S后便冊封武則天為皇后,到這里按理來說,武則天應該是要感激徐茂公的。
然而徐茂公有個孫子叫徐敬業(yè),繼承了他的爵位,應該叫李敬業(yè)。據(jù)說徐茂公在第一眼看到孫子時,深諳相術的他,一眼便看出徐敬業(yè)面相不善。甚至還說徐敬業(yè)日后必是家族禍患,導致家族被滿門滅族,于是想要將其殺害,假裝帶著人和徐敬業(yè)一同打獵。待徐敬業(yè)進入森林之后,在外面放火,想要將其燒死。結果徐敬業(yè)急中生智,用刀剖開馬的肚皮,自己鉆進去,這才得以逃生。
事實證明,徐茂公的猜測是對的,徐敬業(yè)最終因為反對武則天稱帝,不僅自己被殺,還連累家族和祖父徐茂公也被開棺戮尸。徐敬業(yè)最終因為反對武則天稱帝,發(fā)動叛亂,最終被武則天派兵平叛,最后自己也被部下所殺。徐敬業(yè)兵敗之后,他的弟弟徐敬貞卻對武則天說,當年徐敬業(yè)出生之時,被子下面突然出現(xiàn)一只龜殼,龜殼的紋路先是是大富大貴之相,如今看來,哪里是大富大貴,簡直就是大變之相。
武則天聽后,將徐茂公的墳墓挖掘,棺木打開,用火焚燒,這才得以消了怒氣。想想徐茂公縱橫一生,被世人稱為和諸葛亮一樣的存在,最后卻落得個無處安寧,尸體都沒能得到保全,不得不令人嗟嘆。
唐高祖李淵建立李唐王朝后,軍功強大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奪嫡斗爭,最終李世民放棄了傳統(tǒng)奪嫡途徑,采用暴力手段發(fā)動玄武門之變,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武德九年(626)八月,高祖李淵被迫退位,成為太上皇,直到貞觀九年(635)去世。李淵一共當了九年太上皇,這期間他的生活是非常不愉快也很凄涼的。
李淵被迫退位成為太上皇,不僅內(nèi)心懷著喪失兩個愛子的悲痛心情,更讓他失落的是他失去了皇帝擁有的一切權力,而且在生活上也失去了至高無上的享受。
李世民上位后,由于對父親偏愛李建成和李元吉心懷怨恨、再加上他要竭力證明自己的正義性,因此不惜對高祖李淵的一些政治措施大加批判,最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就是李世民對裴寂的處理。
裴寂是李淵最信任和要好的心腹朋友,他是勸說李淵太原起兵的首倡者,是李唐的開國功臣。但李世民當皇帝后,不僅直接對他進行人身攻擊,還找了不少借口對裴寂進行嚴厲的打擊,甚至定了他死罪,后來由于輿論沸騰,不得不改成流放。李世民對裴寂的指責和打擊實際上是含沙射影針對的高祖李淵,李淵被兒子這樣羞辱又有什么辦法呢?他只能忍氣吞聲。
唐朝初年,太極宮是皇帝聽政、舉行國家大典和休息的地方,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宮殿。李世民剛即位時還假惺惺地暫居東宮,以示對高祖的尊敬。但時間長了在東宮畢竟顯不出自己的皇帝威風,因此在貞觀三年他終于把李淵給遷出了太極宮,李淵被迫搬到位于外城郭的弘義宮(改名大安宮),過著被幽禁的生活。
貞觀四年,唐朝大將李靖趁著東突厥遭遇天災時,一舉將其滅國,李世民大喜。由于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當時位于北方的突厥坐大,包括李淵在內(nèi)的各個諸侯都曾向突厥稱臣示好。這種行為雖然屈辱,不過也是在客觀形勢下的一種暫時妥協(xié)政策,作為李唐王朝的繼承人應該體諒。
但李世民為了渲染自己的政績和吹捧自己的功勞,不僅到處宣揚李淵當初的舉動讓自己感到多么恥辱,而且還召集了親近大臣、諸王、妃子、公主等人開了個盛宴,太上皇李淵在宴會上表演了琵琶,并大力稱贊了李世民的功業(yè)。這顯然也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利用高祖來宣示自己的權威和合法性,李淵也不得不配合演出,在皇室親貴面前低著頭承認自己不如兒子。
而從細節(jié)里可以窺見的李世民平時對高祖李淵之苛待的便是避暑一事了。由于長安皇宮夏天暑熱尤其厲害,因此初唐時,皇帝往往會選擇去清涼之地九成宮避暑。李淵在皇帝位時也經(jīng)常出去巡游,但在弘義宮就等于被幽禁,不能隨便出宮一步了。
李世民自己經(jīng)常外出巡游或避暑,但從來沒有關心和想起過父親。好幾年后,監(jiān)察御史馬周上書批評了李世民,李世民雖然表面接受,但依然我行我素。貞觀八年,年老體弱的李淵身體轉壞,已經(jīng)臥病在床,結果李世民在這個時候請他去九成宮避暑,氣憤的李淵只能冷冷回了一句:隋文帝崩在那里,不去!(唐朝人認為隋文帝死于其子隋煬帝之手)。這顯然是李淵對李世民的一種諷刺。
貞觀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淵去世,享年七十歲。李淵去世后,李世民更是毫無忌憚地對史書上下其手。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上位的正義性和掩蓋自己屠殺親人的罪惡,對初唐的歷史記載定下了一個大的基調(diào),即貶低李建成和李元吉、貶低父親高祖李淵,將其斥為昏庸糊涂之主,然后再大書特書自己的英明神武,以此襯托自己的高大偉岸形象,李淵建立李唐的功勞和作用被兒子貶低得近乎一無是處。
從家庭和睦到骨肉相殘痛失愛子、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幽禁生活、從擁有最好生活享受的帝王到門前冷落無人問津的太上皇,從英明偉大的開國帝王到史書里昏庸的老糊涂,唐高祖李淵的晚年生活可以說是非常凄涼的。
徐茂公就是徐世勣,歸降唐朝后被賜姓李,叫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兵法韜略與李靖并稱。649年李世民病逝,將李勣留給唐高宗李治,是個托孤之臣。
李治登基后重用李勣,先后任命其為洛州刺史、同中書門下、尚書左仆射、司空等職,位高權重。李勣在李治廢除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鏟除長孫無忌勢力的過程中出力甚大,受到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梢哉f李勣在武則天上位的過程中對她是有恩的,那為什么后來被武則天開棺戮尸滅族呢?
只因為李勣有個坑死人的孫子徐敬業(yè)。李勣的兒子李震早死,家業(yè)只能傳給孫子徐敬業(yè),可以說是精心教導。公元669年李勣去世,給孫子留下的是大好局面,既有英國公的爵位,更有與武則天夫婦的情誼,徐敬業(yè)可以說是官路亨通。
但可能是年少成名吧,在公元683年徐敬業(yè)犯事被貶官到揚州,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樣被貶官的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魏思溫等人,一幫人聚在一起發(fā)泄被貶官的不滿,最后可能是喝多了決定陰謀作亂。
當時武則天掌握全部權力,李氏皇族大權旁落,徐敬業(yè)這些人就打著為李氏皇族的名義造反作亂,還找個相貌像已故太子李賢的人當幌子,聲稱自己是奉了太子的命令討伐武則天。
但徐敬業(yè)這幫人眼高手低,造反缺乏整體規(guī)劃,再加上徐敬業(yè)空喊為了李唐皇室的口號,實際上自己另有野心有些要割據(jù)江南的意思,使得很多擁護李唐江山的人將其視為亂臣賊子,不到一年叛亂就被平定了。
徐敬業(yè)被自己的手下出賣砍死,李勣一輩子打下的榮耀被自己的孫子一朝喪盡,李勣的官職封爵全被取消,遭掘墓砍棺凄慘至極。
事實上,并不是徐茂公自己得罪了武則天,而是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yè)觸碰了武則天的底線。而徐茂公只是被孫子牽連,才會被武則天挖墳掘墓,在自己死后仍不得安生。那么徐敬業(yè)是怎么得罪武則天的呢?他帶頭謀反,掀起了一場龐大的反武運動。而致使他謀反的原因卻十分可笑,只是因為他仕途不順,與三五好友在吃酒閑聊之時隨意的一個想法,便導致了徐茂公家?guī)状页嫉男蜗蟾吨畺|流。
大家都知道,對于武則天來說,徐茂公有些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是徐茂公在武則天最無助的時候給了她希望。是他給了唐高宗廢王立武的理由和借口,是他的一句話讓武則天找到了信心。然而對于這樣一個恩人,武則天卻選擇在他死后挖墳掘墓,可見,武則天是多么恨徐家人。事實上,當時的武則天還沒有登上皇位,也沒有真正地掌握皇權。
對于她來說,她的根基還不穩(wěn),在這樣的局勢之下,徐敬業(yè)等人的造反對于武則天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盡管,武則天很快便籌集了三十萬大軍,看上去這場叛亂擺平的也很輕松,但是,這場叛亂在當時的影響確是不能忽視的。雖然說徐敬業(yè)并沒有什么能力,但是他卻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便組建了龐大的隊伍。
前來響應謀反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打著替廬陵王平反的旗號確實招攬了不少人??梢?,李唐王的舊部還存在著一股很大的力量。而是徐敬業(yè)將這種力量聚集起來了。但是徐敬業(yè)卻忘記了自己與武則天的差距。武則天啟用李唐老臣去討伐徐敬業(yè),瞬間讓徐敬業(yè)變成了師出無名的叛賊,輿論導向一下子便改變了,徐敬業(yè)也越來越被動。而他的悲慘下場也連累了自己的家人,當然包括他的爺爺徐茂公。
神龍元年(705),新的一年在開始時便暗潮洶涌。正月里,武則天一病就是大半月,在這期間,沒有大臣能夠見到她,就連李顯和李旦想要問安,都得不到她的允許。在這期間,她的身邊只有張氏兄弟。崔玄暐上書說:?陛下龍體欠安,太子、相王孝順仁義。都可以伺候湯藥。希望陛下不要令異姓者出入禁中,以防萬一。?武則天表示她很感激崔玄暐的心意,但之后又一切如故,她依然只愿意見張氏兄弟。
朝廷上也開始有各種傳聞,有人懷疑武則天已經(jīng)一病不起,被二張軟禁。更多人擔心二張如今?挾天子?,恐怕會冒充武則天頒布圣旨,做危害太子或相王之事。武則天不出現(xiàn)在朝堂,大臣們無心辦公,每天都在試圖打聽禁中的消息。而張柬之則認為時機已到,他開始多方聯(lián)絡朝廷官員,很快就有太子右庶子崔玄暐、司刑少卿袁恕己、司刑少卿桓彥范、中臺右丞敬暉表示支持張柬之的決定,他們決定發(fā)動政變誅殺二張,正位中宮。
事情隱秘而有步驟地進行著,五個人躲過二張、諸武的耳目,偷偷爭取朝臣們的支持。這是一支既有文臣也有武將的政變隊伍,而且,他們還取得了太子李顯的同意。李顯雖然當了太子,卻依然度日如年,不知母親何時會心血來潮,再次廢掉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與二張已經(jīng)結下梁子,就算他忍痛不與他們爭執(zhí)兒子、女兒的死,他們恐怕也不會放過自己。原來太子李顯的長子李重潤,李重潤的妹妹永泰郡主,駙馬武延基,三個人在一起聊天,可能是說二張的不是,二張的親信聽到了這些話,把這些話告訴了二張,二張把這些話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非常惱怒,立刻逼迫這三個人自殺。這在朝野中引起了巨大震動,大臣紛紛上書武則天,要求保全三人性命,可最終三人還是死了。所以太子李顯也不得不決定除掉二張。
這個秘密計劃也有相王李旦的參與,袁恕己就是相王府的人手。李旦仍然保持著穩(wěn)妥的作風,他支持哥哥的決定,但并不親身出現(xiàn),一來是為了不搶未來皇帝的風頭,二來是為了不得罪未來的皇帝。他知道這件事若不成功,他與李顯性命堪憂,少不得要叮囑袁恕己小心行事。他本人則在相王府一直留意事情的進程。
正月二十二這一天,張柬之決定開始行動。張柬之知道想要帶兵進入皇家內(nèi)院,必須拉攏守衛(wèi)城門的將領,于是他找到守衛(wèi)玄武門的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開門見山地問:?李將軍,你能有今日威赫的地位,究竟是誰的賞賜武人性直,不由得流淚說:?是先帝。?張柬之正色說:?李將軍,如今先帝僅余的二子被兩個小人威脅,現(xiàn)在是你對先帝盡忠的時候了!?李多祚說:?只要對國家有利,我顧不得自己的身家性命,大人你隨便吩咐吧!?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眾人整裝待發(fā),卻發(fā)現(xiàn)最關鍵的人物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出現(xiàn)。這個人就是太子李顯。這些年李顯被母親嚇破了膽,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危險,害怕這件事失敗連累到自己。何況,母親又沒廢掉他,如今已經(jīng)老邁,眼看就要入土,自己為什么還要蹚這渾水?他越想越覺得不能冒險,干脆關起自家的門。
張柬之等人帶著兵馬集合在玄武門前,卻不見太子的影子,大為著急。此事有太子可謂光復國本,無太子則是犯上作亂,李顯不來,他們名不正言不順,于是張柬之命李多柞、李湛和李顯的女婿都尉王同皎一齊去東宮,勸李顯盡快來玄武門。
王同皎首先進了東宮,見岳父在廳里唉聲嘆氣,猶豫不決,上前一步說:?殿下,先帝將皇位傳于您,沒想到殿下卻被幽禁長達二十三年,這件事人神共憤。如今,北門的宰相、大臣和南衙的將軍、士兵想要誅殺佞臣,光復李氏社稷,這個時候您怎么能猶豫不決李顯結結巴巴地解釋道:?誅殺佞臣當然是應該的,但如今圣上正在養(yǎng)病,我們怎么能驚動她老人家?不如大家從長計議,想個更妥當?shù)霓k法
外面的李湛聽得急了,他知道發(fā)動政變必須爭分奪秒,若被二張的耳目察覺此事,他們各個死無葬身之地。他忍不住進去對李顯說:?殿下,諸將以身家性命對您盡忠,殿下怎么狠心看著我們事敗被屠戮?若殿下執(zhí)意不去,那請殿下親自到外面和士兵們解釋吧!?李顯膽子最小,聽李湛語帶威脅。又想外面的士兵本就抱著必死的決心,如果他臨時變卦,這些士兵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恐怕要先殺了他泄憤。想來想去,李顯一跺腳,出門跨上了自己的馬,在將士們的保護下直奔玄武門。
張柬之等人也在玄武門前遇到了麻煩。一個叫田歸道的殿中監(jiān)正帶著一隊士兵巡視。見張柬之等人來勢洶洶,不肯放他們?nèi)雰?nèi)。張柬之等人反復勸說田歸道,田歸道不是聽不明白道理,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他說:?職責所在,我不能放你們?nèi)雰?nèi)!?正在僵持不已,李顯騎馬到了近前,田歸道見太子也參與了這次行動,這才肯相信張柬之等人并非有異心。田歸進為人忠信,既想歸政于太子,又不愿背叛武則天,所以,他只是帶著自己的軍隊袖手旁觀,并不加入這次行動。
一行人帶著五百人馬沖向武則天所在迎仙宮。張氏兄弟還來不及抵抗,就死在了士兵們的亂刀之下。張柬之等人帶著李顯,直接走進了武則天的寢殿長生殿,武則天已經(jīng)聽說有人犯上作亂,此時冷靜地看向這些?犯上作亂?的大臣。會有這種事,她并不覺得意外,權力場上的爭斗瞬息萬變。昨日的親信轉眼就會變?yōu)閿橙?,正因為如此,她才那樣步步為營,防范身邊的每一個人。
女皇與諸臣、士兵對視片刻,才開口問:?犯上作亂的人是誰
張柬之從容上前,說道:?張易之、張昌宗謀反,臣等奉了太子殿下的命令將他們誅殺。驚動了陛下,真是罪該萬死。?
武則天看了一眼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的太子,說:?原來是你這小子。張家兄弟已死,你可以回東宮了。?李顯一向不敢違背母親,聽了這句話,還真站起身來想要離開。眾臣大驚,桓彥范立刻說:?陛下,太子怎么能回東宮?太子年長,早該繼承皇位。陛下請聽臣一句良言,如今天下民心久思李氏,請陛下將皇位傳給太子,以順民心。?
武則天卻不言語,繼續(xù)環(huán)視著她的大臣。她一眼就看到了李湛,不由得冷笑一聲說:?你不是李義府的兒子嗎?我待你父子不薄,真沒想到會有今天。?一句話說得李湛無言以對。武則天繼續(xù)看去,看到了崔玄暐,她不怒反笑,說道:?其他的人都是被旁人推薦為官,崔玄暐你是聯(lián)親自提拔的人才,你也混在他們之中嗎崔玄暐身正言明,朗聲說:?這正是我報答陛下提拔之恩!?武則天當然知道他的個性,再不言語。
她太了解權力的真相,知遇之恩、君臣之情、母子之情,都不過如此。正因為她早就明白,才能常年立于不敗之地。她沒有抗議,沒有叫喊,沒有責罵,沒有表態(tài),只是翻過身,繼續(xù)睡了下去。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次斗爭中,她因為衰老,因為疾病,因為輕率,因為耽于享樂,才會疏于防范,才會被人抓到機會,她只能束手就擒。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獵人,而命運這張網(wǎng)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所有事都編織得合情合理。
她不是一個普通女人,此時也只能拿出一個杰出女人的風度,來應對所有的風云突變。她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到了盡頭,接下來,她將以失敗者的身份接受勝利者的幽禁,直到老死的一天,她抬了抬自己的胳膊,一種沉滯的、熟悉的疼痛,她知道那一天并不遙遠。
而勝利者們也在為如何重振朝綱陷入爭論。要廢掉武則天規(guī)定的國號、官職、紀年、文字只需李顯一張圣旨,但還有個問題令眾臣陷入了激烈的爭論:如何處置武氏家族?
張柬之的意見是鮮明的,他認為斬草必須除根,不能留下禍患;而武氏家族的成員們此時完全不去想如何?營救?被軟禁的武則天,反而順風轉舵,開始頌揚李顯,并不斷提起他們多年來對李顯并無苛刻之處,倘若他們對李顯有加害之心,這些年有多少機會?李顯是個老實人,聽了這些話信以為真,完全忘記了武家人不加害他,只是因為他不是個威脅。李顯又想起母親希望李家人和武家人能夠融洽相處,更不愿為難武家人。
而且,也不是所有大臣都反對諸武,他們認為武則天已經(jīng)失勢,諸武即使活著,也不過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慮。于是,武家人安然無恙地度過了這次危機。大臣們聽到這件事怒氣沖天,有些人攥緊緊拳頭,指甲扎進肉里流出鮮血。張柬之嘆息道:?我之所以沒有直接殺掉諸武,就是想要把這個機會留給皇上,以昭他的威名,誰想到會這樣?現(xiàn)在大勢已去,我們做什么都沒用了。?
李顯對幫助他復位的大臣們感恩戴德,將張柬之封為漢陽王、崔玄暐封為博陵王、桓彥范封扶陽王、袁恕己封南陽王、敬暉為平陽王。一時間,他們成了朝廷上的紅人。朝邑尉武強劉幽求是個聰明人,他對桓彥范、敬暉說:?諸公聽我一言,朝廷上武三思尚存,他會讓諸公死無葬身之地,若你們不能早一點遏制他們,早晚會招致禍患。?而張柬之等人或認為大勢已去,或認為以自己此時的地位,不會輕易被加害,并不聽從這個建議。
敬暉沒能除掉諸武,倒是想起那日事態(tài)緊急,殿中監(jiān)田歸道執(zhí)意不肯放行,險些耽誤大事;而且這個人顯然不肯附和他們,想必懷有異心。于是,他請李顯誅殺此人。田歸道不服氣,為此據(jù)理力爭,李顯事事喜歡求個平安,不愿多加殺戮,于是將田歸道免官。后來,李顯認為田歸道為人忠心,又將他召回大內(nèi)為官。
劉幽求所料半點不錯。諸武很快巴結上李顯的皇后韋氏,又一次氣焰熏天。諸武深恨張柬之等人奪了武則天的江山,想盡辦法陷害他們,沒多久,這五個大功臣被流放。張柬之氣憤而死;崔玄暐不明不白地死在流放地;桓彥范、敬暉、袁恕己也在流放地被害死。袁恕己的遭遇最慘,他先被諸武派去的人逼瘋,才被活活打死。
而復位的中宗李顯也并沒有如他期望的那樣,從此過上平安喜樂的帝王生活。他的皇后和諸武勾結,將朝政弄得烏煙瘴氣;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經(jīng)常仗著寵愛干涉朝政;他的兒子李重俊造反殺掉諸武;最后,韋皇后竟然也想模仿武則天做皇帝,和女兒一起害死了李顯。這對母女又被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lián)手誅殺;而武則天最喜歡的太平公主,也因為弄權被李隆基殺掉李旦登上王位,不久傳位給李隆基,也許在武則天的故事里,只有李旦是那個安然而退的人。
那時候武則天已經(jīng)入土,看不到也聽不到這走馬燈似的后續(xù)故事。但她也許早就知道,她雖然不是最后的勝利者,別人也不會是最后的勝利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7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