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漢文帝女兒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古代有許多制度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消失不見了,因為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觀念,自然要遭到淘汰。就如古人非常重視的“嫡長子繼承制”,只要是嫡長子,那就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不管身份地位還是權(quán)勢都高于其他兄弟。
但是在今天,長子更多的要照顧弟弟,幾乎沒有什么特權(quán)。在古代甚至連嫡女也是如此,有著無與倫比的寵愛。而反觀庶女,就顯得落魄許多,她們的待遇差別非常大。
例如
漢文帝共有兩個女兒,分別為館陶公主和絳侯公主,但是這兩位公主的待遇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為什么呢?
圖片:落魄的絳侯公主劇照
大家應(yīng)該很快就想到“嫡庶之別”,館陶公主是嫡出,而絳侯公主則是庶出,身份有別自然相應(yīng)的待遇也是區(qū)別對待。史上對于館陶公主的記載比較詳細,生母是竇皇后。而史料中卻沒有記錄絳侯公主的生母,這也是一項差別對待。
此外,史書中并沒有提及漢文帝對館陶公主的寵愛程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推斷。館陶公主早年就被賜封了獨立的封邑,而絳侯公主卻什么也沒有,封號對她來說都是奢望。
絳侯公主的“絳侯”其實并不是漢文帝賜封的,而是她丈夫的爵位。
兩者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館陶公主不僅獲得了父親歡心,還獲得下兩代皇帝的喜愛。這是為什么呢?館陶公主究竟有何突出之處呢?
圖片:管陶公主劇照
漢文帝之后便是漢景帝上位,因為館陶公主是他的親姐姐,源于親情關(guān)系自然是要多加照顧的。此外,館陶公主也非常懂漢景帝的喜好,知道他好女色,于是多次給他貢奉美女。
這讓漢景帝很滿意,高興之下對館陶公主大加封賞。因此,在朝廷之中館陶公主也是有一定的話語權(quán)的,公主混到這一步,是非常榮耀的了。但是也引來了嫉妒,漢景帝的愛妃栗姬娘娘心中憤恨,不滿漢景帝的做法。但是,受寵的栗姬娘娘最后卻受到了漢景帝的處罰,就連他兒子的太子之位也被廢黜掉了,這可真是得不償失。
由此可見漢景帝對館陶公主的尊敬以及愛護之情,如果栗姬娘娘嫉妒心沒那么強,或許她的兒子劉榮就能順利登上皇位,歷史也將要改寫了。
圖片:館陶公主、栗姬娘娘劇照
此外,當漢武帝登基之后,對館陶公主仍舊充滿了寵愛。原因簡單明了,漢武帝能夠順利登上皇位,館陶公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在她的極力推薦下漢武帝才有機會取代劉榮。
這份恩情意義重大,漢武帝自然不會忘記的,對館陶公主關(guān)懷備至也是情理之中的。其實,館陶公主曾經(jīng)干涉過國家大事,所以史書才對她記錄得這么詳細。其中主要有兩件事對后世影響深遠。
圖片:漢武帝取代劉榮劇照
第一件就是她要求廢黜劉榮太子位,漢景帝順從了。
所以漢武帝得以上位,漢武帝推崇“獨尊儒術(shù)”之法,讓漢民族文化基本成型。此外,漢武帝積極拓土開疆,增大了疆域,擴展了領(lǐng)土,對中國疆域這塊也是貢獻很大。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館陶公主自持“扶漢武帝上位”有功,多次向漢武帝索取好處,漢武帝漸漸對館陶公主生起了厭煩心理,并且將陳阿嬌的皇后之位給廢黜了,另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這也讓衛(wèi)青等人嶄露頭角,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比較深遠的。
圖片:漢武帝廢黜陳阿嬌的皇后之位劇照
介紹完館陶公主的基本情況之后,我們再來看絳侯公主,對比之下這位公主就顯得很寒酸了。她并沒有自己的封地,也很少得到漢文帝的封賞,甚至還惹怒了漢文帝。
那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會引得親生父親遷怒于她呢?
這事還得從她的婚姻之事說起。其實,就連她的婚姻也是不幸的在,這是一樁政治婚姻。當年周勃堅持擁立漢文帝上位,如今漢文帝作為回報,便把絳侯公主許配給了周勃的兒子。
如果是這么簡單就好了,其中還含著多重復(fù)雜的情感。漢文帝對周勃的感情是十分復(fù)雜的,周勃對他有恩,漢文帝是知道的。但同時漢文帝對周勃也十分忌憚,因為他自持有功,非常的狂妄。
所以漢文帝多次打壓周勃,甚至有了除掉他的念頭。
圖片:絳侯公主被許配給周勃的兒子劇照
這樣的情感之下,漢文帝還將絳侯公主嫁過去,就能知道絳侯公主的處境有多么不堪了。一次,漢文帝派使者去召見周勃,周勃身披盔甲。由此,漢文帝便派人將周勃抓了起來,說他意圖造反。
關(guān)押周勃的獄卒看不下去,還悄悄的對周勃說讓她通知絳侯公主,讓她來幫忙。周勃便托人去辦了。
最后,薄太后知道了此事,便去質(zhì)問漢文帝:周勃當初手握重兵都未曾造反,為什么現(xiàn)在身居于一小縣,你反而說要造反?此時他有什么資本能夠造反呢?
一連串的發(fā)問讓漢文帝窘迫不已,回答不出來,只得將周勃給放了出去。
圖片:薄太后質(zhì)問漢文帝劇照
對于此事,漢文帝是非常憤怒的,最終牽連到了絳侯公主身上。如果不是她去找薄太后,那還會有這些事呢?害得他被這般訓(xùn)斥。而且若是沒有薄太后插手,他已經(jīng)將周勃這個心腹大患給除掉了。
得罪了皇帝,絳侯公主還有什么好日子可過呢?自然就更加不受待見了。在周勃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周勝之承襲了父親“絳侯”的爵位。不過沒多久周勝之就犯了殺人罪,這個爵位也被漢文帝給收回了。
如果絳侯公主不曾得罪漢文帝的話,這個爵位也許還保得住。但是漢文帝對于這個女兒或許只有憤恨之情了,所以才會這么絕情的將女婿的爵位給收回。
此后,史料就再也沒有關(guān)于絳侯公主的記載了。
圖片:絳侯公主劇照
可見,館陶公主和絳侯公主同是皇帝之女,但差別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嫡庶之別”,先天的因素。其次就是公主自身的表現(xiàn)情況。
而絳侯公主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比不過館陶公主,自然就得不到喜歡了,像是撿來的一樣了。
古時候,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母以子貴,子與母顯。意思就是說,你的出身好,那么全家都好,出身不好,那好也不好!
館陶公主,真名叫劉嫖(音同飄),正史記載的漢文帝的長女、長公主,漢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家里的第一個娃,而且又是皇后所生,自然地位極高,有封地,其待遇堪比諸侯王。
另外館陶公主平時也是深知如何討人喜歡的,說白了就是很會察言觀色,所以深得文帝及竇皇后的喜歡。
后來景帝登基稱帝,這個唯一的姐姐本來就是自己的親人,再加上館陶公主沒事兒就給他的皇帝弟弟送些寶物美女之的類的禮物,所以一直都很得景帝的喜歡。
館陶公主劉嫖的丈夫是世襲爵位的堂邑侯陳午。陳午這個人雖然沒啥大作為,但也沒犯啥大錯,再加上館陶公主的這一層身份,自然更加顯貴,逍遙一生。
再說下絳邑公主,真實名字不詳,文帝的女兒,生母因史上無記載故也不詳,因嫁于絳侯周勃之子周勝之,所以才稱絳侯公主,又稱絳邑公主。
對于這樣一個連史官都懶得多記一筆的人物,可見其生母的身份必然不高,很可能是文帝一時興起的結(jié)果。能有一個公主的身份已經(jīng)算是幸運,還怎么可能和長公主相比呢。
絳邑公主的老公也是一個落魄的貴族,世襲其父的爵位卻不能保全,因為殺人而被取消了爵位。最后連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歷史中都沒有留下。
身世不同,最終導(dǎo)致了兩位公主截然不同的命運。
公主和公主是不一樣的,即便她們有同一個父親,但生母的地位和身份決定了公主生下來會有怎樣的待遇以及未來。當然,對于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來說,雖然她們并非一母同胞的姐妹,但是剛出生時候的身份和地位是差不多的,都是代王劉恒的庶女。館陶公主的生母是竇姬,而絳邑公主的生母在史籍中并沒有記載,她們的嫡母都是代王王后。
他們命運的改變發(fā)生在公元前180年,這一年對于劉恒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在這一年,代王王后去世,她生的四個嫡子也全部死亡,而劉恒在周勃和陳平的擁護下登基為帝,即漢文帝。代王王后已經(jīng)去世,生下庶長子和庶長女的竇姬被封為皇后,館陶公主一躍成為嫡公主,在當時被封為長公主,即館陶長公主,而絳邑公主作為庶女,只是一個普通的公主,自古以來,嫡庶有別,從此兩位公主的人生漸行漸遠。
館陶公主的父親是漢文帝,生母是竇皇后,未來的竇太后,弟弟是太子,未來的漢景帝,還有一個親弟弟是梁王,女兒則是歷史上金屋藏嬌的女主人公,即陳阿嬌,當然這個名字是民間的演義,具體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叫什么名字,我們不得而知,這里姑且稱為陳阿嬌。而陳阿嬌的丈夫就是漢武帝,光看和館陶公主有關(guān)系的這些人就知道館陶公主在當時的身份和地位,而絳邑公主只是漢文帝的一個妃子的女兒,雖然也是公主,卻沒有多少存在感。
雖然史書中記載的漢文帝的女兒總共也不過兩個,就是館陶公主和絳邑公主,但兩人的區(qū)別確實太大,一個是長公主,一個是公主。實際上,漢文帝的孩子并不多,史書中記載的除了代王王后所生的四個已死的嫡子外,還有六個孩子,其中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而館陶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和梁王劉武都是竇皇后的孩子。
公元前177年,劉嫖嫁給了食邑不過一千八百戶的堂邑侯陳午,幾年后,絳邑公主嫁給了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周勝之,兩人的差距再次拉開,雖然周勃當時是宰相,但是一直被漢文帝所猜忌,當初正是周勃和陳平平定諸呂之亂然后迎立漢文帝即位,之后周勃就做了宰相,漢文帝對這個宰相是很忌憚的,后來周勃還曾因為被人誣告謀反而入獄。
在獄中,獄吏侮辱周勃,讓周勃很是難受,不得不賄賂獄吏,后來獄吏就提示周勃讓他在被問訊的時候說?以公主為證。?這可能是絳邑公主在史書中為數(shù)不多的記載之一,雖然周勃死后,周勝之繼承了爵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子勝之代侯。六歲,尚公主,不相中,坐殺人,國除。?
周勃在公元前169年去世,也就是說,大約在公元前163年左右,周勝之殺了人,又和絳邑公主感情不和,爵位和封地被廢黜,過了一年后,漢文帝將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亞夫封為條侯,算是繼承了周勃的爵位。而絳邑公主此后就消失在了史籍中,她很可能并沒有生過孩子。
與絳邑公主的默默無聞相反,館陶公主因為自己顯赫的身份在西漢時期是相當?shù)挠忻?,尤其是漢文帝去世之后,館陶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劉啟即位,館陶公主因為很受竇太后的寵愛,逐漸開始干政,為了保有自己的地位和榮華富貴,館陶公主經(jīng)常給漢景帝送美女,拉進和漢景帝的關(guān)系。
可以說,館陶公主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了西漢的歷史,她為了和漢景帝拉近關(guān)系,想來個親上加親,館陶公主為陳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她想讓自己這唯一的女兒即我們常說的陳阿嬌嫁給太子,然后將來做皇后,而當時的太子是栗姬的兒子劉榮。
當館陶公主和栗姬說出自己的打算的時候,栗姬斷然拒絕了,原來她一直深恨館陶公主給漢景帝送美人,自然不愿意和館陶公主親上加親。栗姬不愿意,館陶公主也不能強逼她,但她的目標還是太子,既然劉榮這個太子不能娶陳阿嬌,那換一個太子就是了。
館陶公主又和王夫人溝通,兩人私下里定下了陳阿嬌和劉徹的婚事,與此同時,館陶公主的幼子還和王夫人的女兒也定下了婚事,總之,從此之后,這兩個女人開始了緊密的合作。
關(guān)系定好后,館陶公主就開始了她的換太子計劃,她時不時在漢景帝耳邊說栗姬的壞話,栗姬逐漸失寵,劉榮被廢為臨江王,而劉徹被立為太子。在館陶公主的運作下,最終劉徹即位,即漢武帝,這個時候,館陶公主作為漢武帝的姑姑和岳母,身份進一步提高,被封為大長公主、竇太主,在整個漢朝歷史上,館陶公主應(yīng)該算是地位最高的公主了。
雖然后來漢武帝將陳阿嬌這個皇后廢了,但是館陶公主的地位還是沒有什么變化,依舊是大膽放肆的主,逾越禮制的事情也還在干著,比如她和主人翁董偃的故事,年過六十的老太婆和剛剛十八歲的少年郎,怎么想都覺得別扭啊。
因為館陶公主很聰明,而且她有一個很優(yōu)秀的母親竇太后,而絳邑公主沒有那么精靈,而且她的母親具體是誰也無從考證,所以是生世和性格導(dǎo)致了她們命運的不同。
據(jù)史書記載,漢文帝劉恒一共有4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的嫡王后生的4個孩子早早離世,忽略不計。兩個女兒分別是館陶長公主和絳邑公主,館陶長公主名為劉嫖,而絳邑公主的姓名卻沒有資料查證。由此可見,絳邑公主是真的很沒有存在感。
而且絳邑公主的名號也是因為她嫁給了絳侯周勝之,周勝之是周勃的大兒子,在周勃死后他繼承了父親的官職絳侯,不過他因為犯了罪被賜死。官位沒有留給后代,絳邑公主也只能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
館陶公主是漢景帝的親姐姐,她很機靈,知道弟弟喜歡美女,就時常給他送去各式各樣的美人,所以漢景帝劉啟很寵這個姐姐。而絳邑公主就沒有這般心思,自然也不受人待見。
館陶公主還有一個大靠山,就是她的母親竇太后竇猗房,竇太后是掌握實權(quán)的人,館陶公主又深得竇猗房的寵愛,大家對她也就會更加尊敬。
館陶公主嫁給了當時的堂邑候,名為陳午,兩人一共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館陶的女兒后來嫁給了劉徹,也就是后來即位的漢武帝,她的女兒也就是后來的陳皇后。能讓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也足以見得館陶公主的機智過人,她是會謀實權(quán)的人,得以青史留名,而絳邑公主就慢慢被人們淡忘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8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