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韓信為什么不能三分天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后,劉邦在韓信的威逼下立韓信為齊王,并想調(diào)遣他的軍隊從項羽背后擊楚,讓項羽兩面受敵。
當時,楚將龍且已戰(zhàn)死,項羽很恐懼,就派武涉勸說韓信,想讓韓信背叛劉邦。
武涉說:“今楚漢二王之爭,您起決定作用,投楚則楚勝,投漢則漢勝。項王如滅亡,漢王接著就要對付您。您和項王有舊交,何不反漢與楚連和,三分天下?”
韓信謝絕說:“我奉事項王多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之士。我的話沒人聽,我的計謀沒人用,所以才離楚歸漢。漢王劉邦授我上將軍印,讓我率數(shù)萬之眾,脫衣給我穿,分飲食給我吃,而且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如此親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我至死不叛漢,請?zhí)嫖肄o謝項王的美意。”
私底下,韓信的某人蒯徹也勸說韓信,“天下剛剛起來發(fā)難的時候,英雄豪杰之士自立為侯、王,振臂一呼,天下之人像云霧一樣會合,現(xiàn)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幫助漢王,漢王就會取勝,與楚王聯(lián)合,楚王就會成功。我愿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就怕您不能采納我的建議?,F(xiàn)在為您著想,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勢必無人敢先發(fā)難。憑您的賢達圣明,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占據(jù)強大的齊國,聯(lián)合燕、趙兩國,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后方,順應(yīng)民心,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誰敢不聽從!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以恩德安撫諸侯,拱手安居,禮讓賢士,那么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我聽說‘上天賜予而不接受,反而會受到罪責;時機到來而不行動,反而會得到災(zāi)禍,希望您深思熟慮?!?/p>
韓信最終的拒絕了蒯徹的勸說。
后來,劉邦得天下,徙封韓信為楚王,隨后又抓了韓信,廢了楚王,貶為淮陰侯,賦閑在長安,
漢十一年(前196年),韓信也長安被呂雉和蕭何騙殺,臨死前說,“悔不聽蒯徹之言”。
那么,韓信為什么沒有聽武涉和蒯徹的勸說呢?
武涉是項羽的謀士、說客,只要勸說韓信按兵不動他就成功了,他代表的是項羽的利益,他可不管韓信的死活。
而蒯徹呢?他是韓信的謀士,韓信如果只是齊王,他就是個謀士,韓信如果成功稱帝了呢?那他就能封侯拜相,韓信即使輸了,他做謀士的也不會有事。
韓信有沒有反心?肯定是有的,不然,武將私見敵國說客,這是標準的死罪啊,要是沒有反心,怎么會見武涉呢?
何況,他能跟蒯徹談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問題,說明他就有此心。
他沒有造反,絕不是因為他終于劉邦,或者感謝劉邦知遇之恩,不忍心造反,更不是婦人之仁。
韓信什么人?武將,武將哪來什么仁慈?哪來什么忠誠?
他沒有造反,只是因為劉邦對他的控制太嚴了,他沒有造反的機會。
武將造反不是皇帝給你兵權(quán)你就能造反的,造反那樣容易的話,世襲制君主制早就結(jié)束了,它需要中高級將領(lǐng)都是你提拔的嫡系,讓他們跟你系在一條繩上,才能同進退,如果手下將領(lǐng)都不是你提拔的,你拿什么造反呢?
所以,皇帝駕馭武將,不可能靠武將的人品和忠誠度,而是通過各種制約機制,讓他不得不終于你。
韓信出關(guān)中時,他帶的軍隊里,將領(lǐng)是那些人?軍隊是誰的軍隊?
顯然,這只軍隊是劉邦的軍隊,軍隊里的高級將領(lǐng),也都是劉邦的嫡系,韓信只有指揮權(quán),沒有人事權(quán)。
這點從劉邦兩次進入韓信軍營,偷走兵符就能調(diào)走軍隊就可以看出來,韓信對軍隊的控制力并不強。
對比一下,漢文帝根本就進不了周亞夫的細柳軍營,未必周亞夫帶兵比韓信厲害?
所以,這只軍隊雖然韓信指揮,但是標準的劉邦的軍隊。
韓信能用這只軍隊造反嗎?估計是不可能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8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為什么劉備入川時帶的是黃忠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