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頋h初三杰的韓信真的是窩囊死的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末楚漢之際,正是亂世出英雄的時代,英雄豪杰一點也不比三國時代少,每一個人都有他過人的能力和特點才能在亂世中展露頭角。譬如項羽、劉邦、韓信、蕭何、張良等等。
韓信作為漢初三杰之一,如果沒有他,有沒有漢王朝都難說呢。指揮幾十萬大軍,破陣殺敵,攻城滅國,這都算是他的優(yōu)點吧?劉邦的天下一大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即使說韓信給大漢立下汗馬功勞都有點對不起他的功勞,可惜的是,這位威風凜凜的人,讓那個時代數(shù)得上的英雄豪杰吃敗的他,最后死于婦人之手。令人不勝唏噓,這或許就是他的缺點了。
作為人,韓信也不例外,話說回來,任何一個人都有好品質(zhì),也有劣根性。這或許就是大千世界中人的特點吧,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就會優(yōu)缺點,是人也肯定會有優(yōu)點。正如俗話說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過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一樣。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優(yōu)點多于缺點;還是缺點多于優(yōu)點而已。
在秦末亂世中脫穎而出,肯定不是平庸之輩,也肯定有它過人的優(yōu)點。當時的人就對他有很好的評價,如蕭何的國士無雙;劉邦的戰(zhàn)無不勝!韓信有什么優(yōu)點呢?他有很多值得后人學習的地方,當然不是樣樣照搬。有一副對聯(lián),存亡一知己,生死兩婦人!
知恩圖報、矢志不渝
這是個字說了三個與韓信有關(guān)的人,分別是同為漢初三杰之一的蕭何,一個洗衣服的老婦人,最后一個就是劉邦的皇后呂后。第二位就是,早年無所事事的韓信游手好閑,后來混到要餓死的地步,其中的這位老婦人身上就能說明韓信的一個優(yōu)良品質(zhì)。知恩圖報,當初這位老婦人,一飯之恩,在韓信飛黃騰達之后,找到她,給予千金來報答。
另外當初劉邦的知遇之恩讓他念念不忘,面對項羽的說客說: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這一段話或許另外證明韓信政治短見,但是也說明他知恩圖報的優(yōu)點。
敢做敢為、能屈能伸
韓信早年作為游手好閑的人,喜歡腰間挎?zhèn)€劍,那時候,劍是貴族身份的象征,但是韓信早就破落了,所以經(jīng)常被人譏笑,有一次一個當?shù)氐娜顺鰜沓靶λ?,最后逼得韓信受了胯下之辱。
等到韓信成為楚王之后,也找到了這位,大多數(shù)人或許認為,韓信可能是要報復(fù)的,嚇得這位要死,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韓信沒有這樣做,要知道,以韓信當時的權(quán)勢,弄死他不費吹灰之力,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韓信沒有這樣做,而是稱贊他是個壯士,反而給他一個官做。
這個事情就說明韓信不是睚眥必報的小人,反觀后來的李廣,因為一點小事就將和他有過節(jié)的人騙到帳下處死。比起李廣,韓信個人品格好過他太多。
但是正是韓信的這一些特點,最后卻讓他死于婦人之手,如果時光能倒流,不知道韓信該如何選擇,是三分天下還是依然堅持他的選擇?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為漢朝大業(yè)的開創(chuàng)立下了汗馬功勞。據(jù)《史記·卷九十二》記載,韓信起初在項羽手下當一個郎中小官,屢次向項羽獻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從楚軍逃亡至漢軍,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蕭何幾次與韓信談話,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奇才。漢軍到達南鄭時,很多將士都逃跑了。韓信見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蕭何聽說,未及稟明劉邦,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還以為蕭何也逃跑了呢,原來是去追一個微不足道的韓信,不免有些生氣。蕭何述說了追韓信的理由,說韓信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才。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韓信從一名小軍官,一下子被劉邦拜為統(tǒng)率全軍的大將。在韓信的指揮下,漢軍果然節(jié)節(jié)勝利。攻下齊后,韓信被立為齊王;最后終于打敗了項羽,又被遷封楚王。
韓信任齊王時,謀士蒯通就鼓動韓信造反,背漢自立,韓信不忍。劉邦平定天下后,便更加對韓信不放心了。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就用計逮捕了韓信。后雖赦免,卻由楚王降為淮陰侯。韓信由此也便開始怨恨劉邦,常稱病不朝。后巨鹿守將陳郗造反,韓信已事先與之達成默契,愿為內(nèi)應(yīng)。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平叛,韓信借病不從,卻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欲襲擊呂后和太子。不幸事泄,呂后用蕭何之計,假稱皇上已平定陳郗,讓群臣皆來拜賀,騙韓信入朝。韓信一來便被武士捆綁,呂后命在長樂宮前將他斬首
一代功臣韓信被誣陷慘死。
蕭何、張良和陳平在秦末漢初都是叱咤風云、名垂史冊的人物,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分別把他們寫入了《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和《陳丞相世家》中。班固的《漢書》基本承繼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三人的記述,但由于體例的關(guān)系把他們?nèi)齻€人分別放在了《漢書》列傳的第九和第十部份,在對三人的評價上基本和司馬遷相同。
蕭、張、陳三個人中,蕭何功勛卓著,被劉邦分封為漢朝第一功臣。漢五年,在劉邦對下屬論功行封時,蕭何被封為酂侯,食邑八千戶。面對曹參等武將的不滿,劉邦對他們說:“你們充其量也就是個追捕禽獸的獵狗,而蕭何是指出哪里有獵物的獵人。況且你們只有幾個人追隨我,蕭何舉家族幾十人追隨我,所以他的功績是最大的。”就連身被七十多創(chuàng)的曹參在分封時也只是獲得了一個平陽侯的爵位,位置被排在了蕭何之下。蕭何被分封為酂侯后不久,劉邦為了再次嘉獎蕭何,特地為其增加食邑兩千戶,同時分封了所有蕭氏子弟。并賦予蕭何帶劍進宮、鞋履上朝、面圣免禮的特權(quán)。漢十一年,劉邦聽說蕭何和呂后殺害了韓信的消息后,再次增加蕭何食邑五千戶,職位由丞相拜為相國,并派一名都尉率五百士卒保護蕭何,權(quán)傾一時。
留侯張良從鴻門宴秘密幫助劉邦開始追隨劉邦,曾經(jīng)隨劉邦征戰(zhàn)四方,但是少有功績。后來因體弱多病的原因,專門為劉邦出謀劃策。在定都長安、陰封韓信、固陵會侯、分封雍齒和更易太子等重大事件上,為劉邦、呂后出謀劃策。漢六年分封功臣時,劉邦贊譽張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要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而封,后來在張良的堅持下被封為留侯,食邑五千戶。
有盜嫂昧金緋聞惡名的陳平,既沒有蕭何與劉邦那般同鄉(xiāng)知遇、舉家追隨的淵源,也沒有張良出身貴胄、先祖庇蔭的基礎(chǔ),完全靠自己幫助劉邦離間項羽?與范增、云夢誘捕韓信、智解白登之圍等密謀奇計,先后被封為戶牖候、曲逆侯,食邑五千戶。劉邦死后,陳平繼續(xù)得到呂后信任,輔佐年幼的漢惠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與王陵一起被擢為左右丞相。呂后死后,陳平和周勃等一起誅殺呂氏,立代王劉恒為帝,其間陳平官至丞相。
蕭何、張良和陳平在楚漢之爭、逐鹿中原的歷史過程中,立下了如此功勛,父榮子貴,子承父業(yè),本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他們在自己建功立業(yè)的過程中,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孫能依靠父輩的庇佑享受人間榮華??墒歉鶕?jù)史書的記載,他們?nèi)说暮蟠粌H沒有從前輩獲得的榮華和爵祿中得到福報,反而從前輩那里承繼了惡業(yè)和禍殃,不是斷子絕孫就是斬首棄市,令讀史閱古的人不勝感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nèi)说暮蟠鷲簣蠹由砟??在《史記》和《漢書》記載中,蕭何、張良、陳平終其一生,不過是為其主劉邦竭誠盡智而已。以史料翔實、記錄客觀而聞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和班固,在書寫三人的歷史時也沒有收集到他們行兇作惡的記錄。蕭、張、陳三人的后代遭遇的不幸,似乎是無妄之災(zāi)、無因之報。其實透過歷史記述的經(jīng)緯脈絡(luò),就可以看到在為劉邦竭誠盡智的活動中,他們?nèi)嗽跐h朝第一功臣韓信被殘殺、三族被誅夷的悲劇中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造下了程度不同的惡業(yè),也因此讓自己的后世子孫承受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惡報。劉邦對韓信的猜忌和謀害之心起始于漢四年。當時平三秦、出井徑、滅燕趙、并齊地、絕項羽的韓信,已經(jīng)是楚漢相爭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不論他投向楚漢中的哪一方,哪一方必然獲勝。也具備了既不聯(lián)漢、也不助楚,以自己龐大的實力和影響順應(yīng)天下厭戰(zhàn)之心,平定楚漢和其它諸侯,一統(tǒng)天下的實力。
然而,韓信卻始終抱著對劉邦“讓我坐他的車、穿他的衣服、食用他的美食”的感恩,認為自己應(yīng)該秉持坐別人的車就應(yīng)該承擔他的災(zāi)難、穿別人的衣服就應(yīng)該考慮別人的憂愁、食用別人的美食就應(yīng)該在關(guān)鍵時為別人死難的忠義。面對項羽的使臣武涉和齊人蒯通的游說,韓信沒有充分認識劉邦的反復(fù)無常、了無忠義的本性,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助漢滅楚后將要陷入的危局。所以就拒絕了武涉提出的聯(lián)合項羽擊敗劉漢、三分天下的建議,謝絕了齊人蒯通不助楚漢、自霸天下的奇謀,派出使臣到劉邦處說:“齊地和楚地接壤,民風驃悍不易節(jié)制?!币髣顑苑庾约簽榧冽R王。
韓信的使者對劉邦說了韓信的想法后,劉邦心生猜忌勃然大怒:“我今日被困,從晨到暮盼望他來救我,現(xiàn)在卻要自己封王?!弊鳛橹\臣的張良和陳平本來非常清楚,此時,勢大名高的韓信要求劉邦分封自己為假齊王,本身就說明韓信對劉邦沒有異心。但是他們二人卻沒有出面消除劉邦的猜忌,而是在旁捏著劉邦的腳,悄悄的附在劉邦的耳旁說:“近日漢王受困,處境窮蹙,怎么有能力禁止韓信稱王哪?!不如把這個我們本來沒有的東西送給他,就勢立韓信為王,然后善待他,使他自守,否則將要生變?!眲钪懒藦埩肌㈥惼降囊馑己?,就勢罵罵咧咧的說:“大丈夫作諸侯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 庇谑蔷团蓮埩记巴R地,冊封韓信為齊王,然后征集韓信的兵攻打項羽。從此,劉邦對韓信的猜忌、懷疑之心得到了強化。項羽敗亡后,劉邦馬上把韓信調(diào)離齊地,分封為楚王。
漢六年,有人告發(fā)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召集武將問事。諸將都說:“馬上發(fā)兵攻打韓信,坑殺了這個豎子?!眲顩]有說話。眾將退后,劉邦問計于陳平。其實劉邦和陳平都知道韓信不可能謀反,作為謀臣的陳平此時至少應(yīng)該要求劉邦派人前往楚地核實,然后再作定奪。但是陳平清楚劉邦想要借機清除韓信的內(nèi)心,就問劉邦:“有人上書韓信謀反,外人知道嗎?”劉邦說:“沒有人知道?!标惼接謫枺骸坝腥松蠒n信謀反的事,韓信知道嗎?”劉邦說:“韓信也不知道?!庇谑顷惼骄蜑閯钤敿毞治隽顺姖h弱、征楚必敗的形勢,為劉邦出了偽游云夢,秘捕韓信的奸計。當劉邦偽游云夢到達陳楚之界時,只身謁見劉邦的韓信被抓。劉邦也知道韓信根本沒有謀反,所以就免去了他謀反的罪,把他降為淮陰侯帶到了長安。
漢十年,陳豨反,劉邦率軍親征,韓信因病沒有跟隨。其間有一個家奴因為犯有過錯被韓信所囚,坊間傳說韓信要殺死這個家奴。于是被囚家奴的弟弟就到呂后那里告發(fā)韓信,說韓信準備詐詔赦免諸官的奴隸來攻打呂后和太子。呂后急忙向留守長安的蕭何問計,精明過人的蕭何知道韓信家奴弟弟的告發(fā)根本不足為信,極有可能是為了救其兄長的誣告之詞,有御林軍護衛(wèi)的皇宮也非常安全,根本不是靠官家的奴隸可以攻破的。但是那個曾經(jīng)極力向劉邦舉薦韓信,又在韓信離開劉邦時追回韓信的蕭何,僅憑一個奴隸的誣告,就為呂后出了一個誘使韓信入宮,然后殘殺韓信的毒計來。
呂后根據(jù)蕭何的計策從皇宮發(fā)出敕書,謊稱有人從劉邦處來,說舉兵反叛的陳豨已死,要求諸侯大臣來賀。敕書發(fā)出后,蕭何還專門前往韓信的住處欺騙韓信說:“你雖然有疾病,也要勉強來祝賀一下?!敝伊x報恩的韓信又像在云夢時一樣信以為真,貿(mào)然進入皇宮。呂后就讓事先埋伏好的武士捆綁了韓信,用長戟殘殺韓信于長樂鐘室,并誅夷韓信三族,一代功臣慘烈而死。韓信死后,蕭何、陳平、張良計害忠良的報應(yīng)也如影隨形而來。蕭何在漢孝惠二年去世,終其一生努力而獲得的酂侯這個爵位,就像一個帶來災(zāi)禍的符咒一樣,開始在他的后人中不斷的傳遞著災(zāi)禍和不幸。誰接受這個爵位,誰就會厄運加身。據(jù)《漢書?蕭何曹參傳》記載,蕭何死后第一個繼承這個爵位的是他的長子蕭祿,襲爵的蕭祿無子絕嗣。垂簾聽政的呂后只能冊封蕭何的妻子為酂侯、加封蕭何的幼子蕭延為筑陽侯。
孝文元年,蕭何的妻子因過被除國,由蕭延繼承酂侯的爵位。蕭延短壽,繼承爵位后不久就去世了。死后由他的兒子蕭遺繼承酂侯的爵位,不幸的是蕭遺又是絕嗣無子。漢文帝只能讓蕭遺的弟弟蕭則襲爵,襲爵后不久蕭則就因為犯罪而被免爵除國。到漢景帝繼位時,蕭何家已經(jīng)絕嗣了。
景帝二年,漢景帝特別頒布詔書說:“相國蕭何是高祖時代的大功臣,參與過爭奪天下的大事,但是現(xiàn)在后代都滅絕了,朕十分痛心??梢园盐潢柨h的二千戶封給蕭家遠房旁系的孫子蕭嘉。蕭嘉死后,由蕭嘉的兒子蕭勝繼承爵位,后來蕭勝因罪被免。漢武帝時,朝廷再一次頒布詔書,到處尋找姓蕭的后代,終于找到了蕭慶襲酂侯,蕭慶絕嗣。蕭慶死后,又經(jīng)過極力尋找,又找到蕭姓四人短時間襲爵,后來都因罪而被免。到王莽時,連姓蕭的人家都沒有一戶了,蕭姓后嗣徹底滅絕。
對于韓信的慘死,陳平所起的作用僅次于蕭何,其后人也受其奸計害忠良的牽連,承受短壽、祿薄之報。陳平在孝文二年卒,死后被追贈為獻候。他的爵位由兒子陳買所襲,兩年后陳買死,由陳買的兒子陳恢襲爵。陳恢在孝文二十三年死,由陳恢的兒子陳何襲爵。襲爵當年,陳何因為搶奪、強奸他人的妻子,被斬首棄市,爵位被廢、封國被除。到漢武帝時,陳平的曾孫陳掌只是一個小小的詹事。在娶了皇后衛(wèi)之夫姐姐衛(wèi)少兒后,陳掌一直想要利用和皇后的關(guān)系繼承陳平留下的爵位,但是最終沒有成功。曾經(jīng)名顯位尊的陳平,其子孫就這樣以平民的身分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最好的還是張良,早年追隨劉邦征戰(zhàn),后因身體疾患,多為劉邦出謀劃策。在鴻門之宴、定都長安、固陵會侯、分封雍齒和更易太子等重大事件上,為劉邦、呂后出謀劃策,多為采用。項羽敗亡后,不知是身體疾病的緣故,還是知曉功就身死、獸絕弓藏的道理,張良絕大多數(shù)時間,遠離世事學辟谷服氣之術(shù)。他死后,他的兒子張不疑襲留侯之爵,孝文帝五年,留侯張不疑以不敬罪,被免留侯。張良的后人也就這樣在歷史的記述中消失了。有野史記載,張良和張不疑追隨赤松子學辟谷服氣之術(shù),先后尸解成仙,此為后話。
陳平在歷史上以謀術(shù)而聞名,在世時就預(yù)料到了自己的行為必然會禍害后人。陳平在晚年曾對別人說過:“我這個人一生好使用陰謀詭計,這些都犯了道家的禁忌和戒律。我這一生就這樣廢掉了,斷了修道成真的路,就是連我的后世子嗣,也會因為我的所作所為,不可能再興旺發(fā)達了。這些都是我過去使用詐術(shù)、詭計的報應(yīng)?!?/p>
最慘的還是蕭何,在為劉邦用事的幾十年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生活中為人謹慎、簡樸為守、處處精明。晚年時為了防止未來的豪強搶奪自己子孫的福祿,所以購買田產(chǎn)時一定會選擇貧瘠、偏僻之地。他對別人說:“假使后代賢能,能學習我的簡樸,生活必然可以為繼;如果后代不賢,也不會因為田產(chǎn)地理位置的原因被他人奪去,斷了子孫的生活來源。”然而,蕭何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使用陰謀殘殺韓信是損德折福的大惡之事,他自己的后代不僅沒有那么大的福德去享受他遺留下來的爵位和來自皇家的恩寵,而且還要不斷承受自己所作大惡之事的報應(yīng)。
戰(zhàn)爭進行之時、朝代更迭之際,抑或是太平盛世,謀臣役吏竭盡其能各為其主,本無非議之處。能夠這樣盡忠竭智的人,往往能獲得世間的贊譽、史家的溢美。但是在各為其主的過程中,不論誰放棄了是非善惡的基本判斷,超越人倫和道德的底線,不管當時的世人如何羨其權(quán)高勢重,慕其富貴榮華;史家如何傾其翰墨、筆下生花,溢美他們的偉績豐功,但是天理的責罰必然緊跟其后、如影隨形?!獏⒖嘉墨I: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