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郭開,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他就是曾陷害了名將廉頗和李牧的那個趙國的相國郭開。
郭開乃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士,生于戰(zhàn)國末年,少年時期是趙國太子趙偃的伴讀小書童,他溜須拍馬的功夫十分了得,哄得趙偃一愣一愣的。
在一次宴會中,個性耿直又嫉惡如仇的廉頗看不慣他的阿諛奉承,便當面斥責了他,這個小人從此便記恨在心,以圖有機會就報復廉頗。
終于在公元245年,趙孝成王去世,太子趙偃順利繼位,稱趙悼襄王。而深得新任趙王寵愛的郭開,由此升任相國,他便利用職權(quán)伺機陷害廉頗。
恰逢廉頗奉命攻打魏國,即將攻取更多城池土地之際,郭開擔心已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廉頗再次壯大之后,難以報羞辱之仇,便向趙悼襄王進讒言,說“廉頗居功自傲,恐怕要舉兵造反,而手握重兵的廉頗根本不是大王您能控制得了的,不如索性解除了他的兵權(quán),以除后患?!倍栌沟内w王居然聽信了郭開的讒言,真的派樂乘去前線接管軍隊。
但耿直的廉頗豈能輕易交出兵權(quán),一怒之下打得前來奪權(quán)的樂乘抱頭鼠竄。同時此舉也讓廉頗背負了叛國的罪名,無奈之下投奔了正在攻打的魏國??闪H雖然身在魏國,但依然心念趙國安危,日夜期盼趙王有朝一日能把他召回。
沒幾年,趙悼襄王便去世了,繼任的趙幽繆王從小就被郭開給帶壞了,甚至認為郭開是個“知識淵博”的人。從小跟著郭開學喝酒、賭錢、玩弄女人、惡搞仇人等等,所以郭開深得趙幽繆王的信任,并在登基之后仍然將郭開任命為相國。
雖然廉頗有意歸趙,但有郭開在的一天,廉頗就不可能回到趙國,畢竟陷害廉頗出走,他可是罪魁禍首。經(jīng)過長平之戰(zhàn)已經(jīng)丟掉半條命的趙國,在廉頗走后,僅剩的名將龐煖、樂乘和樂間相繼去世,而李牧還在北部邊境防衛(wèi)匈奴南下襲擾。
所以趙幽繆王便有心去請廉頗回國效力,這下郭開便又開始做小動作了,他收買了去請廉頗的使者,讓他謊報趙王說廉頗已經(jīng)老了,腸胃也出了問題,根本難當大用。而廉頗至死都沒能再回趙國了,最后客死他鄉(xiāng)。
7年之后,趙國北部發(fā)生了地震,又遇到連年災害,秦國便趁機再來攻打趙國。而已無將可用的趙幽繆王只好把鎮(zhèn)守北部邊疆的李牧調(diào)回中央,抗擊王翦率領的秦國大軍。
李牧不愧是戰(zhàn)國名將,他的回防,成功阻止了王翦的進攻。雙方相持了一年多,久攻不下的王翦于是讓秦王嬴政派人重金收買趙相郭開。而雖身為趙國之相的郭開見錢眼開,完全不顧國家利益,一個勁的中飽私囊。
得了秦國送來的萬兩黃金之后,他便偽造了一份李牧通敵的書簡,交給趙幽繆王,而昏庸的趙王一怒之下派趙蔥去逼李牧交出兵權(quán)??蓱z李牧欲精忠報國,無奈小人讒言,還遇到個如此昏庸的大王,最終李牧被趙蔥設計捕殺。
威名赫赫的兩位名將都栽在了小人郭開之手,逼走廉頗,害死李牧,最終趙國被王翦大軍所滅。而這位小人郭開卻躲過一劫,甚至還做了秦朝的官員。
由于他為官20多年里搜刮來的金銀珠寶都埋在邯鄲的舊宅子里,他于是帶了一隊人馬回邯鄲去取,但在回咸陽途中,卻遇到一伙盜賊,郭開被綁在一棵大樹上,千刀萬剮,只剩下一副白骨和一攤血水。
自古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壞人一定有有壞報。郭開被剮,真是大快人心啊!
郭開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重臣,一生歷仕趙悼襄王和趙幽繆王兩代國君,他還是趙幽繆王的寵臣。不過歷史上對于郭開的評價并不高,因為他曾出賣趙國,加速了趙國的滅亡。王翦攻趙強攻無效,便賄賂郭開,讓他在趙王面前誣陷李牧等人。結(jié)果趙王輕信讒言,將李牧殺害,等于是幫秦國鏟除了最大的威脅。此后趙王被俘,接下來便是亡國危機,那郭開的結(jié)局又如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輔助趙偃
郭開,是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的寵臣。他的發(fā)跡,始于趙孝成王晚期的侍奉公子趙偃。
趙孝成王早年,曾經(jīng)冊立過一位太子,但是這位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太子比較命薄,在趙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就死去了。趙孝成王在太子死后,并不急于冊立新的太子,一是因為他才年過而立,還年輕,二是想鍛煉一下幾個兒子,優(yōu)中選優(yōu),看誰最適合做太子。最后,他選中了春平君,著力培養(yǎng)。后來,秦、趙兩國議和,互派質(zhì)子。為了讓春平君立功于社稷江山,趙孝成王就派他到秦國做質(zhì)子去了。
春平君到了秦國,意想不到的事兒發(fā)生了,那就是秦國和趙國的關系沒能緩和,還是摩擦不斷,質(zhì)子想回國就難了。就這樣,春平君就在秦國住下了。
趙國這邊,負責侍奉公子趙偃的郭開,將趙偃視為奇貨可居,苦心培養(yǎng),而他的培養(yǎng)卻不是讓公子讀書明理,而是偽裝成忠臣孝子。他讓趙偃對趙王日日請安問好,有病了去侍候湯藥,為趙王捶捶背揉揉肩之類的,極力巴結(jié)討好。對于臣下,勸趙偃極力拉攏,動輒大加賞賜,拉幫結(jié)派。
就這樣,在郭開的幫助下,趙偃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勢力,趙孝成王認為他孝敬,大臣們認為他賢德。但是,對于趙國有沒有冊立趙偃為太子,歷史上一直有分歧,綜合各種史料分析,沒有冊立他的說法比較可信。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六國年表第三》中說:“(趙悼襄王二年)太子從質(zhì)秦歸。”這里的太子當是指趙孝成王冊立的太子,極有可能是春平君。也就是說,在趙孝成王生前,可能已經(jīng)冊立春平君為太子了,那么,趙偃就不可能再被重復冊立為太子了。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趙孝成王臨死時,可能想讓春平君回國繼位,但是,秦、趙兩國關系不睦,另外也有可能是郭開、趙偃從中作梗,春平君未能回到趙國。
郭開、趙偃早就做好了繼位或者說是奪位的充分準備,這邊趙孝成王一崩殂,那邊他們就鼓動大臣們和宗親們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擁立“賢德”的公子趙偃繼位,是為趙悼襄王。
二、陷害忠良
趙悼襄王即位后,郭開立刻被委以重任,為中大夫,而后直線提拔,幾近相國。因為趙悼襄王得國不正,所以難免心虛,就想加強對眾臣的防范。而郭開則脫去偽裝,開始有恃無恐的胡作非為,為朝中正臣所不齒。
應該就在這時候,大將廉頗與郭開產(chǎn)生了矛盾。至于是什么具體矛盾,則不必去深究了,一個是愛國大將,一個是禍國奸臣,他們之間若沒有些許的矛盾,豈不是怪事?反正郭開與廉頗這對冤家是結(jié)下了梁子,也為廉頗和趙國的悲劇埋下了因子。
趙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頗奉命出征魏國,攻克繁陽城,郭開怕廉頗立下大功對自己不利,就慫恿趙王,讓樂乘去替他出征。廉頗知道這是郭開耍的伎倆,大怒,向樂乘進攻,樂乘嚇走了。
廉頗知道國內(nèi)奸臣當?shù)?,君主又是昏聵之輩,回國絕不會有好果子吃,就逃到了魏國,希望能像當年信陵君那樣,最后再被趙王給請回去。
不久,秦軍大舉進攻趙國,趙軍迎戰(zhàn)接連失利,趙悼襄王又想起了廉頗,就派人去請廉頗回國。郭開深怕廉頗回國報復自己,就找到前去請廉頗回國的宦官唐玖,送其不少金子,如此這般一說,唐玖滿口應允。
唐玖帶著趙王賞賜廉頗的一副名甲和四匹良馬,馬不停蹄地趕到魏國,拜見老將軍。廉頗見日思夜念的事兒就要成真了,自然是喜出望外,當即穿上戰(zhàn)甲,騎著馬跑了幾圈,吃飯時又多吃了幾碗,意思是別看我年紀大了,但還可以上陣殺敵、為國御寇。
唐玖告訴廉頗,自己先回國,不久趙王請老將軍回國的正式旨令就會到了,請其耐心等待。但是,廉頗等啊等、盼呀盼,等的花兒都謝了,就是不見那份正式旨令的到來。
原來,唐玖回去匯報時,對趙王說:廉頗老將軍愿意回來,就是身體不太好,與臣坐一會兒,竟然跑了幾次茅廁。趙王一聽,認為廉頗還是老了,不中用了,也就放棄了起用他的念頭。
到了趙王遷時,郭開又故伎重演,陷害李牧。秦國見在戰(zhàn)場上難以擊敗李牧,就派出了間諜到邯鄲城,找到郭開,重金賄賂,讓他想方設法除掉李牧。
郭開就和趙王遷的幸臣韓倉一道對趙王遷進行蠱惑,郭開在朝上詆毀李牧要造反、投降秦國,韓倉則向趙王遷吹枕頭風,吹得本來頭腦就不清醒的趙王遷更加暈乎,在床榻之上就決定了李牧和國家的悲劇命運。
李牧死后三個月,“邯鄲為郡”,趙國滅亡,趙國都城邯鄲城成為秦國的一個郡治所在地。
三、最后結(jié)局
趙幽繆王八年(前228)十月,邯鄲城破,趙王遷降秦,趙國宣布滅亡。趙國殘余勢力在代郡擁立公子嘉為代王,繼續(xù)抵抗秦軍,但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趙國滅亡后,原趙國的相國郭開成為秦國滅趙的大功臣,被秦王封為上卿,可以繼續(xù)享受他的榮華富貴。作為賣國賊,郭開的目的達到了,自己的國家滅亡,他的富貴生活并沒有結(jié)束,比起亡國之君趙王遷強的實在是太多了??雌饋?,還是他的智商高啊!
早在趙國行將滅亡之時,郭開就看出來了,趙國的滅亡已經(jīng)不可逆轉(zhuǎn),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態(tài)勢已經(jīng)十分明朗,所以,他“識時務者為俊杰”,為自己一家人留好了退路,以便在亡國后還可以繼續(xù)做富家翁。從這一點來看,郭開確實是一個能人。
但是,作為趙國的相國,郭開位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位置,在國家危難時,本該主動擔責,擔負起保家衛(wèi)國、御寇殺敵的使命重任,為國為民死而后已,可他卻選擇了當賣國賊、內(nèi)奸,靠陷害忠良、排除異己、出賣國家利益而贏得敵國的歡心,這是人神所共憤的!
正是因為郭開的所作所為為人所不齒,所以他的結(jié)果應該不會好了。正史上沒有記載郭開的最終命運,但是野史及后來的文藝作品卻為他設定了結(jié)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為盜賊所殺。
說是郭開到秦國時由于乘坐的車小,邯鄲城家里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沒來得及隨他一同拉到咸陽。待他在咸陽城安家落戶以后,就想把財物搬到秦國,但他又怕別人給私吞了,不放心,就親自帶著親信回到邯鄲城搬家。當他們將財物裝成幾十大車,拉回秦國時,在路上被盜賊給搶劫了。財物搶劫了也就算了,就連郭開本人也被盜賊給滅口了。
二是為公子嘉派人所殺。
說是公子嘉在代郡做了代王后,想除掉禍國殃民的賣國賊郭開,打聽他要回邯鄲城搬家,就派人在路上將其刺殺。
三是秦國人所殺。
說是郭開到秦國后,依舊作威作福,改不了目空一切的做派,得罪了秦國的貴族大臣,被秦國人給暗殺了,家財也被秦國人給哄搶了。
【作者簡介】齊云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xù)在各級媒體發(fā)表作品80余萬字。閱讀悅讀平臺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xié)會員、河南省青作協(xié)常務理事。
因為郭開不僅得到了君王的信任和寵愛,同時還是君王的老師。郭開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才能還是出眾的。等到趙國滅亡之后,郭開便在秦國當了一個上卿,在回國取東西的時候被強盜千刀萬剮了。郭開雖說是趙國的名相,在趙國也是很有威望的,只不過因為陷害忠良,所以最后的下場還是比較悲慘的。
廉頗和李牧在當時都是趙國的名將,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只不過后來廉頗被郭開趕走之后,而李牧則是被郭開斬殺了,這時候的趙國連失了兩員大將,但是當時的趙王卻是很信任郭開的。而廉頗離開之后,則是選擇投靠了魏國。
郭開作為趙國的城鄉(xiāng),權(quán)勢是非常大的,并且在超重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而廉頗當時在戰(zhàn)場上也立下了很多的功勞。不過郭開擔心廉頗取代自己的地位,甚至對自己的權(quán)勢和地位受到影響,于是便設計廉頗,想讓他交出兵權(quán)。而廉頗此時正在攻打魏國,這對于一個將軍來說,一輩子都在沙場上,如果交出兵權(quán)的話,那么廉頗也就失去了在戰(zhàn)場的機會了,于是廉頗不從后,選擇投靠了魏國。
郭開和趙偃的關系比較好,不僅是對方的老師,而且還深得君王的信任。而郭開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于是對李牧也是非常防范的,畢竟如果李牧因為軍功得到了君王的賞識的話,那么對于郭開而言,在權(quán)勢方面的威脅是很大的。
于是郭開便設計陷害李牧,認為對方有謀反的嫌疑,最終李牧因為遭到了郭開的誣陷之后,直接被殺害了。等到李牧死了之后,其實對于趙國來說,一下子失去了兩員大將,對趙國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后來,趙國在李牧死后不久也滅亡了,而郭開最后的下場也是比較慘烈的。
在戰(zhàn)國七雄當中,趙國和秦國是兩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長平之戰(zhàn)之后卻有一個漢奸——被秦國賦予丞相職位的郭開!出賣了趙國,最終被五馬分尸!
戰(zhàn)國七雄
在歷史上有一種說法叫做春秋五霸與戰(zhàn)國七雄和戰(zhàn)國七雄,主要說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了爭奪天下而進行的紛繁不斷的戰(zhàn)爭。而這些戰(zhàn)爭之中圍繞著兩個大國進行,一個是秦國,一個是趙國,因為戰(zhàn)國六雄之中能夠跟秦國硬碰硬的國家,基本上就只有趙國,而趙國當年在廉頗,藺相如等人的建設中逐漸強大了起來!
權(quán)臣郭開
趙國之中,除了比較有名的廉頗,藺相如以外,還有一個人姓郭名開,也就是我們后來所說的賣國賊——郭開,郭開這個人的職位,原本只在宰相之下,換句話說,只有藺相如能夠控制他,可是郭開這個人貪得無厭,對權(quán)力也是無窮無盡的,后來他竟然獻讒言,陷害了藺相如,且投奔了趙國的死對頭秦國。
五馬分尸
而在投奔了秦國之后,秦國只是給了他一個中等大小的官職!郭開十分不滿意,經(jīng)常在他上司的面前誹謗秦王,甚至當著大臣們的面,發(fā)自己的牢騷!最后終于被秦王關進天牢,而最后的結(jié)果便是大家熟悉的五馬分尸!他的結(jié)局也充分證明了一點,做賣國賊一定沒有好下場。至少在需要忠誠的年代,一定要保存自己的本性,千萬不要充當賣國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1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