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厥蓟适遣皇菂尾豁f的孩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據(jù)統(tǒng)計,在過去的2000多年里,中國總共出了422個皇帝,如果要從中選出影響力最大、話題性最強的皇帝,相信很多人會把票投給秦始皇。因為這兩個條件他都符合。秦始皇一生干了很多大事,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而且皇帝這個頭銜就是他發(fā)明的。皇帝自稱“朕”,也是從他開始的。他統(tǒng)一了中國,廢除了分封制,推廣郡縣制,修建了萬里長城,規(guī)范了文字和度量衡。這些舉措奠定了中國2000年的皇帝專制制度,也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形態(tài)。所以后世學(xué)者稱贊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的歷史謎團
然而,秦始皇在無數(shù)豐功偉績的背后卻隱藏著許多歷史謎團,其中流傳最廣的是他的身世之謎。據(jù)說秦始皇并非秦國王室的血脈,呂不韋才是他的親生父親。而在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的不少舉措也充滿爭議。例如“焚書坑儒”、“追求長生不老”等等,千百年來一直熱議不斷,可以說秦始皇是一個取得了很大成就,又制造了很多謎團的皇帝。那今天李夫子就站在歷史推理的角度,深度解析秦始皇的歷史謎團,他真的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嗎?秦始皇獲得大權(quán)的障礙有哪些?秦始皇的皇后又是誰?秦始皇為什么不立太子?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秦始皇的身世之謎,他真的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秦始皇從一個質(zhì)子是如何成為秦王的。這其實是個小概率事件。為什么呢?這要從他的父親“子異”說起,子異也叫“異人”,是秦國安國君的兒子。公元前265年,安國君被他的父親秦昭王立為太子,不出意外,未來的秦王就是他了。那么作為兒子,子異接安國君的班當(dāng)上秦王,不也是順理成章的嗎?然而,事情沒那么簡單,安國君生了20多個兒子,如果是長子,子承父業(yè)的希望很大。如果是最小的兒子,因為容易得到老父親的寵愛,也有希望接班。偏偏子異正好排在中間。更要命的是,子異的母親夏姬只是安國君眾多妻妾中的一個,早已失寵,子異咸魚翻身的機會并不大。
十五六歲的時候,子異被當(dāng)做質(zhì)子送到了趙國邯鄲。什么是質(zhì)子呢?戰(zhàn)國時代,各國簽訂盟約后,會互派王室子弟,名義上是外交使節(jié),其實相當(dāng)于人質(zhì)。兩國關(guān)系好,人質(zhì)得到禮遇。關(guān)系惡化,人人質(zhì)就倒霉了。差事風(fēng)險那么高,被派過去的王室子弟通常是在國內(nèi)不受待見的。子異就是這樣一個人。然而有人看上了他,誰呢?呂不韋!呂不韋是個大商人,論身價在全國都數(shù)一數(shù)二,或許是商業(yè)上太成功了,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的欲望,他想在政治上也有一番作為。
有一次呂不韋因為生意上的事去邯鄲,偶然認識了子異,他敏銳地看到了子異的潛在價值。雖然這位并不受寵,但他身上流淌著王室的血。理論上他能當(dāng)上秦王,怎樣讓理論變成現(xiàn)實呢?呂不韋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前面說過,子異的母親已經(jīng)失寵,所以不可能指望她為兒子爭取地位。那么換個思路,讓子異認個有勢力的干媽行不行呢?呂不韋想到了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出生楚國王室,秦國和楚國的王室有著數(shù)百年的通婚關(guān)系,所以華陽夫人跟安國君的聯(lián)姻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秦國宣太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羋八子”,是華陽夫人的姑奶奶,可以想見華陽夫人在秦國后宮的地位是很高的。
遺憾的是華陽夫人自己沒有孩子,一旦安國君當(dāng)上秦王,注定不會選他做王后。她擁有的權(quán)勢和財富很有可能失去。華陽夫人為此十分焦慮。呂不韋看準了這一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雙方達成了一筆政治交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養(yǎng)子,力爭讓他成為安國君的繼承人。如果異人當(dāng)上秦王,保證華陽夫人及其家族的利益不受損害。從此華陽夫人經(jīng)常在安國君面前說異人的好話,最終安國君被說動了,正式確立異人為繼承人,華陽夫人也就成了正夫人。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逝世,安國君繼位,稱為秦孝文王。僅僅一年后,秦孝文王逝世,子異繼位,稱為秦莊襄王。三年后,秦莊襄王也病逝了,他的兒子,13歲的嬴政即位,他就是秦始皇。呂不韋高超的政治手段,加上連續(xù)兩任秦王離奇的短命,讓嬴政年紀輕輕就當(dāng)上了秦王,做到了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從繼位那一刻起,一個傳言開始出現(xiàn),那就是秦始皇,并非異人的親生兒子,呂不韋才是他的父親。證據(jù)是什么呢?原來呂不韋認識異人后,把自己寵愛的趙姬送了過去,異人和趙姬十分恩愛,不久就生下了嬴政。然而《史記呂不韋列傳》說:“趙姬被送給異人的時候已經(jīng)懷了呂不韋的孩子”,顯然呂不韋是通過這種操作讓自己的兒子當(dāng)上了秦王。這個說法看起來很有道理。
秦始皇并非呂不韋之子
然而并不怎么靠譜,為什么這么說呢?第一,因為涉及財產(chǎn)繼承問題。秦國法律對國民子女的身份有著嚴密細致的認定程序,對于王室成員的身份認定就更加嚴格了。像秦始皇這樣的情況,必然經(jīng)過反復(fù)核查,稍有疑問都無法過關(guān)。第二,以當(dāng)時的醫(yī)學(xué)水平,確定女性懷孕至少要到兩個月以后。如果趙姬懷著孩子嫁給子異,那么對子異來說,孩子8個月后就出生了,不符合十月懷胎的常識,他一定會產(chǎn)生疑問!而且作為王室子弟,子異身邊是配備秦國醫(yī)生的,這很難瞞過他。一旦被發(fā)現(xiàn)身份造假,按照秦國法律,當(dāng)事人將受到嚴厲懲罰。到時候別說秦始皇了,連子異的繼承人地位都會被剝奪。呂不韋不僅枉費心機,連命都保不住了。他有那么傻嗎?
第三,子異還跟其她人生過兒子,就是說秦始皇有弟弟,只要他的身份存在一點點疑問,子異完全可以從另兩個兒子中選一個做繼承人,呂不韋的目的還是達不到。最后,雖然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說法,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但根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秦始皇的身份沒有任何問題,這說明這只是一種傳說。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作為材料保留了下來,但是他只寫進了級別比較低的《呂不韋列傳》,沒有在《秦始皇本紀》里體現(xiàn),這表示司馬遷本人并不認同這個傳聞。
綜上來看,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是流傳了2000年的謠言。秦始皇的王室成員身份毫無疑問,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從一開始就是大權(quán)獨攬的千古一帝,這牽涉到秦國錯綜復(fù)雜的宮廷政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秦始皇是如何一步步獨攬大權(quán)的?
秦王室的三股勢力
秦始皇登基的時候只有13歲,不具備治國理政的能力。按照通常的說法,他親政以前,秦國的權(quán)力掌握在他母親趙太后和丞相呂不韋手里。但是這種看法并不全面,實際上當(dāng)時秦國存在著三股重要的政治勢力,秦始皇獨攬大權(quán),是在各方勢力互相爭奪的夾縫中實現(xiàn)的。第一股政治勢力就是趙太后集團。趙太后,也就是秦始皇的生母趙姬,此時她已經(jīng)升格為太后,趙太后出生于趙國的“豪家”,什么叫豪家呢?就是有勢力的大戶人家,所以趙太后絕對不像有些人說的,是地位低下的舞女。用現(xiàn)在的話講,她是社交名媛,因為能歌善舞,善于交際,被呂不韋看重,后來又嫁給子異。
趙太后懷上秦始皇不久,子異被召回秦國成為安國君的繼承人,可能由于懷著身孕行動不便,趙太后便留在了趙國,等她生下秦始皇的時候,秦軍在長平大勝趙軍,40萬趙軍向秦軍投降,全部被坑殺。如此慘烈的失敗,瞬間點燃了趙國對秦國的仇恨。趙太后的日子顯然不會好過。她和秦始皇實際上成了趙國的人質(zhì),索性有呂不韋的照料,他們不至于有生命危險。整整6年后,秦趙和解,趙國才把趙太后母子放回來,那時秦始皇已經(jīng)9歲了,因為這段經(jīng)歷,秦始皇和趙太后的感情極為深厚。當(dāng)他登基后,舉目四望,能夠信賴的就只有母親了。但是趙太后不能直接干政,她必須依靠親戚,誰呢?當(dāng)然是呂不韋。
呂不韋對子異當(dāng)上秦王有著巨大貢獻,子異登機后投桃報李,呂不韋當(dāng)上了丞相,并被封為“文信侯”。子異死后,秦始皇繼位,呂不韋還是丞相,本身就有輔佐國君的責(zé)任。同時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趙太后的舊情人,而且兩人重燃舊情,暗地里私通。不過這件事有政治風(fēng)險,為了脫身,呂不韋把自己的門客“嫪毐”獻給了趙太后,果然深得趙太后寵幸。呂不韋松了口氣,雖然擺脫了情感糾葛,但是在政治上呂不韋和趙太后依然緊密合作,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內(nèi),時?;ネㄏ?。所以于公于私,呂不韋都是秦始皇的保護人。
第二股政治勢力是楚人集團。秦始皇的父親子異,就是拜華陽夫人為母才登上秦王之位的。而華陽夫人有如此大的能量,正因為幾百年來,秦、楚兩國聯(lián)姻,在秦國之中已經(jīng)有了一個楚人集團,到秦始皇登基的時候,這個集團已在秦國扎根,華陽夫人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表,他的親屬昌平君和昌文君,也因此進入政權(quán)高層,和呂不韋一起輔佐秦始皇。
第三股政治勢力,是秦始皇的同父異母兄弟——“成蟜”。秦始皇的父親子異比始皇母子早6年回到秦國。在這6年里子異都干了什么呢?他又娶了個夫人,這個夫人是他生母夏姬親自挑選的,夏姬是韓國王室,她為子異選的夫人也是韓國人,因此被稱作韓夫人。不久,韓夫人為子異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成蟜”,他比秦始皇小三歲,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秦始皇繼位5年后,成蟜出使韓國,不費一兵一卒,讓韓國獻出了大片土地。成蟜因功被封為長安君。這個事說起來有些蹊蹺,成蟜有什么本事能讓韓國平白無故的把土地送給秦國呢?顯然夏姬起了很大作用。身為韓國的王室成員,他有能量,從此成蟜這一派算是有了自己的基本盤。
秦始皇一步步獨攬大權(quán)
三股政治勢力至此形成。那么他們各自的實力又如何呢?楚人集團內(nèi)有掌握實權(quán)的高官,外有強大的楚國做靠山,跟呂不韋的關(guān)系也不錯,最為強勢。趙太后集團緊跟其后,成蟜這一席只能墊底,也最先出局。公元前237年,秦始皇繼位的第7年,夏姬去世,三股政治勢力之間的平衡也被打破。被逼無奈,成蟜利用領(lǐng)兵攻打趙國的機會謀反,最后被鎮(zhèn)壓。這里有一個問題,鎮(zhèn)壓成蟜的具體是誰?史書沒記載。但推斷應(yīng)該是趙太后的情人“嫪毐”,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就在成蟜被鎮(zhèn)壓的那一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按照秦國法律,沒有功勞,不可能被授予爵位。這個制度執(zhí)行得非常嚴格,連王公貴族都不能例外。所以嫪毐能當(dāng)上長信侯,一定是立了大功。結(jié)合前后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他鎮(zhèn)壓了成蟜的叛亂,成蟜敗亡。
自此趙太后集團的勢力大為擴張。然而沒多久,這個集團也覆滅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已經(jīng)22歲,他從首都咸陽來到雍城,舉行成人禮,之后,他就要親政了。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嫪毐忽然在咸陽發(fā)動叛亂,對這件事流行的解釋是嫪毐和趙太后長期私通,生了兩個兒子,他們謀劃著讓私生子當(dāng)秦王,于是趁秦始皇離開咸陽,嫪毐舉兵造反。但是這個解釋說不通。首先,在王室的繼承人問題上,秦國有嚴格的核查制度,嫪毐和趙太后的孩子,沒有秦王室的血脈,讓他們當(dāng)秦王沒有合法性。如果趙太后集團一意孤行,必將引起各方強烈反彈,成功的概率很低。這種沒常識的事,嫪毐不會干。
其次,秦始皇是趙太后的親生骨肉,兩人的感情又很好,換個私生子做秦王對趙太后有什么好處呢?最后有人可能會說,趙太后和嫪毐私通激怒了秦始皇,他想除掉嫪毐,這才逼使他造反。其實在戰(zhàn)國時代,有權(quán)有勢的寡婦養(yǎng)男寵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別鬧得太過分,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嫪毐到底為什么要造反呢?其實是趙太后集團的膨脹,引起了另外一派的警惕,雙方很快展開了斗爭。從實力對比看,楚人集團勝過一籌,占據(jù)了優(yōu)勢,最終嫪毐走上了和成蟜相同的道路,起兵造反,他打算一舉鏟除華陽夫人,但嫪毐失敗了,鎮(zhèn)壓他的主力,就是華陽夫人的親屬“昌平君”和“昌文君”。平定叛亂后,楚人集團開始大清算,嫪毐被五馬分尸,跟隨他叛亂的高官20多人被處死,嫪毐和趙太后的私情也成了罪狀。
而嫪毐是呂不韋介紹給趙太后的,他跟趙太后的舊情也曝光了,呂不韋因此丟掉了丞相的職務(wù)。第2年,秦始皇親自質(zhì)問呂不韋,問他對秦國有什么功勞?呂不韋在恐懼中服毒自盡。到此為止,三股政治勢力只剩下了這幫楚國人了。華陽夫人畢竟年紀大了,很快去世。新的集團領(lǐng)袖是昌平君,昌平君是誰呢?據(jù)考證,他是楚考烈王的兒子,是作為人質(zhì)送到秦國的。隨后他成為華陽夫人的得力助手。在秦國高層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呂不韋下臺后,昌平君出任秦國丞相,掌握了大權(quán)。昌平軍丞相干了多久?整整11年!也就是從秦始皇繼位的第10年,干到第21年,即公元前226年,那一年昌平君忽然被撤職,而且遭到流放,去了離咸陽很遠的地方,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原來那一年秦始皇決定消滅楚國,秦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是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的,首先消滅了韓國,公元前229年消滅趙國,公元前227年消滅燕國,到公元前226年,六國只剩下魏國、齊國和楚國了,魏國太弱,拿下它輕而易舉。齊國在今山東一帶,比較遙遠。楚國就成了下一個目標(biāo)。在這之前,以昌平君為首的楚人,對統(tǒng)一戰(zhàn)爭是配合的。然而當(dāng)戰(zhàn)火燒向自己的祖國,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yīng)呢?秦始皇吃不準。于是在公元前226年,他罷免了昌平君,并且把他趕走,掃除了滅楚的障礙。秦始皇的另一個打算是趁機清除老臣,將權(quán)力全部握在自己手上,就這樣在秦國,楚人的勢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這樣算起來,雖然秦始皇22歲親政,但是又過了12年,直到34歲,才真正大權(quán)獨攬。從這個角度看,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也是秦始皇一步步走向權(quán)力巔峰的過程。然而秦始皇還不能高枕無憂,昌平君被罷免了,卻并不意味著在秦的楚人徹底失敗。實際上他們還有很大的能量,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3個問題。在秦的楚人對秦王朝的政局走向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秦國楚人勢力對秦政局的影響
剛才說到秦始皇決定消滅楚國,這個仗怎么打呢?秦始皇召開朝廷會議,征求將領(lǐng)們的意見。老將王翦認為要60萬人才行,年輕將領(lǐng)李信血氣方剛說,20萬人就足夠了。秦始皇贊同李信的看法,覺得楚國沒什么了不起,他的理由是前一陣秦軍剛剛擊敗了楚軍,把楚國的都城郢都拿下來了。于是秦始皇任命李信為大將,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李信以郢都為基地,向東進發(fā)。剛開始秦軍進展順利,楚軍是連連敗退,可李信并沒有繼續(xù)追擊楚軍,而是莫名其妙的掉頭往西進攻郢城。與此同時,一支有楚國大將項燕率領(lǐng)的軍隊出現(xiàn)在了秦軍后面,項燕跟蹤三天三夜發(fā)動奇襲,秦軍猝不及防,7個主要將領(lǐng)戰(zhàn)死,李信帶著殘余逃回秦國,第1次滅楚戰(zhàn)爭,失敗了。
考察秦軍失敗的過程,很奇怪,開戰(zhàn)前郢城已經(jīng)在秦國手上,李信為什么又忽然去攻打它呢?解釋只有一個,郢城方面出現(xiàn)重大變故,迫使李信不得不回過頭去處理。是什么變故呢?史書上沒說。但通過梳理史料發(fā)現(xiàn),李信攻楚那年,昌平君來到郢城。而秦軍戰(zhàn)敗之后,昌平君被項燕擁立為楚王,所以很清楚,昌平君在郢城起兵造反了,在他和項燕的前后夾擊下,秦軍慘敗,昌平君的反叛,意味著身居秦國高位的這幫楚國人走向了反面。當(dāng)楚國成為下一個征服目標(biāo)時,他們只能與秦始皇決裂,站到楚國一邊,反抗秦國。而秦始皇借這個機會徹底清除在秦楚人的勢力,進一步鞏固權(quán)力。
此后,秦始皇吸取了失敗的教訓(xùn),他重新起用老將王翦進行全國總動員,組織了60萬大軍,再次進攻楚國。公元前223年,秦軍大敗楚軍,殺死昌平君,楚國大將項燕絕望自殺,楚國首都壽春也淪陷了,楚國滅亡。接著秦國輕松擊敗燕國和齊國,掃蕩六國殘部,取得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勝利。秦始皇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2000多年來,秦始皇一直備受關(guān)注,但是很少有人想過秦始皇的皇后是誰?這不是個八卦問題,而是嚴肅的政治問題。
秦始皇為什么沒有皇后?為什么不立太子?
因為秦國有嚴格的王位繼承制度,當(dāng)秦始皇完成成人禮,按道理應(yīng)該馬上立王后。那么秦始皇成為皇帝后,王后自然升格為皇后。他的兒子就是皇太子??墒窌暇尤粵]有一個字提到這位皇后,而且到死秦始皇也沒有冊立太子,這就非常奇怪了。秦始皇的皇后究竟是誰呢?根據(jù)現(xiàn)有的史料可能找不到答案。要是我們能知道秦始皇不立太子的原因,秦始皇皇后之謎或許也能解開。其實秦始皇心里是有太子人選的,秦始皇有23個兒子,其中呼聲最高的叫“扶蘇”。和兄弟們比起來,扶蘇具備兩個明顯優(yōu)勢。第一,他是嫡長子,按照制度規(guī)定,擁有繼承皇位的優(yōu)先權(quán)。扶蘇為人仁義,更富有政治遠見,朝野上下對他交口稱贊,不論是看出身還是看人品,扶蘇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可秦始皇就是不表態(tài),為什么呢?因為扶蘇曾經(jīng)惹怒了他。說起來,這跟另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guān)?!胺贂尤濉?,“焚書”就是把諸子百家的書燒掉,只保留法律文書、醫(yī)學(xué)農(nóng)業(yè)類書籍等?!翱尤濉敝傅氖腔盥袢迳此^讀書人。因為這個事,秦始皇被后世的讀書人指著鼻子罵了2000多年,然而真實的歷史上,焚書是存在的,但坑儒沒這回事。準確的說,秦始皇坑的不是儒生,而是另一類人——“方士”。秦始皇晚年迷信長生不老之術(shù),他供養(yǎng)了很多方士,專門練長生不老藥。方士徐福還騙他說,海外有仙山,仙山上居住著仙人,他們采食長生不老藥,過著幸福生活。
秦始皇被迷住了,派遣數(shù)千名童男童女在徐福的帶領(lǐng)下入海求仙。仙山當(dāng)然是找不到的,長生不老藥也練不出來。但秦朝的法令十分嚴格,方士們煉出的丹藥必須經(jīng)過檢驗,如果不靈驗,就要受到懲罰。方士害怕了,于是串通好集體大逃亡。秦始皇聞訊震怒,將他們?nèi)孔テ饋?,交給御史臺追究刑事責(zé)任。御史臺判定其中的60余名方士有罪,他們被拖到咸陽的郊外活埋??梢哉f這些方士也算咎由自取了,可是被活埋也確實慘了點,生性仁慈的扶蘇看不下去了,勸秦始皇手下留情,不要太殘暴。這本來是好建議,以秦始皇的智商不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因為長期服用丹藥,他的性格變得非常暴躁,扶蘇的規(guī)勸激怒了他,一言不合,秦始皇把扶蘇趕出咸陽,打發(fā)他到上郡做監(jiān)軍。這個舉動意味著秦始皇在確立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xiàn)了動搖,不過僅僅是動搖,并不是決定性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扶蘇被派去的是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陜西榆林一帶,這里駐扎著蒙恬率領(lǐng)的30萬精銳部隊,這支秦軍英勇善戰(zhàn),多次擊敗匈奴,戰(zhàn)斗力很強悍。秦始皇把扶蘇派去當(dāng)監(jiān)軍,既有懲罰的意思,也是一種培養(yǎng)。其次,扶蘇跟著蒙恬,在邊境地區(qū)掌握著秦軍精銳,而蒙恬的弟弟蒙毅,在秦始皇身邊處理政務(wù),深得信任。這樣扶蘇與蒙恬在外共事,在朝廷內(nèi)有又有蒙毅支持,構(gòu)成了秦始皇之下最大的政治勢力。沒有秦始皇的默許是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
由此可見,秦始皇是在磨練扶蘇,不過磨練期太長了,秦始皇到死也沒立太子,他到底在猶豫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扶蘇的母親來自楚國王室,所以扶蘇身上流淌著楚國王室的血。由于在秦楚人跟秦始皇發(fā)生過劇烈沖突,而且過程十分血腥,這些事就成了禁忌。這就是為什么史書上沒有記載秦始皇的皇后。而扶蘇也因為楚國血統(tǒng),讓秦始皇遲遲下不了立他為太子的決心。秦始皇的猶豫導(dǎo)致了致命后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駕崩,臨終前他口授遺詔,命扶蘇回咸陽繼位。然而這份遺詔被李斯和趙高篡改了,他們把秦始皇最小的兒子胡亥扶上皇位,他就是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后逼死扶蘇以及蒙恬、蒙毅兄弟,并且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殺死,他的統(tǒng)治極其殘暴。
扶蘇具有楚人血統(tǒng)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拉開了反秦戰(zhàn)爭的序幕。有趣的是,陳勝、吳廣稱扶蘇和項燕還活著,起義是由他們領(lǐng)導(dǎo)的。大澤鄉(xiāng)在原楚國境內(nèi),是楚國大將項燕自殺的地方。起義軍的目標(biāo)是反抗秦國、復(fù)興楚國,用項燕的名義順理成章??蔀槭裁磿霈F(xiàn)扶蘇?要知道楚人最恨的就是秦人。前面說過,秦國王室和楚國王室存在著數(shù)百年的通婚關(guān)系,很多楚人也為秦國出過力。所以在六國之中,楚國覺得自己死的最冤。有一句民謠唱道“秦滅六國,楚最無辜”,也因此楚人對秦國懷著強烈的仇恨,心心念念想報復(fù),甚至說楚國哪怕就剩下幾戶人,將來滅亡秦國的也是我們楚國。
可以設(shè)想,如果扶蘇是純粹的秦人,起義軍不可能使用他的名義,但如果扶蘇和楚國有著深厚的淵源,情況又將怎樣呢?他的楚國血統(tǒng)本身就令楚人親近,而他被迫自殺的遭遇,更讓楚人聯(lián)想起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產(chǎn)生強烈共鳴。所以說起義軍打出扶蘇的旗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他在楚地確實有號召力,秦始皇恐怕到死都沒料到,他一心防止楚國復(fù)辟,然而最先起來反抗秦朝統(tǒng)治的還是楚人。而且在滅秦戰(zhàn)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項羽和劉邦,也是原先楚國的人。
李夫子說秦始皇
通過對史料的梳理,歷史的推斷,李夫子給大家呈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秦始皇形象,關(guān)于他的種種謎團也有了一定的解析。2000多年前的歷史我們無法穿越過去,只能憑推斷、論證,但不管怎么說,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享受推理的樂趣,是李夫子的最愛哦!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對李夫子的看法和推理有什么不一樣的論斷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生于趙國。從秦國國君的世系看,他的父親是當(dāng)時為質(zhì)于趙國的秦公子子楚(即異人,后立為莊襄王)。《史記?6?1秦本紀》說;“莊襄王卒,子政立,是為秦始皇帝?!笨墒?,《史記?6?1呂不韋列傳》卻記載了一個嬴政實為呂不韋之子的傳奇式故事,說呂不韋先與一個能歌善舞的趙姬同居,知趙姬有身孕后,讓趙姬去勾引子楚。不久子楚愛上趙姬,呂不韋便把趙姬獻給子楚。趙姬足月后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趙姬為夫人。子楚回國繼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傳給子政。此說為班固所接受,于是《漢書》徑稱嬴政為呂政。 明代王世貞《讀書后記》懷疑《呂不韋列傳》這段記載的真實性,提出兩條理由:一是呂不韋為使自己長保富貴,故意編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親的故事;二是呂不韋的門客罵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憤,而編造此說。郭沫若《十批判書》也懷疑呂不韋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個疑點:第一,僅見《史記》而為《國策》所不載,沒有其他的旁證;第二,和春申君與女環(huán)的故事如同一個刻板印出的文章,情節(jié)大類小說;第三,《呂不韋列傳》又有“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之說,顯然與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秦始皇大傳》對郭沫若的三點質(zhì)疑,作了針鋒相對的批評。他以為,第一,《史記》的記載有不少為《戰(zhàn)國策》所不載,沒有旁證,照樣保持《史記》的真實性;第二,春申君與女環(huán)的故事,出于《戰(zhàn)國策?6?1楚策》?!妒酚洝匪d的故事與此相類似,并不能否定《史記》記載的真實性,只能說明這種斗爭手段,在當(dāng)時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風(fēng)云人物所運用的;第三,并沒有自相矛盾。司馬遷說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獻于子楚,此“姬”即為“趙豪家女”,完全說得通。 郭志坤進一步引證班固稱秦始皇為“呂政”之說。裴駟《史記集解》:“呂政者,始皇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呂政?!惫纠み€指出:“說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響他統(tǒng)一中國的偉大形象?!辈⑴e例說孔子、耶穌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損害他們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問題,恐怕還會爭論下去. 后宮馬甲萬千 奇貨可居—秦始皇身世之謎。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數(shù)千年專制時代的第一位君臨天下、叱咤風(fēng)云的皇帝。六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君主嬪妃、王孫公主、皇親國戚無一不膽戰(zhàn)心驚地揖首跪地、俯首稱臣。然而,傲視天下的秦始皇內(nèi)心卻是異常脆弱,因為他對身世一直諱莫如深。 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jù)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后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后人爭議不休。 《史記》中記載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巨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滿足這種擁有萬貫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對王權(quán)垂涎三尺。 于是,呂不韋打點行裝,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精心策劃一個大陰謀,將正在趙國當(dāng)人質(zhì)的秦王的孫子異人,想法過繼給正受寵幸的華陽夫人,轉(zhuǎn)瞬之間,異人被立為嫡嗣,更名為子楚。 不久,國事生變。秦昭王、孝文王相繼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呂不韋被封為丞相。之后,呂不韋將自己的愛姬趙姬獻給子楚,生下嬴政,被封為皇后,不料子楚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于是他的兒子嬴政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這就是后來的秦始皇。 呂不韋認為嬴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嬴政喊自己為“仲父”,自己則掌管全國政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quán)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呂不韋在邯鄲的秘計實現(xiàn)了。 認定呂不韋和秦始皇有父子關(guān)系的說法,其原因是: 其一,這樣可以說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傳,反對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呂不韋采取的一種戰(zhàn)勝長信侯的政治斗爭的策略,企圖以父子親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強自己的斗爭力量。 其三,解秦滅六國之恨?!傲鶉敝藚尾豁f不動一兵一卒,運用計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秦國的王位,奪其江山,因此,滅國之憤就可消除。 其四,漢代以后的資料多認為嬴政是呂不韋之子,這為漢取代秦尋求歷史依據(jù),他們的邏輯是,秦王內(nèi)宮如此污穢,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后世人也有認為上述傳說并不能成立的。 其一,從子楚方面看,既使有呂不韋的陰謀,但其實現(xiàn)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為秦昭王在位時,未必一定將王位傳于子楚,更不能設(shè)想到子楚未來的兒子身上。 其二,從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慮,假若趙姬在進宮前已經(jīng)懷孕,秦始皇一定會不及期而生,子楚對此不會不知道。可見,秦始皇的生父應(yīng)該是子楚,而非呂不韋。 其三,從趙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滅趙之后,秦王親臨邯鄲,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盡行坑殺。既然趙姬出身豪門,她怎么能先做呂不韋之姬妾,再被獻做異人之妻呢?這樣,就不會存在趙姬肚子里懷上呂不韋的孩子再嫁到異人那里的故事了。 身世之謎也只有留于后人去推測了,而“奇貨可居”這個成語卻由此流傳于世
秦始皇的身世問題,得從他的先祖說起。他的祖父為嬴柱,未當(dāng)秦王之前,是秦國太子,受封為安國君。當(dāng)時,秦國要派一個宗室人員到趙國當(dāng)人質(zhì),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因嬴異人(也叫子楚)庶出,母親又不得寵,便被選中,到趙國做人質(zhì)。
異人雖為秦太子之子,但他寄人籬下,境遇堪憂,十分煩悶。家財萬貫的跨國大商人呂不韋,當(dāng)時正路過趙國邯鄲,見到了異人,認為奇貨可居,想在異人身上做投機生意,決定與異人訂交。異人雖然出身王族,但畢竟寄人籬下,突然得到一個富翁的關(guān)注,驚喜非常。
呂不韋開始為異人運作。為了使異人在秦國內(nèi)部的地位上升,呂不韋勸異人說,你父親安國君的正夫人華陽夫人沒生兒子,你要爭取成為她的嗣子,將來繼承王位就有希望。異人當(dāng)然高興,于是積極配合。隨后,呂不韋又到秦國,以重金疏通,終于讓華陽夫人接受了異人為繼子。
呂不韋這個人喜歡尋花問柳,從秦國回來后,與邯鄲一歌妓趙姬打得火熱,趙姬楚楚動人又善解人意,既漂亮又可愛,呂不韋是大富翁,?有錢能使磨推鬼?,何況趙姬本就是靠臉蛋吃飯,于是,二人就如膠似漆起來,不久,趙姬就懷上了呂不韋的孩子。
趙姬有身孕不到兩個月,呂不韋特意邀請異人喝酒,喝到半酣,趙姬出來,異人看后,非常驚艷,心里就有點動了。隨后,呂不韋裝醉睡了,異人酒后不能自已,與趙姬親熱起來,趙姬半推半就。兩人正在親熱,呂不韋裝作醒來,見到此情此景,拍案而起,大罵異人。異人又羞又愧,請求寬恕。
呂不韋沒有繼續(xù)責(zé)罵異人,反而故意大方地將趙姬送給了異人,讓異人非常感動。但呂不韋送之前有個條件,要求異人納趙姬為正室,將來生了兒子,必須作為繼承人。異人看看貌若天仙的趙姬,滿口答應(yīng)。幾個月后,趙姬果然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嬴政。
上述事情的經(jīng)過,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得明白:?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這個記載,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當(dāng)呂不韋將趙姬送給異人的時候,趙姬已經(jīng)身懷六甲,有了身孕,而她所懷的,就是呂不韋的孩子。所以,秦始皇其實就是呂不韋與趙姬生的兒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1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