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真正的唐伯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說起唐伯虎,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還有賴于影視劇的傳播。不過影視劇的傳播有好有壞,好處是讓更多人知道,明朝有位大才子叫做唐寅,字伯虎。壞處就是,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真實的唐伯虎。
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中,唐伯虎就是那個混進華府,一心只想娶秋香為妻的風(fēng)流才子。然而實際上,唐伯虎不但愛情沒有這么浪漫,連他本人也是歷經(jīng)坎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真實的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書法家、畫家、詩人。他與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并稱為“吳中四才子”,也稱“江南四大才子”。而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他的祖上唐泰,曾經(jīng)擔(dān)任過兵部車駕主事,后來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子孫后代,大多到了蘇州安頓下來,所以唐伯虎也出生在這里,他的父親早年在這里經(jīng)營一家小酒館。
唐伯虎從小天資聰穎,他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補蘇州府府學(xué)附生,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結(jié)識了祝枝山和文徵明兩位好友。弘治元年,唐伯虎與第一任妻子徐氏成親,過著平凡的日子。
直到弘治七年,這是唐伯虎最為痛苦的一年,因為他的父親在這一年去世。緊接著,母親、妻子、兒子、妹妹都相繼去世,這給唐伯虎帶來巨大的打擊。好在身旁還有祝枝山這樣的好友開解他,祝枝山便鼓勵唐伯虎去參加科舉。
像唐伯虎這樣的才子,參加科舉對他來說應(yīng)該是小事,就算不能高中狀元,至少也能中個進士。果然,唐伯虎第一次參加鄉(xiāng)試,就考中解元。表面來看,距離進士又近一步,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然而現(xiàn)實很快就將他擊垮。
中解元的第二年,唐伯虎去參加會試,當(dāng)時的主考官為李東陽和程敏政。兩位主考官都是文才兼?zhèn)?,所以出的考題也十分刁鉆,很多人都答得不盡人意??捎袃煞菰嚲?,引起李東陽和程敏政的注意。
這兩份試卷分別為唐寅和徐經(jīng)所做,程敏政見他們答題貼切,文辭優(yōu)雅,忍不住當(dāng)眾說出二人名字。結(jié)果被有心之人聽去,一時間京城傳出流言,說徐經(jīng)、唐寅曾事先買通主考官泄題。
于是就有官員彈劾程敏政,明孝宗下令徹查。李東陽與其他閱卷官進行復(fù)審,發(fā)現(xiàn)徐經(jīng)和唐寅并沒有被錄取,可見泄題一事并不屬實。朝廷為了平息輿論,就讓錦衣衛(wèi)審訊并下定論。
錦衣衛(wèi)回復(fù)稱,徐經(jīng)進京的時候,的確曾送給程敏政見面禮。唐伯虎當(dāng)初也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去送給梁儲。而這個梁儲,正是唐伯虎參加鄉(xiāng)試時的主考官。
如此一來,即使泄題之事是謠言,但徐、唐二人賄賂主考官的罪名是落實了。最后明孝宗下令,將二人削除仕籍,貶為小吏。程敏政也遭罷官,并杖打五十大板,回家后沒多久便去世了。
唐伯虎被黜為浙藩小吏,他本人引以為恥,所以堅決不去就任?;丶液螅牡诙纹拮优c他吵了起來,最后唐伯虎毅然休妻。從此以后,唐伯虎放棄從仕的想法,開始靠賣書畫為生。
唐伯虎文采出眾,照理來說,靠賣書畫也能飛黃騰達,然而晚年的他卻窮困潦倒,要靠朋友接濟度日,為何會這樣呢?
唐伯虎這個人文學(xué)方面的造詣沒得說,但他為人十分自負,且放蕩不羈。當(dāng)初考中解元,他就寫了一首詩來自夸,這也就算了,他還整日流連歡場,毫不避諱。
祝枝山和文徵明都勸他要收斂些,不要壞了舉人的名聲,同時也為自己將來多考慮。但唐伯虎非但不聽,還直接回信給文徵明,稱要與他斷絕關(guān)系。后來唐伯虎賄賂考官的事情一傳出,學(xué)子們紛紛視他為反面典型。
后來他放棄仕途,選擇寄情于詩畫,在此期間又認識了第三任妻子沈氏,二人還生下一個女兒。唐伯虎便靠賣畫來養(yǎng)活一家,可當(dāng)時的他并無名氣,所以賣畫談何容易,正如唐伯虎自己詩中感嘆的一樣:
“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青山白發(fā)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p>
期間全靠朋友接濟,還有沈氏勤儉持家勉強度日,后來沈氏也去世了,唐伯虎便更加消沉,此后不再娶妻,并且信奉佛教,號“六如居士”。嘉靖二年,唐伯虎病逝,他在臨終前留下絕筆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飄流在異鄉(xiāng)?!?/p>
唐伯虎去世時家徒四壁,在好友的幫助下,才得以順利下葬。后來,他的作品漸漸有了名氣,而他也成為我國歷史上,頗有名氣的才子之一,只可惜他本人已經(jīng)“漂流在異鄉(xiāng)”了。
(參考文獻《明史》《明孝宗實錄》等)
唐寅
--------------------------------------------------------------------------------
一、《中國畫鑒賞》:
唐寅(1470?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吳(今江蘇蘇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居吳趨坊,和文徵明同歲而略長數(shù)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識,與張靈友善。初學(xué)畫于周臣,后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結(jié)交,人稱“吳中四才子”。二十九歲時由諸生舉應(yīng)鄉(xiāng)試,得第一名解元,名聲大噪,故人稱唐解元。翌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罷官為吏, 自后灰心仕途,終日詩酒,或漫游名山大川。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以賣畫為生。曾應(yīng)江西寧王朱宸濠之請,聘往南昌,因不慣藩府生活,不久辭歸。在繪畫上,他是一個取材廣博的畫家。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劉松年,一變斧劈皴為細長清勁線條皴法,并兼及元人法。畫人物工筆,寫意俱佳。畫花鳥喜用水墨,清雋峭利,有別于同時代的其他畫家。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兼善書法,工詩文。晚年好禪學(xué),。思想趨向解脫頹放。自號“六如居土” (謂人生如幻、夢、泡、影、露、電),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二、《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
唐寅 (1470一1523) 中國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稱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販家庭,少時讀書發(fā)憤,青年時中應(yīng)天府解元,后赴京會試,因舞弊案受牽連入獄,出獄后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fā)現(xiàn)朱有謀反之意,即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xué)畫,后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fù),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fēng)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tǒng),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tài)優(yōu)美,造型準(zhǔn)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diào)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fēng)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fēng)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xué)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能表達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江南四大才子分別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吳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時下文史界在提及此四人時大都將他們視為整體,有的甚至將他們視為文學(xué)社團。
歷史上的“吳中四才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禎卿,徐是明代文學(xué)家,與李夢陽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詩風(fēng)格清朗,但不通書畫,性格也與另外三位不同。而唐伯虎善山水畫,是明代著名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被稱為四大才子之首。而祝枝山善書法,文徵明通曉各科繪畫之藝,徐禎卿集眾書法大家之所長。
唐伯虎生平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游”,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閩、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后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騾歸思圖》、《秋風(fēng)紈扇圖》、《李端端圖》、《一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以上內(nèi)容參考百度百科-吳中四才子
1、江南四大才子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其中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們四個人在明代文學(xué)史上有著一定的地位,他們四個的文學(xué)風(fēng)格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把他們四個并稱為江南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就是唐伯虎,這和很多文學(xué)作品當(dāng)中所描述的形象也是一致的。文學(xué)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唐伯虎在這四個人當(dāng)中,他的文學(xué)成就最高,能夠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也是實至名歸,他給我們后世留下了很多帶有趣味性的故事,他本身也帶有著很多的神秘色彩。
2、很多人熟悉唐伯虎是在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影視作品當(dāng)中看到了他風(fēng)流倜儻放蕩不羈的樣子。在影視劇當(dāng)中他是一個腰纏萬貫,從來沒有為生計而發(fā)愁的富商子弟。但是在真實的歷史當(dāng)中,唐伯虎這一生的經(jīng)歷非常坎坷。他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但是他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唐伯虎在讀書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天賦,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領(lǐng)悟書中的奧妙之處,他的老師也覺得這個孩子以后肯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1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