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子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子貢,衛(wèi)國人,姓端木名賜?!蹲髠鳌分杏涀鳌白于M”。他是孔子的高材生,深得其信賴?!妒酚洝た鬃邮兰摇吩疲骸翱鬃硬?,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
孔子在病中仍盼著子貢的到來,見到子貢之后還責(zé)怪他到得太晚??鬃尤ナ篮?,學(xué)生們?yōu)樗貑嗜辏挥凶迂暿貑柿?,由此可見其二人情同父子,感情之深?/p>
子貢天資聰穎,善于辭令,常能將孔子的言語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也最能使用技巧,運用不同的方式去問出孔子真正的意思。
《論語·述而》云:“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唬骸购?’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p>
衛(wèi)出公即位之后,拒絕其父親蒯瞶回國。那么,到底孔子的立場是幫父親還是幫兒子呢?他的弟子們都不清楚。子貢干脆直接去問,但是問得非常有技巧:相對于衛(wèi)出公與蒯瞶父子倆的爭執(zhí),子貢引相讓君位的伯夷、叔齊來發(fā)問,從而得知孔子并不會幫衛(wèi)出公的忙。
《荀子·子道》云:“子路問于孔子曰:‘魯大夫練而床,禮耶?’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貢問曰:‘練而床,禮耶?’孔子曰:‘非禮也?!?/p>
“練而床”是非禮的,但是孔子因為身在魯國,所以不愿意對魯國大夫有所評價,因此造成了子路的誤會,以為自己的老師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待子貢出馬,即問出結(jié)果。可見子貢的問話技巧是要比其他的弟子高明許多,也難怪他在孔門中會列于“言語科”。
子貢還有另一項專長——善于貨殖。他因為做生意而結(jié)交了許多達官貴人,可想而知,孔子之名能夠名揚天下,多少得歸功于子貢的宣揚。
《史記·貨殖列傳》云:“子贛既學(xué)於仲尼,退而仕於衛(wèi),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p>
子貢小孔子三十一歲,應(yīng)在孔子去魯之衛(wèi)后從游之,而后仕于魯國展現(xiàn)外交長才,其“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可能就是在仕魯?shù)倪@段時期。他對市場經(jīng)濟了若指掌,非常精明,一邊從政,一邊從商——而且是賺大錢的巨商,他開著“豪華轎車”周游于各諸侯國之間,所到之處,國君皆禮遇倍至。其地位崇高,非常人可望其項背。
正因如此,如果不是子貢宣揚,一般人可能只知道有子貢而不知道有仲尼,甚至認為子貢具有較為優(yōu)秀的賢能。
一般人認為子貢賢于仲尼,但是子貢對于孔子的欽佩確實相當(dāng)極致。當(dāng)別人稱贊他賢于孔子時,他善于運用比喻法,讓人們知道孔子的偉大。他說孔子之美如“萬仞宮墻”,如果不知道怎么進門,那么就無法窺見其奧妙;他也將孔子比作“天”,因為“天”是無法讓人沿著臺階往上走的。
有一次,齊景公想要聽聽子貢口中的圣人老師是什么樣子的。子貢以“不知”天有多高,“不知”地有多厚,“不知”江海有多深,來表示他“不知”該怎么形容自己的老師。這一番言論讓齊景公瞠目結(jié)舌,齊景公認為這樣的贊譽似乎太過分了。沒想到子貢繼續(xù)說,我對老師的贊譽,就好像兩手捧著土,加在泰山之上,并不會使它增高;就算我不稱贊老師,也好像兩手挖泰山土,不會使它有所減損。
子貢是一個生意人,《史記》中說他“好廢舉,與時轉(zhuǎn)貨貲”,指的就是他非常精通“物貴而賣之,物賤而收買之”這一套做生意的法門,他會隨時將貨物流通到最需要的地方。
子貢更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生意人,而生意人為追求利潤,必會“與時追逐”,所以他對于現(xiàn)實的變化頗為敏銳。魯國自文公后就不再實行“告朔之禮”,但是每月仍備有供奉的餼羊,子貢覺得這么做不切實際,所以想要廢止。
《論語·八佾》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p>
孔子是非常注重“禮制”的人,可想而知,子貢的行為當(dāng)然得不到老師的認同。子貢注重現(xiàn)實,還表現(xiàn)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我們都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都是以物多為賤,物少而貴,子貢自然也秉持著這樣的想法。
《荀子·法行》云:“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
所謂“物以稀為貴”,正因為玉溫潤而澤,稀少而尊貴,所以君子愛之。雖然孔子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但試想玉若普遍通有,庶民、小販皆可有之,會被認為尊貴嗎?君子還會對它另眼相看嗎?
可見孔子是一個非常注重道,講究禮的人,偏偏子貢追求現(xiàn)實、講求實際??鬃诱f他“臆則屢中”就是贊許他有生意頭腦,商場上臆度之事,都能判斷正確而賺大錢。所以也不可否認子貢是一個卓越之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2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