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原王朝國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中國歷史歷史綿延數(shù)千年,經(jīng)歷二十四個朝代,先秦時期暫且不論,自秦始皇稱皇帝至1912溥儀退位共計2132年,史書正統(tǒng)皇帝494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字,但是各個朝代都很難有超過300年的國運,漢朝之后,僅有孱弱的宋朝得享319年,而宋朝也是硬拖到的年限,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其實每個朝代滅亡的理由都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是階級矛盾沖突的結(jié)果。漢朝以前,社會生產(chǎn)力并不發(fā)達,國家對于地方的統(tǒng)治能力其實很弱,這也導致了矛盾都被壓縮到很小的范圍內(nèi),民眾對于生活條件的期待程度并沒有那么高,對中央政治的剝削抗性更強。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命短,是因為漢末的戰(zhàn)亂讓國家民生凋敝,受到外部壓力更大,而貴族政治體系讓普通民眾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內(nèi)外交困之下,自然無法維持國家的長久。當然,這也和國家的制度有關(guān),起義建國不過是打破舊有的壟斷建立新的壟斷罷了,不患寡而患不均,頂層對于底層的剝削是無休止的,直到矛盾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那么新的朝代就會應運而生。
隋唐以后,科舉制度讓寒門有了更多的出路,但是卻沒有解決階層固化的問題,各個朝代均是如此,皇親國戚和政治貴族把持國家的命脈,階層會隨著時間不斷擴大,需要的利益也就會更多,導致民間財富被剝奪,民眾回歸赤貧狀態(tài),新的起義也就會發(fā)生。
從一個國家建立,三百年的時間大約可以傳承十幾代人(古人壽命短),一個皇帝加上上百號功臣,就算一代只有兩個孩子,我們按照100人15代計算,那最后一代就有3276800人,就算中途有的家族滅亡,但是新的家族勢力也會補充進來,而且多子多孫也是中國的傳統(tǒng),實際數(shù)字絕對會比這個高。三百多萬的貴族階級,再加上由此產(chǎn)生的裙帶關(guān)系,這是多么龐大的一個利益鏈條,這還不算下級貴族和官吏的人數(shù),這么多人參與分配國家資源,普通民眾怎么能夠承受得起呢?所以封建王朝不超過三百年也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古代王朝為了能夠延續(xù)國運,對于民眾的把控總是十分嚴格,這一點上清王朝總結(jié)的最為全面,如果沒有外力介入,允許清朝可能超過三百年,不過這種國家的延續(xù)是建立在民眾的苦難上面的,是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蠶食,當國家存在的意義不再是保護民眾的時候,國家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nèi)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