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趙括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長平之戰(zhàn)中,白起將趙括圍困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中,趙括組織士兵多次突圍,雖然最后失敗了,但也給秦軍造成了重創(chuàng),使秦軍傷亡過半,以至秦軍在長平之戰(zhàn)大勝后,因傷亡過大再不適合繼續(xù)攻打趙國,這才罷兵,準(zhǔn)備休養(yǎng)生息,來年再戰(zhàn),讓瀕臨死亡的趙國也有了喘息之機。
長平之戰(zhàn)是趙國的生死存亡之戰(zhàn),為何白起圍困趙括長達兩個月時間,趙王不派廉頗和李牧率兵去救他們。這樣他們可以里應(yīng)外合,前后夾擊秦軍,既可以讓秦軍分心,又可以減輕趙括的壓力,雖說不一定能夠擊敗秦國,但是可以增加趙括突圍的幾率,趙括也不會出現(xiàn)全軍覆沒的情況。
長平之戰(zhàn)的起源是秦、趙兩個爭奪上黨郡,秦國強大后,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滅六國的策略,首先出兵攻打魏國,然后出兵攻打韓國,但在秦國攻打韓國時,韓國為了保全自己,提出將上黨郡給秦國來換取和平,但是上黨郡百姓不同意,他們要求將他們劃分給趙國,來換取趙國的出兵相助。
趙王為了上黨郡的幾十座城池,同意出兵幫助韓國。
表面上看,趙王為了幾十座城池招惹強秦,是件很愚蠢的事,但從大的層面來說,趙王這樣做沒有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韓趙兩國唇亡齒寒,趙國若坐視秦滅掉韓國,自己也就離死亡不遠了,畢竟秦國的野心是滅掉六國,而不僅僅只是得到韓國的十幾座城池,所以趙王出兵幫助韓國也是幫助趙國。
但此事招來了秦國的不滿,他們開始出兵攻打趙國。由于秦國實力在趙國之上,所以秦國接連幾次戰(zhàn)勝趙國,并奪取了趙國的數(shù)座城池,趙軍在名將廉頗的帶領(lǐng)下采取了防御措施,堅守不出,這讓雙方陷入了相持階段,誰也拿不下誰。
秦軍是勞師遠征,時間一久,它的糧草就不夠了,這也讓秦軍內(nèi)部出現(xiàn)了騷動,秦軍主將也急躁了起來,他們?yōu)榱舜蚱平┚?,決定利用反間計。秦軍放出謠言說秦軍害怕的是名將趙奢之子趙括,而不害怕老將廉頗。趙奢曾率兵擊敗過秦軍,所以在廉頗久戰(zhàn)不勝、且不敢出擊的情況下,趙王希望趙奢的兒子趙括,能和趙奢一樣率兵擊敗秦軍,所以趙王撤換了廉頗,讓趙括出任趙軍主帥。
結(jié)局證明,趙王的這個決定錯誤之極,廉頗的堅守讓雙方僵持不下,但同時由于趙國是本土作戰(zhàn),所以它的物資補充要比秦軍充足的多,面對的困境也比秦軍少,再假以時日秦軍必撐不下去會被迫撤軍,但趙王撤換廉頗后,換上的趙括雖然有才,但沒經(jīng)驗,夸夸其談可以,實戰(zhàn)能力很弱,遠不是白起的對手。
最終趙括被白起誘敵深入,將他們包圍并全部坑殺。在趙括被包圍的兩個月時間里,除了趙括再一遍遍率兵突圍,想辦法自救,趙王也如坐針氈的想辦法營救他們,但怎奈實力太弱,救不了他們。
趙括帶去了四十萬大軍,這幾乎是趙國的全部兵力,所以當(dāng)趙括被包圍后,趙王身邊即使有廉頗、李牧這類名將,但由于他身邊沒有像樣的軍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廉頗和李牧這兩大名將,在沒有軍隊的情況下也難有作為。同時,秦王還親到河內(nèi)郡,給當(dāng)?shù)匕傩占臃饩粑灰患?,并征調(diào)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到長平戰(zhàn)場上去攔截諸國的援軍和糧運。
趙國派出軍隊救援趙括,但實力太弱,突不破秦軍的防線,其他諸國也派出了軍隊支援趙括,但是在秦王親自出面的動員下,秦國的百姓大量加入到了長平之戰(zhàn)中,他們組成了一道牢固的防線,使諸國援軍難以突破,最終造成了趙軍長平之戰(zhàn)的全軍覆沒,也使得諸國失去了抗衡秦國的實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2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