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么沒有聽賈詡的意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備受無數(shù)人的歡迎。因為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里面的人物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諸葛亮。三國中彰顯諸葛亮智慧的情節(jié)有很多,其中草船借箭就是最為經典的一個,這也為后面諸葛亮氣死周瑜埋下了鋪墊。不過很多人也是很疑惑,難道當時諸葛亮用稻草人借箭的時候就沒人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曹操陣營中的賈詡早就發(fā)現(xiàn)這個計謀,并讓曹操放火箭來射殺諸葛亮。結果曹操沒有聽從賈詡的建議,這才有了后來的故事。
賈詡
賈詡,字文和,是涼州人。東漢時期的軍事家,曹操身邊的頂級謀士,他的聰明才智也是被很多人拿來與諸葛亮進行著對比。并且賈詡也是被很多人稱之為毒士。這也能夠看出賈詡的聰明才智。賈詡很早就跟隨了曹操并為曹操出過很多的計謀。幫助曹操打敗了袁紹,平定了關中。并且賈詡也是少數(shù)幾個在早期跟隨曹操,最后能夠終老的人之一。在魏國成立后,賈詡更是被封以高官厚祿,成為了當時的魏晉八君子之首。
來勢兇猛
當時因為曹操水軍來勢兇猛,孫劉聯(lián)軍必須要很多弓箭才能抵抗曹軍,于是孫權就想要讓諸葛亮難看,就下令讓諸葛亮10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來,諸葛亮聽了不怒反笑,說只需給他三天足以。就這樣諸葛亮向孫權許下諾,自己就能為大軍造出10萬支箭來的承諾。三天后的諸葛亮乘著江上夜間看不清,有著很大的霧氣的優(yōu)勢,準備了20艘小船,上面布滿了稻草人,準備洋裝夜襲曹軍,讓曹軍向稻草人射箭,以此來收集箭的目的。
草船借箭
一切也正如諸葛亮所料,曹軍以為有夜襲,紛紛準備射箭將其擊殺,不過此時的賈詡并沒有慌亂,他冷靜地聽敵方軍隊中士兵們的吶喊聲,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敵方只是虛張聲勢罷了,并沒有很多人,于是他馬上向曹操說“快放火箭!快放火箭!快放火箭!”不過此時的曹操哪里還顧得上這些,沒有聽取賈詡的建議。最后這導致諸葛亮成功地借到了箭。其實賈詡早已看穿了這一切,只可惜曹操沒能聽取他的建議,不然27歲的諸葛亮早已命喪黃泉!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事并不是諸葛亮做的,而是孫權做的。
東漢建安十八年,曹操南下攻打東吳孫權,被孫權阻擊于蕪湖對江裕溪口附近。孫權藝高膽大,有一天趁著滿江大霧,親自乘舟到江對岸觀看曹操軍隊情況。由于江面能見度低,曹操不知道來了多少人,于是慌亂之中命令弓弩手射箭阻擊。當時孫權是沿江觀察,船的一側都被扎滿了箭,重量太重導致船差點側翻。孫權趕緊叫人把船掉頭行駛,讓另外一側也受箭,最終保持船體平衡,快速離開了。
這是“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后來被羅貫中加以利用,為突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寫進《三國演義》小說里,諸葛亮成了主角。
當時諸葛亮命人將船開往北岸曹軍所在地,船上都是稻草人,每艘船僅僅有水手控制船的動力和方向。如果曹操用火箭射擊,必然會讓諸葛亮損失慘重,戰(zhàn)船全毀,但是曹操并沒有這么做,為什么呢?我認為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事發(fā)突然,曹操來不及與軍師商議,慌亂之中來不及思考,于是做出了軍事家最常規(guī)的操作:用箭阻止敵人上岸
《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之所以草船借箭能成功,有三點因素:曹操性格多疑,大霧天氣,事發(fā)突然。
諸葛亮神機妙算,羽扇綸巾,談笑間,十萬箭到手,讓周瑜顏面掃地。他敢立下軍令狀,是看透了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同時能夜觀天象辨別天氣,知道近日會有大霧天氣來襲。當天數(shù)十只船渡過江面向曹軍進發(fā),給曹軍來個“突然襲擊”的架勢。
曹操接到屬下報告有敵人襲擊后,慌亂之中叫弓弩手亂箭射向朦朧大霧中的江面,阻止敵人登陸。
因為“敵人”吶喊聲距離岸邊很近了,曹操沒有時間思考那么多。戰(zhàn)場上,一分一秒的失誤都有可能全軍覆沒,曹操作為軍事家,也懂得這一點。所以他毫不猶豫做出了最常規(guī)的反應:用遠程攻擊的方式——射箭,阻止敵人。
由于是臨時應急方案,敵方情況不明,沒有時間考慮,自然就沒有想到用火攻的方式了。
2、江里都是水,大霧濃郁,曹操想不到用火攻
曹操軍隊都是北方人,不熟水性,南下征戰(zhàn)甚至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的情況。
當時荊州水軍將領蔡瑁和張允投降曹操,做曹軍的水軍都督,兩人熟悉水域作戰(zhàn),是孫劉聯(lián)軍的一大威脅。于是周瑜用反間計離間,兩人被曹操軍斬首,曹軍中損失了水軍大將。沒有人懂水域作戰(zhàn),實力自然發(fā)揮不出來。
當時是在江面,船下就是滾滾長江,都是水,再加上大霧天氣潮濕,都能有滅火的作用。曹操一個不熟水性的人肯定認為這種情況下用火很容易就被敵人撲滅,同時還造成了火燃料的浪費。要知道火箭燃料在古代是很珍貴的戰(zhàn)略物資,不能輕易浪費的。因此他不會想到用火攻,。
3、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曹操想到了用火攻,但是不敢實施,用火箭有可能會使得己方戰(zhàn)船也遭殃
曹操水軍數(shù)十萬隔江與孫劉對峙,大小戰(zhàn)船數(shù)千只,也在赤壁長江航道附近停泊。如果曹操使用火箭,很有可能敵船會撞入己方戰(zhàn)船當中,把自己的戰(zhàn)船也點著火,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同時由于曹操生性多疑,他懷疑吳蜀敢主動來開戰(zhàn),必然做好了準備,包括想好了被用火箭射擊時的預案:著火的戰(zhàn)船中的士兵轉移到另外一艘船上,只留下水手將著火的船只將船開至曹操水軍當中,當作火源。
曹操新水軍將領于禁、毛階不通水戰(zhàn),對船只調度自然不熟悉,如果著火了肯定會大亂,不戰(zhàn)而敗。
這也是曹操不用火箭的可能原因之一,他預感到有陰謀存在,不敢用。
以上三個都可能是曹操不用火攻的原因,其中第一點可能性最大。
當曹操意識到中計后,諸葛亮體都已經跑遠了,來不及追了??蓱z曹操一天損失十余萬只箭,心痛不已。在當時弓箭的生產能力弱,曹操估計半個月都彌補不了損失的箭,可想而知當時心情是多氣憤。
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肯定會選擇火箭射擊。
草船借箭的故事,讓諸葛亮家喻戶曉,突出了他冠絕古今的才華,終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諸葛亮“草船借箭” 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一大經典之處,諸葛亮憑借著自己無比高超的智慧和膽識,去到曹營水寨門口“借箭”,最后共取得十多萬支箭,滿載而歸。但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會問:“曹操如此聰明,為何寧肯白白浪費這十萬支箭,都沒想過射火箭呢?”
難道,真的是曹操愚蠢嗎?我們下面就來看一下,曹操是否真的愚蠢!
諸葛亮——劇照
草船借箭的背景赤壁之戰(zhàn)前夕,周瑜為了打壓諸葛亮,便讓他在十日之內趕制十萬支箭,以備作戰(zhàn)時使用。但諸葛亮卻說:“曹操大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只需三天便可以完成十萬支箭的制造。”
周瑜聽后,心中暗喜,當即便讓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因為在他看來,諸葛亮是絕對不可能在三天之內制造出這十萬支箭的,而只要制造不出來,他就有了處決他的理由。為了保險起見,周瑜還時不時讓魯肅去諸葛亮營中打探消息,并且還讓工匠們故意怠工,目的就是要置諸葛亮于死地。
周瑜——劇照
但是,諸葛亮可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人” ,他當然知道周公瑾是故意害他,不過他也算出了三日后江面上必定有大霧出現(xiàn),于是便叫魯肅借給他二十條船,每條船上配置有三十名士兵,船只全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余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第三日夜里四更時分,諸葛亮與魯肅一同前去曹操水寨“借箭”。
在逼近曹操水寨的時候,諸葛亮讓船一字排開,并讓士兵擂鼓叫陣。此時江面上霧氣彌漫,根本難以看清敵軍數(shù)量,曹操擔心中敵人埋伏,于是便下令各營士兵不要出戰(zhàn),只需要用箭射住即可。隨后,曹營約一萬名射手一同前來江邊,萬箭齊發(fā)。不一會兒,諸葛亮所帶來的二十條船便插滿了箭,總計十多萬支。周瑜感到江邊看到此景后,不由心生敬佩。
以上便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大致過程!
草船借箭
曹操為何不射火箭?我們知道,曹操在得知這是諸葛亮的計謀之后,悔恨不已,想派船去追,但諸葛亮順風順水,已經行駛了20余里,想要追也追不上了。由此來看,曹操向諸葛亮草船射箭是處于順風狀態(tài),既然如此,為何不射火箭呢?
如果射的是火箭的話,那么船上的草人不就會燃起來了嗎?這樣一來,諸葛亮不就是無路可逃了嗎?其實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曹操——劇照
根據(jù)《孫子兵法》中的記載,火攻的對象一般來說有五個,即:火人、火積、火輜、火庫和火隊。
所謂“火人”實際上指的是燒毀敵人的營盤、燒殺兵卒,關于這一點,在三國中,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就是典型的例子;“火積”則是燒毀敵人的器材和糧草等;“火輜”就是指燒毀敵人輜重;“火庫”則指的是燒毀敵人的倉庫;“火隊”則是燒毀敵軍的運輸隊(有多種解釋)。但如果想要實施火攻的話,是得具備很多條件的。
首先來說就是天氣要干燥,還有易燃的材料,再有就是要順風。很顯然,此時江面上的天氣并不干燥,曹操想要用火攻,只具備后兩個條件。此外,古代打仗時所射的火箭,并非將箭頭弄燃就可以了,正確的火攻方式是這樣的:在射火箭的時候,士兵們先是包一小瓢油在箭頭上,然后射在敵軍的城樓或者是戰(zhàn)船上,等箭一撞上去,油就濺出來了,然后士兵再射一支火箭去引燃它;之后再射一支“油箭”去進行“火上加油”。如此才是正確的射火箭的方式!
所以總的來看,曹操想要在一個大霧天用火箭射殺敵人,是不具備條件的。我們暫且不說天氣是否干燥,在大霧天目標非常不清晰,射火箭的話,需要準備,時間成本相對比較高,沒有直接拿著箭就射純粹。再有就是,這火箭射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引燃,所以干脆就直接射箭了!這樣看來,其實曹操并不愚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5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