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清朝的“哭廟案”是怎么回事?
人總是怕死的,不管哪個,到了刑場之上,無非是雙腿發(fā)軟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或者也有臨死裝好漢的,大喊“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的,其實也不過是在人前最后裝一次孬而已。要說刑場上有什么逸聞趣事,那只能把金圣嘆的刑場表演拿來說說了。
金圣嘆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相信很多人看過《水滸傳》,里面就有很多他的批注。
金圣嘆是蘇州人,九歲入讀私塾,由于天資聰明,學習上刻苦勤奮,所以很快便名揚鄉(xiāng)里,成為一個神童。
據史料記載,金圣嘆為人狂放不羈,不重功名,在考秀才時就因為作文怪誕而被黜革。
原來那次秀才考試,題目是“西子來矣。”他提筆答道:“開東城也,西子不來,開南城也,西子不來,開西城也,西子來矣,吾乃喜見此美人矣?!笨脊僖娏丝扌Σ坏?,批道:“美人來矣,可惜你一個秀才丟矣?!?/p>
清順治十八年,蘇州府吳縣縣令任維初為追收欠稅,鞭打百姓,激起大家的憤怒。金圣嘆與一百多個讀書人在孔廟悼念順治駕崩,借機向江蘇巡撫朱國治狀告任維初。
朱國治為任維初遮瞞回護,向朝廷上報這些人倡亂抗稅,驚動先帝在天之靈。清政府于是逮捕金圣嘆等七名士人,以叛逆罪將他們斬首,這就是有名的“哭廟案”。
行刑當天,金圣嘆坐于刑場等待時辰到來。劊子手手執(zhí)鬼頭刀,令人不寒而栗。金圣嘆絲毫不露懼色,居然找監(jiān)斬官計酒喝。監(jiān)斬官也被金圣嘆的氣勢給震住了,就滿足了他臨死前的要求。
金圣嘆喝完酒,對著監(jiān)斬官笑著說:“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眼看時辰將至,金圣嘆突然想起來一件事:那個他去蘇州報國寺游玩,寺中方丈曾給他出一上聯“半夜三更半”,至今無法對出。
恰巧行刑之是乃是中秋佳節(jié),金圣嘆突然來了靈感,連忙喊來旁邊等待收尸的兩個兒子,大笑著對兒子說:“你們明日可去報國寺,告訴那個老禿,我有下聯了,就對“中秋八月中”,絕對絕對!”。
金圣嘆的兩個兒子一個小名叫蓮兒,一個小名叫梨兒,兩人聽到父親這時還有心情開玩笑,不由得淚流滿面。金圣嘆對兒子們說:“哭有何用,來,我出個對聯你們來對:憐子(蓮子)心中苦,你們誰能對上?”
兩個兒子這時候哪有心思對對聯,哭得死去活來的,只能搖頭表示對不上。
金圣嘆大失所望,自己說出了下聯“離兒(梨兒)腹內酸”。 這副對聯一語雙關,對仗嚴謹,能在刑場上對出如此高質量的對聯,可見金圣嘆對生死看得有多淡!而且金圣嘆還非常巧妙的把兩個兒子的名字都對到了對子里面,真是厲害。
行刑的時刻來了,金圣嘆對劊子手神秘的說:“來來來,我有要事相告,不可讓旁人聽了?!?/p>
劊子手以為有什么秘密,就把耳朵湊到金圣嘆嘴邊,金圣嘆小聲的告訴了劊子手一個“秘密”: “花生米與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你以后一定要試試!還有,一會砍我腦袋的時候,用點力,我腦袋掉下地,會從耳朵里掉出兩個小紙條,里面才是真正的大秘密,切記切記!”
隨著三通鼓響,劊子手手起刀落,果然從耳朵里掉出兩個小紙條。劊子手連忙上前撿起來一看,一張紙條寫著“哎呀”,另一張寫著“好疼”,合起來就是“哎呀,好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6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