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王伐紂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天選之子
商紂王,帝乙之子,后人亦稱殷紂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共有四個子,其一排行第三的子期是庶出,其三個皆嫡妻同母所生,名曰是微子啟、微仲衍和帝辛,帝辛排行最末,但卻因此為天選之子,因為只有帝辛是在母親被封為王后之后才出生的,兩個兄長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母親還不是王后。帝乙對將來由誰繼位的問題召集群臣和太史,商量立誰為世子。大臣商容說道:“啟雖為長子,但他是王后被封以前所生。以臣之見,將來由辛繼位,才合乎禮儀?!?于是將啟封到微地,世稱微子啟 , 所以帝辛成為唯一的商王繼承人,成為唯一繼承父性的商世子。
帝位隱患
雖然帝辛長得外貌漂亮,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勇武絕倫,能徒手和猛獸搏斗,并且聰明過人,能言善辯,又有才能,但是他的哥哥啟,年齡最長,又很有才能,賢明聰穎過人,帝乙很喜歡,曾屢次想把他立為世子。因此微子啟對此心懷不甘,
內(nèi)憂外患
商后期,東夷逐漸崛起。 東夷人驍勇善戰(zhàn),掌握了成熟的金屬冶煉工藝。而且當時商朝的所在地方,缺乏礦石產(chǎn)地,玉、銅、錫等金屬當時主要產(chǎn)自東夷,為了奪取這些重要的物資,商朝初年就開始了對東夷的掠奪。
東夷地區(qū)靠近東海,掌握了當時的海鹽的供應,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煮海鹽發(fā)財就可以看出,掌握海鹽的重要意義,為了獲取戰(zhàn)略物資各種礦石和海鹽資源,商朝勢必對松散而又強大的東夷持續(xù)發(fā)動征服戰(zhàn)爭。 面對外部威脅,商王帝辛選擇發(fā)動持續(xù)戰(zhàn)爭,商朝的軍事力量大多在東線作戰(zhàn),無力回防救援。
在商王文丁時期,西岐的季歷繼續(xù)征伐西部的各個小部落,文丁起初采用懷柔的方式安撫周國,但是周的勢力越來越大,這讓商王文丁感到恐懼,他一方面加封季歷,另一方面趁他來拜訪的時候,囚禁并殺死了他。 季歷死后,他的兒子姬昌繼位,此后周國的實力進一步擴大,并且完全占領了肥沃的關中平原。并且從此后開始,周和商結下了血仇,矛盾再也不可化解,此為內(nèi)部隱患。
牧野之敗
牧野之戰(zhàn)前,微子啟勾結西岐諸國,趁著商王大軍主力還在東夷,王都空虛。周王姬發(fā)聯(lián)絡了800多個大小諸侯,攻打商朝。無奈帝辛只好用戰(zhàn)俘臨時武裝的軍隊防衛(wèi),結果軍隊倒戈,商王自焚于朝歌鹿臺。 那個泄密的微子啟被分封為宋公爵。
但正如《1984》中所說,誰控制現(xiàn)在誰就控制過去,歷史主項多為勝利者所寫,我們應該多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盡量避免主觀的認為是某個人造成的,或者特別片面的只看一個角度就認定是全盤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歷史興衰,的確也是符合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商文化的沒落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7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