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滅巴蜀國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大家都知道,戰(zhàn)國后期,秦國用了一個計謀滅亡了蜀國,并一舉攻滅巴國,然后再出夔門打敗楚國,最終一統(tǒng)天下。
這個計謀是著名的縱橫家、大騙子張儀給秦王出的。張儀讓秦王告訴蜀王,說秦國準備送六條牛給蜀國。這六條不是一般的牛,而是能夠拉出金子來的牛。但是這六條牛很重,運送起來非常不容易。要想把牛從秦國送到蜀國,必須要修通秦蜀道。而蜀王聽了秦王的話以后,貪戀那六條能拉出金子的牛,于是真的就花大力氣把年久失修的秦蜀道修通。誰知道路修通以后,秦國送來的并不是金牛,而是大將軍司馬錯和軍師張儀帶著大軍長驅(qū)直入,一下就把蜀國打得稀里嘩啦,把蜀國滅了。從此,這個曾經(jīng)誕生過蠶叢、魚鳧、杜宇、開明王朝的古蜀國,再也不存在,蜀地由此成為中原國家的一個郡。
這場戰(zhàn)爭,蜀王可以說亡了國又丟了臉。秦王把蜀王的全部土地奪去,還會罵蜀王是瓜娃子。而巴國楚國各方面也都不滿意他,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貪利而又愚蠢的形象。
不過我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卻有點疑惑。蜀人其實是很聰明的!不是因為我是蜀人我才說這樣的話,蜀人自古就以聰明著稱,他們甚至還被稱為“川耗子”。再說了,就算蜀王很笨,很貪,難道整個蜀國就沒有一個人看出,這是秦國的陰謀嗎?雖然古人比較迷信,但是,能拉出金子的牛這種說法,鬼才相信!而且張儀以騙術(shù)著稱,那時候已經(jīng)在國際上臭名昭著了,他把楚懷王騙到秦國搞掉這件事。全天下人都知道,難道蜀國人就沒有一個懷疑的?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蜀王知道這是秦王的一個陰謀,但是他不說破,他想將計就計。
他想將計就計什么呢?他想把秦蜀道修通以后滅亡秦國嗎?沒有,蜀王雖然有點野心,但還不敢去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秦國碰,他想碰的是另外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位于秦國和蜀國之間的苴國。
苴國原本是蜀國的一個宗室國,就相當于齊楚燕韓是周國的宗室國一樣,但是后來,苴國就不再聽蜀國的話了,而且還想聯(lián)合蜀國的死對頭巴國,兩面夾擊,瓜分蜀國。巴國獲得苴國消息后,很興奮,能夠滅掉他的死對頭蜀國,對巴國來說真是一件天大的歡喜的事情,所以他就率先和蜀國開戰(zhàn),但是他的運氣不太好,結(jié)果被打得大敗。
蜀國打了大勝仗以后,他的心也就膨脹起來,心想,如果再把苴國給收拾掉,那么,蜀國不就在整個巴蜀地區(qū)一枝獨大了嗎?
但是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這個苴國,不僅跟巴國眉來眼去,而且他還倚靠秦國,把秦國當成他的堅強后盾。蜀國要是敢出兵打他,那么秦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和蜀國開戰(zhàn)。所以,趁修秦蜀道的機會,把路修到苴國,趁勢一舉滅亡苴國,就是蜀國君臣的一個夢想。只要把苴國拿下來了,蜀國以整個米倉山為屏障對付秦國,秦國再厲害,也把蜀國莫可奈何了。
但是蜀國顯然小看了秦國的實力,修秦蜀道,不但沒讓蜀國滅了苴國,而且還給秦國開了一條殺到蜀國的康莊大道,最后秦國一舉拿下蜀國。
蜀國被拿下,蜀國君臣幾乎都被殺掉,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蜀國的計謀正名,蜀國不成功的計謀被埋藏在歷史的塵煙之中,留下來的,只有一條秦國羞辱蜀國的“金牛道”。
說起華夏大一統(tǒng)帝國的構(gòu)建也許最先想到的是秦始皇滅六國吧,可事實上在滅東方六國之前早在秦始皇的爺爺?shù)臓敔斍鼗菸耐鯐r代秦國就已率先吞并了巴、蜀兩國。在秦惠文王之前巴蜀其實和中原的聯(lián)系是相對比較少的,甚至被視為蠻夷之地,那么秦國為什么放著繁華富庶的東方六國不打,而選擇先行滅掉巴蜀呢?
事實上關(guān)于是否先行滅掉巴蜀秦國內(nèi)部是有爭議的:為秦國一手策劃連橫戰(zhàn)略的張儀曾和秦國將領(lǐng)司馬錯當著秦惠文王的面展開爭論:司馬錯主張進攻蜀國,張儀說:“不如進攻韓國。”秦惠王說:“請讓我聽聽你們各自的理由吧。”張儀說:“我們先和魏國、楚國親近友好,結(jié)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黃河三川之地。堵塞?轅、緱氏兩個重要隘口,擋住屯留險要的道路,魏國斷絕南陽,楚國兵臨南鄭,秦國攻打新城、宜陽,直到兵臨東西二周都城的近郊,聲討周國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國、魏國的土地。這樣的話,周國君主自知無法挽救,定會獻出傳國之寶九鼎的。秦國憑借九鼎,依照地圖戶籍,挾持周天子以號令天下,天下沒有不敢抗拒的,這才是帝王的大業(yè)??!如今蜀國只是西部偏僻的國家,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領(lǐng)袖。進攻蜀國,即使使軍隊疲憊,百姓勞累,也談不上得到什么利益。我曾聽說,爭奪威名要到朝廷去爭,爭奪利益要到市場去爭。現(xiàn)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場和朝廷,而大王不在這里爭奪,反而去爭奪夷狄,這與帝王之業(yè)相去太遠了!”
司馬錯說:“不對!我聽說:想使國家富裕,必須開拓國家疆土;想使軍隊強大,必須使人民富足;想建立帝王之業(yè),必須博施德政。只有這三者都具備了,王業(yè)才會隨之而來?,F(xiàn)在大王統(tǒng)治的國家,地方小,百姓窮,所以我希望先辦容易的事情。蜀國是西部偏僻的國家,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領(lǐng)袖,然而朝政卻像夏桀、商紂一樣混亂,以秦國的國力攻打它,就像驅(qū)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國的地盤,足以使秦國的疆土擴大;得到蜀國的錢財,足以使秦國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軍隊,而不傷及民眾,蜀國就已降服。所以,攻取一國,而天下人不認為我們強暴,獲得戎狄的全部資財,各國諸侯不認為我們貪婪。這樣,我們就可一舉兩得,名利雙收,而且還會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亂的名聲?,F(xiàn)在卻想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就劫持周天子而言,這是會招致人們唾棄的罵名,即使這樣,也未必得到什么好處,而且還有不義的名聲;而攻打天下人都不希望攻打的地方,這實在是太危險,我請求大王允許我說明其中的緣故吧。周朝是天下諸侯國國君的宗室;韓國是周朝結(jié)交的友好國家。如果周朝知道自己會失去九鼎,韓國知道自己會喪失三川之地,那么,他們一定會團結(jié)一致,齊心協(xié)力,以對付秦國,而且還會背靠齊國、趙國。并向楚國、魏國求救。如果周朝把九鼎給楚國,韓國把三川之地給魏國,大王制止不了他們這樣,這就是我所說的伐韓危險的緣故。相比之下,不如進攻蜀國才是萬全之策??!”秦惠文王說:“好!我聽從您的建議?!?/p>
事實上秦國之所以選擇先行吞并巴蜀最看重的是巴蜀通往楚國的水路。楚國一直都是實力強大的國家,南有楚國,北有魏國,秦國的霸業(yè)之路被牽制住了,所以在對戰(zhàn)楚國時有了巴蜀這樣一個突破口無異于在楚國背后插上一把利刃,秦國怎能不抓住機會?而且當時巴蜀當時又發(fā)生動亂:當時蜀國的苴侯逃到巴國并導(dǎo)致兩國交兵,這給了秦國可乘之機,秦國豈能坐視大好時機溜走?就在司馬錯率秦軍出兵的當年秋天司馬錯與張儀、都尉墨等率軍從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國,與蜀國軍隊在葭萌(今四川廣元)交戰(zhàn),蜀王兵敗逃到武陰(今四川彭山東)。同年十月秦軍滅亡蜀國,之后秦軍一鼓作氣又滅掉了巴國。
占領(lǐng)巴蜀后秦國并沒馬上將其直接納入秦國的郡縣管轄之下,而是將原來的巴王和蜀王貶為巴侯和蜀侯――讓巴國統(tǒng)治者“世尚秦女”,與秦保持通婚關(guān)系;蜀國則保留附屬國地位,同時由秦國任命蜀國丞相以牽制和監(jiān)視蜀侯。而且秦和當?shù)厝思s定:巴蜀不實行秦律――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鐘。也就是說秦人與當?shù)厝税l(fā)生沖突是要秦人加倍賠償?shù)摹G販缡?2年后秦國因為懷疑當時的蜀侯欲謀反而誅之,至此蜀侯的封號被廢止,蜀國由秦國的附屬國變成秦國直轄的郡縣。
南定巴蜀對后來秦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至少有以下好處:
政治上穩(wěn)定了南部,可以集中精力全力對付東方六國;
秦取巴蜀后秦國的蜀郡守李冰在今天的成都一帶主持興建了都江堰,又整修棧道改善交通,同時從秦國遷徙秦民萬家入蜀。張若為郡守時修筑成都城,設(shè)立市場,廣開貿(mào)易。在蜀地設(shè)鹽、鐵、錦官主管煮鹽、冶鐵、絲織。成都平原從此被稱為天府之國,成為秦國東出一統(tǒng)華夏的軍糧供應(yīng)基地。
在秦楚對抗的正面戰(zhàn)場之外,又在長江上游楚國背后擁有了一塊進攻基地――攻楚的秦軍可以便利地利用長江順流而下將軍隊和給養(yǎng)運到前線,大大減少了由北南下楚國的困難和阻力,縮短了時間與距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67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