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巳龂桶不盏年P系介紹,歡迎閱讀評論。
雖然三國史時期并沒有安徽省這個地理和政治概念,但是研究三國史的學者在省制地理區(qū)劃的基礎上研究發(fā)現(xiàn)“一部三國史,就是半部安徽史”。
這一說法確實有其一定道理和歷史依據(jù),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現(xiàn)代的安徽省的地理范圍,在三國史時期分屬于眾多地區(qū),而安徽省地理位置較為靠中,溝通南北,有著很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成為當時兵家必爭之地。
210年地圖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在安徽地區(qū)爆發(fā)了多場重要的戰(zhàn)爭。東漢末年,由于袁術割據(jù)淮南,曹操與袁術圍繞著淮南的歸屬,爆發(fā)了多場戰(zhàn)爭。曹操消滅袁術奪取淮南后,便向南進軍與東吳在合肥發(fā)生了爭奪戰(zhàn),爆發(fā)了三國時期有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
三國后期,司馬氏控制曹魏政權,淮南地區(qū)發(fā)生了反對司馬氏的淮南三叛,司馬氏勢力與之在壽縣一帶爆發(fā)戰(zhàn)爭。而石亭之戰(zhàn),東興之戰(zhàn)等三國許多戰(zhàn)爭都涉及到了安徽地區(qū)。
時勢造英雄,戰(zhàn)火紛飛的安徽造就了一大批武將謀士,而這些武將謀士成為推動三國歷史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三國中勢力最大的曹魏政權中很多將領都是出自安徽的,其中最為有名便是魏武帝曹操。曹操為豫州刺史譙人,即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在亳州發(fā)家,并且籠絡了一批亳州籍的武將,主要包括曹仁、曹休、曹洪等曹氏武將集團,夏侯淵、夏侯惇等夏侯氏武將集團。曹氏氏和夏侯氏一直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兩大武將集團是曹操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曹魏政權的重要建設者。
由于曹操和曹魏兩大武將集團都出身于亳州,所以亳州成了曹魏的根基所在,曹魏對該地也十分重視。據(jù)裴松之注解《三國志.魏略》中記載:“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由此可見曹魏政權對亳州的重視程度。
曹魏政權中除了曹氏和夏侯氏這兩個重要的武將勢力外,武將許褚也是譙國人。曹魏政權文臣中也有許多出自安徽,史料可考的有歷任曹魏四朝的蔣濟是古楚國平阿人,即今天的安徽省懷遠人。
被稱為“建安三神醫(yī)”的華佗、張仲景和董奉也都是安徽人。由此可見安徽地區(qū)為曹魏政權貢獻了大量了人才。
東吳統(tǒng)治區(qū)域一度包括現(xiàn)在安徽省南部地區(qū),很多的武將也出自安徽。在東吳前期主要的武將周瑜、魯肅和呂蒙都是安徽人。周瑜為廬江舒人,即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人。魯肅是臨淮郡東城縣人,即今天安徽定遠人。呂蒙(178年—220年),汝南富陂人,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人。這三位東吳前期的名將位至大都督,為東吳建立和政權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除了三位大都督是安徽人外,東吳前期不少名將也是安徽人,比較有名的如周泰是九江下蔡(今安徽鳳臺)人,蔣欽是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
東吳中后,安徽還為東吳貢獻了不少杰出了將領和名臣。丁奉是廬江郡安豐縣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西南。丁奉在東吳后期成為了主要的軍事主帥,為東吳后期政局穩(wěn)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薛綜是沛郡竹邑縣人,是如今的安徽省宿州人。薛綜身出名門,是東吳中后期的名臣,執(zhí)掌大權。王蕃是廬江郡人,是如今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人。王蕃富有才華,得到重用,為官剛正不阿,觸怒皇帝因此被殺。樓玄是沛郡蘄縣人,是如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蘄縣鎮(zhèn)人,為官清廉,受到朝臣欽佩,最終被逼而死。陳表是廬江郡松滋縣人,是如今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人。
東吳中后期一批安徽名臣大量得到重用,成為鞏固東吳政權的股肱之臣,維護了東吳的統(tǒng)治。
三國時期由于曹魏和東吳統(tǒng)治疆域都包含有今安徽境內的土地,所以在安徽地區(qū)吸收了大量的人才。而蜀漢由于統(tǒng)治地區(qū)離安徽較遠,所以吸收的人才不多,史料上難以查明,但是人才輩出的安徽肯定也為蜀漢貢獻了文臣武將,推動了蜀漢的發(fā)展。
紛亂的三國,英雄輩出的安徽,給三國歷史留下了絢爛多彩的印記?!耙徊咳龂?,就是半部安徽史”,這是對安徽的歷史貢獻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2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