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故事大家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朱元璋利用“擒賊先擒王”的計策,用三百人的隊伍,誘捕了當?shù)孛駡F“驢牌寨”(名字不錯)的首領(lǐng),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得到了三千兵馬。
當然,在外人看來,朱元璋的這次行軍風險很大,弄不好會連自己都搭進去。
但是,在朱元璋本人看來,往往就是這些高風險的事情,所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想法是對的。
很快,這支隊伍在朱元璋的七天集訓(xùn)后,就為朱元璋作出了一次突出的貢獻,而且朱元璋的這次收獲,遠遠多于上次。
原來,在濠州城東邊幾十里處的大山中,駐扎著一支元朝軍隊,經(jīng)過前期偵察,朱元璋得知,雖然那里有七萬人馬,但大部分卻是士兵的家眷。
也就是說,整支隊伍的戰(zhàn)斗力,并不是太強。
于是,這支擁有七萬人的元朝軍隊,又成了朱元璋眼里的肥肉——政府軍往往是不缺糧食的,一旦打敗他們,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軍隊,還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可謂是一舉兩得。
于是,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之后,朱元璋在傍晚時分帶著自己的隊伍出發(fā)了。
半夜時分,他們悄悄來到了元軍駐地附近,等待最佳的出擊時刻。
朱元璋選擇了黎明時分出擊,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人體最為困倦的時刻,大部分執(zhí)勤的哨兵和巡邏隊伍,經(jīng)過一夜的折騰,早已經(jīng)疲倦至極,進入了夢境。
于是,就在他們的好夢剛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的三千多人馬突然殺進了他們的營地。
混亂之中,元軍統(tǒng)帥在沒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帶著老婆孩子倉皇逃亡。剩下的七萬人馬,得知自己的統(tǒng)帥跑了,自然也就不抵抗了——不管老板是誰,自己要給自己一口飯吃就行!
于是,朱元璋沒有費多大力氣,就又得到了數(shù)萬人馬。
經(jīng)過精挑細選,朱元璋從這七萬人中選出了兩萬青壯年,編入到了自己的隊伍之中。
當然,在這之前,朱元璋還做另外一件事情——對這些俘虜進行訓(xùn)話!
朱元璋告訴他們,他們的隊伍擁有如此多的人馬,為何會被自己的三千人馬給打的丟盔棄甲,歸根結(jié)底就是沒有組織和紀律。
而一支沒有組織和紀律的軍隊,絕對是毫無戰(zhàn)斗力可言的,大難臨頭各自飛,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所以,朱元璋告誡他們,一支軍隊不僅要勤加操練,更要把紀律時刻融入到每個人的每一天每一刻,絲毫不得松懈。
果然,經(jīng)過朱元璋的調(diào)教之后,這些人馬果然戰(zhàn)斗力和團結(jié)性大大提升,很快就又成了朱元璋手中的一只利器,時刻準備出擊。
元末風起云涌,群雄逐鹿中原,同為義軍領(lǐng)袖的朱元璋剿滅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割據(jù)勢力,之后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基本擊敗各路農(nóng)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余勢力,在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國統(tǒng)一的封建政權(quán)。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復(fù)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fā)展生產(chǎn)、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
作為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朱元璋善用人、識人、籠絡(luò)了一批李善長,劉伯溫,徐達,湯和,常遇春等這樣的文臣武將。朱元璋有膽量,很勤奮,毅力超乎常人,大局觀念很強,統(tǒng)籌全局,從他建立明朝可以看出這些都是他成功的因素,也是他的過人之處!但是他最厲害的卻是明朝建立以后發(fā)動并全程領(lǐng)導(dǎo)了史上最大最嚴的反腐肅貪運動。他以猛治國稱,大力打擊 貪污。他的?重典治國?思想不只為遏制官僚腐敗。
朱元璋殺伐果斷,懲治貪污決心大,力度猛,屢屢出奇招!很多皇親國戚,功臣勛貴和貪官污吏被處死,駙馬都尉 歐陽倫,開國功臣朱亮祖被殺, 郭桓案、 空印案一度殺死數(shù)萬名官員,其手段狠,震懾了一批貪官污吏,甚至有些貪官戴枷在衙門辦差。朱元璋在民間廣開言路,鼓勵民間反腐,舉報官吏的不法行為。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朱元璋的鐵腕反腐實屬罕見,使得明初時期的吏治清明,嚴懲了大部分的貪官污吏。他的反腐手段影響深遠,他的反腐倡廉決心和懲治貪官手段是古代皇帝誰都無法超越的!
對于三個不同時代的英雄,比較起來相對困難一些。而這三個英雄都生逢亂世,也都是亂世的終結(jié)者(曹操雖然沒能統(tǒng)一中國,可是他消滅了最多的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是三分天下的奠基者),而作為亂世英雄,軍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對于軍事能力,我們要分不同的方面去品評這三個人。第一.個人作戰(zhàn)能力
1.曹操:曹操在前期平定北方時,幾乎都是自己掛帥出征,所以在個人作戰(zhàn)能力上是相對較強的。曹操親征的戰(zhàn)役就有消滅淮南袁術(shù),徐州呂布,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討伐西涼,攻陷漢中等等,雖然這其中也有赤壁之戰(zhàn)這樣的大敗,也有宛城戰(zhàn)役,兗州失陷這樣的小敗,但是,整體而言,曹操的個人作戰(zhàn)能力最豐富,作戰(zhàn)實力最強,只是勝率相對朱元璋較低。
2:朱元璋:朱元璋的個人作戰(zhàn)能力要稍遜于曹操,因為中后期朱元璋幾乎都是安排手下大將出征的,而朱元璋的個人作戰(zhàn)能力,比較出色的是攻取集慶府(南京),鄱陽湖戰(zhàn)陳友諒等。尤其是與陳友諒的對決,堪稱中世紀最慘烈的一場水戰(zhàn),相比較而言朱元璋的勝率是高于曹操,但是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次數(shù)遠不及曹操。
3:劉邦的個人作戰(zhàn)能力是最差的,在伐秦過程中也幾次無法攻克城池被迫繞道,后來楚漢爭霸,劉邦幾乎沒贏過與項羽的直接對話,彭城之戰(zhàn)被項羽追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滎陽之戰(zhàn)最后棄城逃跑。當然考慮到劉邦的對手是項羽,也是情有可原的。
二.軍事決策能力
1.朱元璋:說實話,這三個人在決策上都有失誤點,只是朱元璋在決策上的失誤相對較少,所以將他排在第一位。朱元璋聽從葉兌的建議“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并且選擇很準,搶下了江南首府南京,選擇了朱文正去守洪都(這也是他能贏下陳友諒的一個關(guān)鍵),但是朱元璋也有昏頭的時候,最昏頭的就是去安豐救援小明王,結(jié)果陳友諒差點打到南京城下,算是朱元璋作戰(zhàn)生涯最大的敗筆吧。
2.曹操:曹操的決策能力其實也很強,在天下諸侯棄天子于不顧時,果斷迎奉天子,從而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執(zhí)天下牛耳,諸侯不敢與之爭鋒。同樣,曹操也犯過錯誤,赤壁之戰(zhàn)的失敗就是曹操決策能力失誤的重大體現(xiàn),后期攻取漢中后沒有一鼓作氣攻取西川,給了劉備可乘之機,不得不在漢中與劉備決戰(zhàn),結(jié)果損兵折將,大將夏侯淵陣亡。
3.劉邦:劉邦的決策能力又是這三個里面最差的,因為劉邦想問題很多時候并不全面。在伐秦時他聽信儒生之言,派兵把守函谷關(guān),結(jié)果鴻門宴差點被項羽干掉。后期帶著五十六萬人馬攻下了彭城又開始飄了,張良建議劉邦提防項羽可劉邦就是不聽,結(jié)果弄得妻離子散,五十六萬人馬灰飛煙滅。但是劉邦在大事上不糊涂,明明看不起韓信卻敢于拜他做大將軍,在韓信請求封假齊王時,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封了,只能說,他運氣最好,碰到了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項羽吧。
1.劉邦:軍事才能不光是個人,更要看你的部將和士兵,劉邦的部將在三人中實力最強,二級部將樊噲,周勃,夏侯嬰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一級部將更有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尤其是韓信和彭越,他們倆一個掃平了除項羽以外幾乎所有的諸侯王,彭越則是用蒼蠅戰(zhàn)法,不斷襲擊項羽后路,劫持項羽的運輸部隊,把項羽弄得苦不堪言,正是這兩個人再加上蕭何在后方的補給輸出,給了劉邦一次又一次翻盤的機會。
2.朱元璋:他的部將中,主要都是淮西子弟,所以凝聚力是三個人里最強的,尤其是他手下的三個主帥:徐達,湯和,常遇春都是一流的統(tǒng)兵者,其他如朱文正,藍玉,胡大海等也都是一代將才,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所以朱元璋沒必要作戰(zhàn)時事必躬親,安心的布好大局觀就可以了。
3.曹操:可能喜歡三國的朋友會說曹操手下猛將如云,怎么能排第三呢?其實不然,曹操手下的確非常多的武將,可是卻有一致命弱點——缺乏帥才。沒有能獨當一面的武將,曹仁和張遼相對強一點,但是和一流帥才仍然有差距。其他將領(lǐng)沖鋒陷陣尚可,獨當一面仍有不足。這也不能怪他們,曹操生性多疑,不信任領(lǐng)兵的武將,所以經(jīng)常是自己帶人作戰(zhàn),這也造成了他手下武將整體實力相較于前兩位有些差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4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