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隨著熱播劇《大明風(fēng)華》的熱播,明朝第3任皇帝朱棣及明朝第4任皇帝朱高熾及其兄弟們逐漸為人民熟知。正如劇中的描述朱棣在朱高熾三兄弟中,其實最不喜歡的就是老大朱高熾,可最后偏偏正是這個大兒子繼承了明朝大統(tǒng)。
朱高熾拙于武事,征伐天下時不如兄弟耀眼
朱高熾雖然也是朱明王朝嫡系子孫,但與爺爺朱元璋、父親朱棣這樣的馬上君王不同,他體態(tài)臃腫、肥笨遲緩,不能騎乘、拙于武事;在性格方面,他也與殺伐決斷的父、祖不同,為人內(nèi)向、木訥凝重。不過,朱高熾也并非一無是處的廢物,相反他長于政務(wù),在朱棣外出征伐期間長期監(jiān)國,負(fù)責(zé)處理全國日常政務(wù)而游刃有余。
“靖難之役”爆發(fā)時,朱棣在北平燕王府起兵,隨后率軍在前線與前來討伐的建文帝大軍作戰(zhàn),朱高熾則率北平軍民在后方堅守老巢,成功抵御了數(shù)十萬敵軍的圍攻,立下了大功??上В@樣的功勞與其二弟朱高煦的精彩表現(xiàn)相比,就有些遜色了,“靖難之役”中,朱高煦作為朱棣的最得力助手,始終在前線沖鋒、作戰(zhàn)英勇,在白溝河、東昌、浦子口等關(guān)鍵戰(zhàn)役中,幾乎都是朱高煦率騎兵往來沖殺,使兵力處于絕對劣勢的朱棣反敗為勝。
朱高熾世子身份系朱元璋所立,不易廢除
此外,朱高煦身材高大、輕捷矯健、長于騎射、雄式彪悍,又為人較許、巧舌如簧,幾乎繼承了其父、祖的全部優(yōu)點,加上戰(zhàn)功卓著,因此受到朱棣格外賞識,甚至一度曾親口許諾:將來如果得了帝位,將立其為皇太子。對此,朱高煦也頗為自負(fù),一心想學(xué)唐太宗李世民。
朱棣登基后遲遲未立太子,盡管群臣先后4次上表,都被他以種種借口堂而皇之地加以搪塞。因為他實在不喜歡朱高熾,但他畢竟是嫡長子,立他才符合“立嫡以長”的封建傳統(tǒng)。更重要的是,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時,就已經(jīng)親自冊封朱高熾為燕世子,是朱棣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朱高熾長于政務(wù),得臣心,又有好兒子
朱高熾雖然不得朱棣的歡心,也缺乏領(lǐng)兵打仗的能耐,但他長期負(fù)責(zé)處理行政事務(wù),與朝中的文武百官、地方大員都多有接觸,加之做事有板有眼、對人溫仁寬厚,因此得到了多數(shù)朝臣的擁護,人望之高甚至引起了朱棣的猜疑,冊立太子不久即規(guī)定:“凡百官朝謁東宮,偕進(jìn)偕退,不許獨留私見”。
朱棣雖不喜歡身為長子的朱高熾,卻極為鐘愛朱高熾的長子、自己的長孫朱瞻基,非常愿意傳位給這位長子長孫,但要想傳位朱瞻基,就必須先傳位給他的父親朱高熾,而不能傳位給旁人。這個簡單的道理,也是朱棣遲遲不下決心另立太子的重要原因。最終,朱棣還是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正式冊立朱高熾為皇太子。
朱高熾之所以不被朱棣喜歡,最后仍然可以坐穩(wěn)太子的位置的原因,這主要是因為他本人能力出色,而且他的兒子是十分受朱棣喜愛的。不過雖然朱高熾他本人不被朱棣所喜愛,但是卻被曾經(jīng)的朱元璋所深深的喜歡,因此朱高熾之所以能在燕王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便可以坐上燕國的世子位置,就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親自下的決定。
而且雖然朱棣是不喜歡朱高熾的,但朱高熾在當(dāng)時朝廷之間的名聲以及他個人的能力方面都是很好的。朱高熾不像他的父親朱棣那樣喜歡征戰(zhàn),崇尚武力,朱高熾他喜歡的是讀書,可以說,朱高熾他是一個儒雅的人。當(dāng)年在靖難戰(zhàn)役之中,朱高熾因為不會武功,而獨自留在了北京防守。而朱高熾在北京防御戰(zhàn)中,憑借著北京城內(nèi)的萬余人抵擋住了敵人的10余萬軍隊,可以說朱高熾雖然他本人不善武力,但他在軍事方面是有著很出色的能力的。
更何況朱高熾是懂得用人的,還有著很好的責(zé)任感,這也就讓朱棣逐漸對他開始認(rèn)可了起來。而且當(dāng)年朱高熾鎮(zhèn)守北京的成功,這也就導(dǎo)致了朱棣最終對朱高熾的信任。所以朱高熾雖然仍不被朱棣喜愛,但是他卻得到了朱棣的信任。
也就是在這之后,朱高熾又憑借著他自己的仁慈在大臣之間留下了美名,因此朝中的大臣在朱棣死后將朱高熾推上了皇帝的位置。但可惜的是朱高熾在位一年,就病死了。
一、皇帝不急臣子急
朝臣在覺察到朱棣的猶豫后,紛紛上書請求立太子。朱棣看到奏折后非常不高興,便借口朱高熾正是求學(xué)上進(jìn)階段,以后再說。
然而,將天理人倫放首位的明朝大臣不依不饒,反復(fù)請求立太子。此事因此而沸騰,連周王也親自上書,請求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周王與朱棣是同母所生,關(guān)系密切。在這種情形下,朱棣只得召臣子商議立太子之事。
這幫文臣不斷地列舉歷代立嫡的故事,向朱棣灌輸立嫡長子的重要性,解縉更是直接進(jìn)言:?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在文臣的輪番勸諫下,朱棣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
二、朱高煦敗北
當(dāng)了太子的朱高熾并沒有完全坐穩(wěn),朱棣時不時也會對其不滿。朱高煦被封了漢王,本該去云南就藩,但朱棣舍不得,還是將他留在身邊。
朱高煦自然不甘心屈居人下,一直都在尋找機會扳倒朱高熾,為此而走上一條不歸路。他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說自己想當(dāng)李世民,這讓敏銳的朱棣也不得不有所防范,畢竟他也不想當(dāng)李淵。
朱高煦還不止嘴上說,真的付之行動。他私自招募三千士兵,暗地里制造兵器,為非作歹。在外征戰(zhàn)的朱棣知道后,龍顏大怒,準(zhǔn)備將其貶為庶民,后經(jīng)朱高熾說情才改變決定,僅將其遷封到山東,勒令立刻就藩。
三、朱瞻基對朱高熾太子之位的作用
朱瞻基是朱高熾長子,他的出生,頗具傳奇色彩。在他出生前,朱棣曾夢見朱元璋給了他一個大圭,上面刻有?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圭是古代帝王舉行典禮時的玉器,朱棣認(rèn)為這個夢有寓意,是吉兆。
朱瞻基滿月時,朱棣見他滿臉英氣,與自己夢中見到的樣子很像,就對他特別喜愛。
朱棣奪天下后,對朱瞻基的教育非常重視,特命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親自輔導(dǎo)。
朱瞻基非常受朱棣疼愛,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朱高熾的嫡位。當(dāng)初解縉在數(shù)次勸說朱棣立太子無效后,搬出了朱瞻基才改變了朱棣的意見。也正是從那時起,朱棣對朱瞻基寄予厚望,從各方面對其進(jìn)行培養(yǎng),讓他下基層、處理政務(wù)、軍事考驗。
朱瞻基文韜武略,也沒有辜負(fù)朱棣的厚愛。朱棣對其很滿意,曾對朱高熾說朱瞻基日后必是一個太平天子。朱高熾能夠順利繼位,多少也沾了點朱瞻基的光。
朱棣是很喜歡朱高煦的,朱高煦性格也和朱棣相似,而且能征善戰(zhàn)立下很多功勞,相比朱高熾體胖還有殘疾,性格溫和,兩個人在朱棣眼里真的是沒法比。但是朱棣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不喜歡的朱高熾,這是因為皇家的宗法,長幼有敘才能名正言順。再有就是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朱瞻基,也就是朱棣比較認(rèn)可的好圣孫。再有就是明朝已經(jīng)穩(wěn)定了,是需要一個坐天下治理天下的皇帝,這一點很重要,也很明顯朱高熾比朱高煦要強的多,所以朱棣最后還是傳位給了朱高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4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