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漢族,字衡臣,號硯齋,清朝杰出政治家。在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在雍正年間,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務,完善了軍機處制度。他深受器重,在雍正駕崩之后,遺詔里還特別批準張廷玉為托孤大臣,配享太廟,成為大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然而到了乾隆朝,他雖仍舊被委以重任,但卻不受乾隆待見。這是為何?讓小編為你一一說到。
在雍正駕崩之后,年僅25歲的乾隆即位,由于資歷尚淺,且經驗不足,他深知朝政之事必須要有能力的人輔佐,于是重用張廷玉,鄂爾泰,訥親等人。而張廷玉素來與鄂爾泰不睦,于是在朝堂之上形成了滿臣漢臣兩大陣營。都知道滿人看不起漢人,而乾隆也是,但他卻不能貶斥張廷玉,只能偶爾敲打下,畢竟張廷玉是托孤重臣,且其能力也是十分了得,更重要的一點是他要維持朝堂中的這種勢力平衡,不能一家獨大,一旦天平失衡,他就很難把控全局。
再有一點,雍正皇帝是個工作狂,做事都是親力親為,所有奏章政務都是由他下達命令,張廷玉處理即可。所以,無論雍正皇帝給他再多的官職權利,他都只是雍正最得力的助手而已。而乾隆皇帝卻不一樣,據史料記載,在乾隆執(zhí)政期間,曾六下江南,還寫了四萬多首詩,一個皇帝就算再勤勉,我想也不會那么有空,只能是在那期間,政務都是由王公大臣處理的。史料上曾記載,乾隆多次讓張廷玉留宿紫禁城,目的是能夠更方便的處理政務。而且張廷玉還是三朝元老,威望比較高,就更怕他會獨攬大權。
還有一點,年老的張廷玉性格固執(zhí)還倚老賣老。他想退休養(yǎng)病,乾隆拒絕,他就多次上書,直到乾隆批準為止。他生怕死后不能配享太廟,還向乾隆進言,索要一紙承諾書,這不是擺明了說乾隆不講信用了嗎?換做常人都要生氣,更何況是堂堂的九五之尊。于是乾隆削了張廷玉的爵位,還罷去了他配享太廟的優(yōu)容。直至張廷玉去世后,乾隆念其對社稷有功,并且死者為大,最終還是遵照雍正皇帝的遺詔,讓他配享太廟,謚號“文和”。
總的來說,張廷玉不受待見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自己性格不被乾隆喜歡,二是自己能力太強,威脅到了乾隆的統治??梢哉f張廷玉的結局讓人太惋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4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一代絕色公主,李裹兒最后下場卻悲慘